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 殷帮菊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棉桠镇小学



【正文】  【摘 要】 自双减政策提出以来,小学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课业负担以及作业负担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而双减政策的落实也使得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以及教育观念出现了极为巨大的转变。怎样有效减少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课业负担一直是现阶段困扰老师与学校的敏感话题,怎样寻找到一条高效合理的减负之路成为了现阶段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鉴于此,本篇文章就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与解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与探究可以为相关探究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与实践

  作业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老师判断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作业还能够协助小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健康品质的形成。但是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面,还存有非常多的问题,小学语文老师很少对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大都是让小学生抄词、组词、填空以及问答等等,或者是让小学生完成相对应的练习册。这样的作业新意不足,无法有效激发出小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并且作业量十分巨大,会给小学生带来极为巨大的学习压力。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怎样对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调整,成为每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都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话题。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有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专业素养确实,评价方式单一
  “双减”政策的推行,对教师的学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小学语文老师而言,需要掌控大量的实践理论知识以及广泛的人文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期间,还存有凭经验现象。比方说,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对汉字的教学,仅仅是简单地教读教认,缺少深层次的内涵理解,导致小学生只知道读音而不清楚其自理意义,相对应的作业也是机械性的反复抄写,在实际进行作业评价的过程当中,着重激励作用评价,不去深究小学生是否可以全面解决问题,缺少针对性,此种一味性的表扬式评价,会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探究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小学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没有及时跟上国家政策导向,还存有“吃剩饭”“冷炒饭”现象,教育教学理念上的落后会对教育教学效果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二)各学科联系不足,作业总量偏大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1—2年级以手工制作以及口头表达等等实践类作业为主,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或者是需要用手机完成的作业;3—6年级作业每次时长不得超出60分钟。而通过有关调查,还是有7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用6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可以将作业完成。主要因素是,各个学科的老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当中没有进行及时的协调沟通,没有统筹管理作业。各科布置各科的,在作业形式以及作业设计上没有统筹兼顾。虽然没门学科的作业量有所减少,但是各科的作业总量实际上还是非常多的,这对那些自控能力较差、天生顽皮的小学生而言确实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挑战。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一)分层次预设作业
  作业的价值是小学生听课效率的完善与补充,在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了查缺补漏的重要作用。“双减”要求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以及发展空间,不能让过重、过多的作业占用小学生的锻炼时间以及睡眠时间。所以,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充分根据小学生在教学课堂当中的表现以及学习能力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作业优化设计,充分根据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有针对性,分能力、分层次的进行作业预设,以实践为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使得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不断融合。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老师还可以充分根据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针对存有的缺点以及不足提供更多的教学帮助与教学支持,根据预设作业的内容以及形式以层次化、动态化的方式开展教学,以便能够对课堂教学当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进而使得“双减”可以落实到实处。小学语文老师还可以加入动态化、层次化的教育评价机制,使得小学生以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投入到学习当中,为小学生的长久发展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作业的形式
  传统语文作业一般都是通过读、写、背等等固定形式展现出来,无法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要想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必须要对作业进行进一步的革新。小学语文老师可以科学应用语文教学环境,引导小学生发现日常生活当中的语文知识价值,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作业的形式与内容需要紧扣教材内容,兼顾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比方说,在对《望庐山瀑布》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的期间,小学语文老师在对课后作业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设计图画,将诗意想象出来,将诗人在欣赏瀑布美景的画面想象出来。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进一步增深小学生对语句的印象,极为有利于小学生深入了解诗句的含义,进一步了解到诗人的思想情感、具体来说,小学语文老师在对作业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设计不同内容的作业,小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对语文课程知识进行复习以及巩固的过程,对小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作业模式,优化作业设计,在降低作业量的同时使学生得到能力的提高,以更好地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布置科学的分层作业,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靖茹.“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创新作业的设计[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12):38-40.
  [2]马瑾瑜,张海安.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探讨[J].新课程,20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