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的几点思考
【作者】 闹日三排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城北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也逐渐向着素质教育而进发,其也认识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初中的课程体系中,体育也是关键的一门课程,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运动技能,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于初中体育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更有推进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的意义
(一)可促进集体意识的形成
在初中的体育课上,教学内容不再限于短跑、立定跳远、投掷实心球等传统项目,还有拔河、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活动。而这些团队型的体育活动也极其要求考验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参与这些运动项目时,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学生需要具备足够的大局观。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精神和理念,有利于学生形成集体意识。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意志
对一个学生来说,强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也是其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要素。在其它的学科教学中,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总体比较困难,缺少足够的契机进行这种品质的渗透。而体育运动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就以长跑这样的运动项目为例,就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什么是坚持,
二、初中体育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的策略
(一)发挥榜样作用
从古至今,老师都是一份崇高的工作,老师既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又是“枯木逢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践行者。所以,老师在学生和父母心目中是很了不起的榜样,他们的崇高品质被全社会所认可。由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规范,为学生做好表率,使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学生前进的作用。而这样的典范,不但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课后也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在学生出现相应的道德问题时,教师进行教导,才能更让他们信服。
比如在初中体育课上,老师们会让学生们按时到达操场,并且在老师的指示下排好队。这也是保持课堂秩序和体育纪律的有效措施,但是作为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在学生们到来之前就提前赶到操场,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心甘情愿地遵守课堂纪律和团队意志。而且体育课由于具备一定的危险性,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准备好运动鞋和服装,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精神状态,以起到带头的作用,为后续的体育教学打好基础。
(二)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之上,对道德教育完全予以忽视。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期的教育思想也要更加完善,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也逐渐渗透进了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初中的体育教育工作也需要调整重心,实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体育老师可以在运动场上组织开展跑步、实心球、跳绳等运动,并将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当今许多初中生对体育新闻知之甚少,对体育人物也缺少全面的了解。因此,体育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述一些关于体育认的故事,另外,还可以播放一些重要比赛的录像。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规范的运动技能,又可以亲身体验中国体育的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
比如,体育教师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添加体育历史、体育名人生平等方面的知识。在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整体比较羸弱,所以也被外国人称之为“东亚病夫”。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体育事业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奥运会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也将中国人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向世界进行了碗面的展示。这些体育事迹也可以让学生学会知耻而后勇,学习前辈精神。另外,老师们还可以播放一些国家运动员为国家争光的事迹,比如中国女子排球五连冠,许海峰夺得奥运金牌等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基于课堂事件践行立德树人
现代教育非常强调素质教育,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之中,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上,认真地观察学生的行为,从中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运动表现,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就拿立定跳远来说,老师给他们讲解跳远的要领之后,让他们自己去练习,然后再让他们在最后的时间里完成测试。由于学生的运动天赋存在差异,势必有的学生跳的好,有的跳的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关注这些运动天赋较差学生的心理,要让他们明白不一定要超越别人,只要把错误的运动操作纠正掉,就可以超越自己,这同样是一种成功。
结束语
现代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初中的体育教师,既要注重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更加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更加强大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萍.立德树人下的初中体育德育教学[J].清风,2022(02):36.
[2]陆洋.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1(15):106-107.
此文系青海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德树人”视野下民族地区体育学科育人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而在社会观念的影响下,教育界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教育部规定,各级学校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在体育课程中也是如此。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除了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之外,还应将立德树人的思想结合进来,以培育一批既有良好体质又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本文通过对立德树人思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具体的践行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立德树人;践行策略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也逐渐向着素质教育而进发,其也认识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初中的课程体系中,体育也是关键的一门课程,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运动技能,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于初中体育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更有推进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的意义
(一)可促进集体意识的形成
在初中的体育课上,教学内容不再限于短跑、立定跳远、投掷实心球等传统项目,还有拔河、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活动。而这些团队型的体育活动也极其要求考验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参与这些运动项目时,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学生需要具备足够的大局观。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精神和理念,有利于学生形成集体意识。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意志
对一个学生来说,强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也是其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要素。在其它的学科教学中,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总体比较困难,缺少足够的契机进行这种品质的渗透。而体育运动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就以长跑这样的运动项目为例,就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什么是坚持,
二、初中体育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的策略
(一)发挥榜样作用
从古至今,老师都是一份崇高的工作,老师既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又是“枯木逢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践行者。所以,老师在学生和父母心目中是很了不起的榜样,他们的崇高品质被全社会所认可。由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规范,为学生做好表率,使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学生前进的作用。而这样的典范,不但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课后也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在学生出现相应的道德问题时,教师进行教导,才能更让他们信服。
比如在初中体育课上,老师们会让学生们按时到达操场,并且在老师的指示下排好队。这也是保持课堂秩序和体育纪律的有效措施,但是作为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在学生们到来之前就提前赶到操场,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心甘情愿地遵守课堂纪律和团队意志。而且体育课由于具备一定的危险性,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准备好运动鞋和服装,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精神状态,以起到带头的作用,为后续的体育教学打好基础。
(二)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之上,对道德教育完全予以忽视。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期的教育思想也要更加完善,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也逐渐渗透进了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初中的体育教育工作也需要调整重心,实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体育老师可以在运动场上组织开展跑步、实心球、跳绳等运动,并将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当今许多初中生对体育新闻知之甚少,对体育人物也缺少全面的了解。因此,体育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述一些关于体育认的故事,另外,还可以播放一些重要比赛的录像。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规范的运动技能,又可以亲身体验中国体育的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
比如,体育教师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添加体育历史、体育名人生平等方面的知识。在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整体比较羸弱,所以也被外国人称之为“东亚病夫”。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体育事业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奥运会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也将中国人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向世界进行了碗面的展示。这些体育事迹也可以让学生学会知耻而后勇,学习前辈精神。另外,老师们还可以播放一些国家运动员为国家争光的事迹,比如中国女子排球五连冠,许海峰夺得奥运金牌等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基于课堂事件践行立德树人
现代教育非常强调素质教育,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之中,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上,认真地观察学生的行为,从中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运动表现,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就拿立定跳远来说,老师给他们讲解跳远的要领之后,让他们自己去练习,然后再让他们在最后的时间里完成测试。由于学生的运动天赋存在差异,势必有的学生跳的好,有的跳的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关注这些运动天赋较差学生的心理,要让他们明白不一定要超越别人,只要把错误的运动操作纠正掉,就可以超越自己,这同样是一种成功。
结束语
现代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初中的体育教师,既要注重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更加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更加强大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萍.立德树人下的初中体育德育教学[J].清风,2022(02):36.
[2]陆洋.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1(1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