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关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
【作者】 麦麦提明·阿布都克日木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先拜巴扎镇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幼儿教育上,对于幼儿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等都具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各幼儿园为培养幼儿的知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以班级管理的方式给幼儿提供给更好的发展空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可见、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将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加强师幼间情感沟通和树立幼儿学习榜样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由于幼儿阶段是人类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该阶段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工作内容较为繁多、复杂,要求教师具有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反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对教师是一种考验。幼儿园教师作为儿童学习生活的管理者,是除了儿童父母之外,与儿童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所以教师对儿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策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日后的学习或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一、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标准的不断改变,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综合素质,不单单只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幼儿教师应当随时代变化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迎合现阶段教学任务。传统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幼儿的知识和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现代化教学理念更加尊重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能够根据其个性特征、内心情感进行针对化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手段使用。
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如果将学校规定或班级规定进行强制化要求,一方面,幼儿对于规则的不理解,导致其不能够完全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幼儿不知道该规则代表的行为含义,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引导幼儿正确行为。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荡秋千活动时,首先,应当让幼儿排好队伍,听从教师安排,有序走出教室,走到指定位置,这培养了其听从教师指挥的意识;其次,荡秋千需要幼儿一一进行,所以应当排队决定先后顺序,在排队过程中,如出现了争抢位置或插队的行为,教师应当进行阻止,并让该幼儿排到队伍最后方,以作为惩罚,强调排队的重要性,让幼儿形成排队意识。通过室外活动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为日后的班级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师幼间情感沟通
幼儿教师若想顺利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应当与幼儿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情感沟通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法。只有让幼儿对教师和幼儿园环境产生感情,才能够服从教师管理,听从教师安排,遵守班级规则。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表情、动作、情绪的细心观察,对幼儿的感受进行询问,并对其耐心进行疏导,让幼儿对教师产生情感依赖性和信任感,会让幼儿在脱离父母的情况下,感觉更加舒适和自在,将幼儿园作为第二个家。通过这一方法,可以使师幼关系更加融洽,幼儿能够遵守班级规则,自觉做出正确的行为。
四、树立幼儿学习榜样
幼儿教师应当重视榜样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幼儿年龄阶段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幼儿会对周围人的行为进行模仿,无论是教师或是其他幼儿,都可作为其模仿的对象。所以,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使其进行模仿,不仅会培养其积极、正向的行为意识,还会使其在班级中具有良好的表现。
从幼儿教师方面来说,由于教师是幼儿班级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幼儿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敬畏感和崇拜感,将教师作为自身学习和模仿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自身语言和行为的积极性,为幼儿树立较为正能量的模仿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予幼儿充分的耐心和爱心,时常保持微笑,会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学体验,并从中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学习教师正确的语言和行为;从其他幼儿方面来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竞争意识,对在某方面表现优异的幼儿进行表扬或奖励,激发其他幼儿想要得到表扬的想法,进而将得到表扬的幼儿作为其学习榜样。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对上课积极发言的幼儿发放小红花贴纸,集齐5个贴纸可以得到教师的特殊奖品。通过这一方式,让幼儿将上课积极发言的幼儿作为学习榜样,上课积极发言这一行为作为模仿结果,不仅可以营造较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幼儿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更加注重其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师应当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情感交流、树立学习榜样等方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还可以有助于日常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 高百芬. 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的策略探索[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7):155-156.
[2] 吴丽丽. 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中的应用——以“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8):114-116.
[3] 崔延霞. 新环境下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J]. 科普童话·原创,2021(3):70-71.
【关键词】 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由于幼儿阶段是人类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该阶段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工作内容较为繁多、复杂,要求教师具有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反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对教师是一种考验。幼儿园教师作为儿童学习生活的管理者,是除了儿童父母之外,与儿童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所以教师对儿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策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日后的学习或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一、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标准的不断改变,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综合素质,不单单只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幼儿教师应当随时代变化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迎合现阶段教学任务。传统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幼儿的知识和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现代化教学理念更加尊重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能够根据其个性特征、内心情感进行针对化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手段使用。
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如果将学校规定或班级规定进行强制化要求,一方面,幼儿对于规则的不理解,导致其不能够完全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幼儿不知道该规则代表的行为含义,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引导幼儿正确行为。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荡秋千活动时,首先,应当让幼儿排好队伍,听从教师安排,有序走出教室,走到指定位置,这培养了其听从教师指挥的意识;其次,荡秋千需要幼儿一一进行,所以应当排队决定先后顺序,在排队过程中,如出现了争抢位置或插队的行为,教师应当进行阻止,并让该幼儿排到队伍最后方,以作为惩罚,强调排队的重要性,让幼儿形成排队意识。通过室外活动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为日后的班级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师幼间情感沟通
幼儿教师若想顺利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应当与幼儿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情感沟通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法。只有让幼儿对教师和幼儿园环境产生感情,才能够服从教师管理,听从教师安排,遵守班级规则。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表情、动作、情绪的细心观察,对幼儿的感受进行询问,并对其耐心进行疏导,让幼儿对教师产生情感依赖性和信任感,会让幼儿在脱离父母的情况下,感觉更加舒适和自在,将幼儿园作为第二个家。通过这一方法,可以使师幼关系更加融洽,幼儿能够遵守班级规则,自觉做出正确的行为。
四、树立幼儿学习榜样
幼儿教师应当重视榜样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幼儿年龄阶段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幼儿会对周围人的行为进行模仿,无论是教师或是其他幼儿,都可作为其模仿的对象。所以,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使其进行模仿,不仅会培养其积极、正向的行为意识,还会使其在班级中具有良好的表现。
从幼儿教师方面来说,由于教师是幼儿班级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幼儿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敬畏感和崇拜感,将教师作为自身学习和模仿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自身语言和行为的积极性,为幼儿树立较为正能量的模仿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予幼儿充分的耐心和爱心,时常保持微笑,会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学体验,并从中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学习教师正确的语言和行为;从其他幼儿方面来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竞争意识,对在某方面表现优异的幼儿进行表扬或奖励,激发其他幼儿想要得到表扬的想法,进而将得到表扬的幼儿作为其学习榜样。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对上课积极发言的幼儿发放小红花贴纸,集齐5个贴纸可以得到教师的特殊奖品。通过这一方式,让幼儿将上课积极发言的幼儿作为学习榜样,上课积极发言这一行为作为模仿结果,不仅可以营造较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幼儿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更加注重其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师应当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情感交流、树立学习榜样等方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还可以有助于日常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 高百芬. 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的策略探索[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7):155-156.
[2] 吴丽丽. 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中的应用——以“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8):114-116.
[3] 崔延霞. 新环境下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J]. 科普童话·原创,2021(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