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作者】 才让吉

【机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窝赛乡寄宿制藏文小学



【正文】  【摘 要】 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教学;科学合理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学有所获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与策略

  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是广大教师的主研课题。鉴于此,本文根据自身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个人见解。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之一。创设问题情境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入学习主题,切不可草率行事。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产生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和有效教学手段去构建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家喻户晓,人人关心的扶贫工作举例:“国务院明确指出,到2020年解决最后7000多万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何用科学计数法表示7000万呢?”身边大事,人人感兴趣,这个问题情景自然引起学生的兴趣,认真去思考,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生主动学习,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趣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构筑学习起点,为展开数学探究作铺垫。比如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入手,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知识等。还可以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如:小颖准备用21元钱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支笔3元,每本笔记本2.2元,她买了2本笔记本.请你帮她算一算,她还可能买几支笔?这样,从具体问题出发,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多设置一些课堂提问,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更多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乐于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心情舒畅,才能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题。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实现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功性,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以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
  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缺点通过委婉的方式提出。在讲课和提问中,教师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尊重所有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规范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下,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高,反应迅速,思维活跃,有利于他们心智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才能在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学生才能有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发展,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教学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的过程。真实地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更好地加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和谐的课堂互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教师应在学生问题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多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科学合理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学有所获
  课堂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练习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练习的时候应注意:(1)练习要有目标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选择练习的数量与质量要精致。(2)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从瞬时记忆至短时记忆再至长时记忆。(3)练习要有层次性。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等生“吃得饱”。同时,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情况及时反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以建立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和良好学习习惯为出发点,利用一切有利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慎英 刘良华 《有效教学论》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进材 《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0
  [3]宋秋前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