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 成 敏 孙春平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小学



【正文】  【摘 要】 这个学期开始,教学迎来了巨大改革,实施“双减”政策。要求学生的作业量减少,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3——6年级的作业不得超过一小时。而且学生没有单元考试、期中考试,就连期末考试也只给学生等级abc。双减政策下来,最开心的就是小学生们了,现在每天晚上小区里都能看见学生们打闹游玩的身影。而家长呢,有的家长开始焦虑,有的家长感到轻松了,因为周末也没有学科类的辅导班可以送孩子参加,学科类的辅导只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晚上,少了经济支出和时间的付出。在学校里,虽然教育教学内容跟以前是一样的,但是少了很多考试,老师也轻松了不少,而且没有那么多的作业评讲和批改,也没有那么多的练习,学生也不需要买辅导书,老师也不用评讲教辅资料,没有单元考试,没有排名。真正开始素质教育。学校也开展了课后服务,服务包括了基础托管和兴趣班。兴趣班的内容不能涉及学科类,可以开展体育、音乐、美术、编程等非学科类的。语、数、英等学科,在缺少考试的情况下,如何评定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又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呢?
  【关键词】 双减;提高;课堂;效率;策略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的责任不是变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加强课堂管理,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第一,抓基础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正确把握和使用教材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范祥善在《国文教授革新之研究》中说:“宜善用教科书而不为教科书所用。教科书,死物也。教授国文,舍而弗用固不可,用之不当,其害立见。善教授者,一时间内,变化多端。务使儿童对于教科书,若醴泉之甘美,而郯郯有味。能触类旁通,增长见识,启发思维,则是上乘。故以教科书为文字之借径则可,以儿童为教科书之奴隶则不可。”语文教师在课前应深入研究教材,正确把握教材,超越、发展教材,恰当地使用教材,使语文教学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使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还要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潜心研读读文本  
  学习语文离不开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文本的内涵。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课文特点等,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每节课的语言训练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再次,课内外相结合,教师要让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教材中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课外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拓展阅读空间,让学生多阅读名家名篇、自选读物、即时读物等,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第二,加强写作训练
  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进行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随笔,都是帮助学生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第三,注重学法指导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3.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
  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这样,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语文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目前双减政策正处于逐步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边创新边总结教学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