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幼儿体育教学探究
【作者】 张礼会
【机构】 新疆和田市嘉兴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幼儿体育是幼儿园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根本。对于处于人生萌芽阶段的幼儿来讲,自身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却认知能力有限,难以在安静状态下接受教育是他们最显著的特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体育活动一直被放在重要地位。
【关键词】 幼儿园;体育;教学;探究
作为融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呢?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注重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幼儿年龄阶段,绝大多数幼儿参加体育活动,都是由于好奇心引起的。教师要利用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利用具有生活情趣的体育活动进行多方面的诱导,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并有吸引力的教法和措施,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运动环境,引导其体育兴趣的正常发展,从而达到由好玩转化为要玩、想玩、会玩的目的。
二、注重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合理安排、设计教学
如今,健康有了全新的概念,不单单指生理上的健康,更要求心理上的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自然环境,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社会环境,两者缺一不可。由于幼儿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选择活动教材时,首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正确估计幼儿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比如像小班的孩子,在跑、跳及运动器械的运用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能力,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该多考虑慢走、爬、钻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以免运动量过大或超负荷等给孩子带来的运动损伤及心理负担。其次,幼儿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较差,意志不坚定,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所以,幼儿期体育活动具有特殊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教师在活动时应当采用科学的体育方法进行教育,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反应灵敏,达到幼儿体育教育促进幼儿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让幼儿在发展“身”的同时能获得“心”的积极发展。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三、科学合理的选择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幼儿体育活动形式多样,除了早操活动、体育教学活动、户外体育活动外,还可以结合幼儿园音乐、语言、科学、社会等领域的教育活动进行。例如,社会、语言、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外出观察、参观,音乐活动中的舞蹈、律动等,本身就是幼儿身体锻炼的良好途径。体育活动我们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一)游戏法: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适当的游戏可培养幼儿成功、自信、积极、友好,良好的情绪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生长发育,有助于动作发展,而且在情绪愉快时人的心理状态处于较佳水平,注意力集中、记忆清晰、想象丰富、思维灵活、意志坚毅。游戏所具有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更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所以选择适当的游戏活动进行教学特别重要。
(二)体育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运用合理的方法比赛,或教授其比赛的方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开发智力,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情境教育法:体育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参加最多的活动,幼儿在体育过程中能得到强烈的情绪体验。教师或家长可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幼儿特别喜欢“解放军”,教师就在体育活动中编入“解放军炸碉堡”等情节,“解放军”在“炸毁碉堡”时让幼儿感到成功及自信。所以情景教学法在全面锻炼幼儿体质、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培养幼儿自觉参与和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持之以恒.不怕寒暑、增强自信心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注重安全的同时也要敢于在难度上有所突破
安全是重中之重,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因为幼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其骨骼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协调,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骼变形。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在当前体育教学活动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对幼儿的要求缺乏难度,幼儿不必费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忽略了幼儿的发展,不了解现代幼儿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没有去挖掘幼儿的潜能,仍以老标准衡量和要求孩子;二是教师不敢增加难度。有的教师知道要增加难度,但因为怕一旦增加难度,幼儿容易发生危险,在安全和难度这两个方面,教师首先放弃的是难度。这样,幼儿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更为可惜的是,错过了培养幼儿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纲要》中提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更应关注儿童的发展潜能,……”因而,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在难度上也要敢于有所突破。我认为只要难度适当,保护恰当,孩子们的潜能就能得到发挥,安全上也不会出现问题。
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可有效的促进孩子说话、走路、识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进行体育教育,还可完整教育体系,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体育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今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谈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开展思路》吴诚诚《大东方》2016年第08期
[2]《浅析重视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实施》郇亚林 《教育现代化》2016年第11期
【关键词】 幼儿园;体育;教学;探究
作为融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呢?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注重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幼儿年龄阶段,绝大多数幼儿参加体育活动,都是由于好奇心引起的。教师要利用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利用具有生活情趣的体育活动进行多方面的诱导,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并有吸引力的教法和措施,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运动环境,引导其体育兴趣的正常发展,从而达到由好玩转化为要玩、想玩、会玩的目的。
二、注重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合理安排、设计教学
如今,健康有了全新的概念,不单单指生理上的健康,更要求心理上的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自然环境,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社会环境,两者缺一不可。由于幼儿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选择活动教材时,首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正确估计幼儿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比如像小班的孩子,在跑、跳及运动器械的运用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能力,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该多考虑慢走、爬、钻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以免运动量过大或超负荷等给孩子带来的运动损伤及心理负担。其次,幼儿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较差,意志不坚定,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所以,幼儿期体育活动具有特殊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教师在活动时应当采用科学的体育方法进行教育,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反应灵敏,达到幼儿体育教育促进幼儿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让幼儿在发展“身”的同时能获得“心”的积极发展。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三、科学合理的选择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幼儿体育活动形式多样,除了早操活动、体育教学活动、户外体育活动外,还可以结合幼儿园音乐、语言、科学、社会等领域的教育活动进行。例如,社会、语言、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外出观察、参观,音乐活动中的舞蹈、律动等,本身就是幼儿身体锻炼的良好途径。体育活动我们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一)游戏法: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适当的游戏可培养幼儿成功、自信、积极、友好,良好的情绪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生长发育,有助于动作发展,而且在情绪愉快时人的心理状态处于较佳水平,注意力集中、记忆清晰、想象丰富、思维灵活、意志坚毅。游戏所具有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更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所以选择适当的游戏活动进行教学特别重要。
(二)体育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运用合理的方法比赛,或教授其比赛的方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开发智力,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情境教育法:体育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参加最多的活动,幼儿在体育过程中能得到强烈的情绪体验。教师或家长可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幼儿特别喜欢“解放军”,教师就在体育活动中编入“解放军炸碉堡”等情节,“解放军”在“炸毁碉堡”时让幼儿感到成功及自信。所以情景教学法在全面锻炼幼儿体质、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培养幼儿自觉参与和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持之以恒.不怕寒暑、增强自信心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注重安全的同时也要敢于在难度上有所突破
安全是重中之重,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因为幼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其骨骼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协调,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骼变形。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在当前体育教学活动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对幼儿的要求缺乏难度,幼儿不必费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忽略了幼儿的发展,不了解现代幼儿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没有去挖掘幼儿的潜能,仍以老标准衡量和要求孩子;二是教师不敢增加难度。有的教师知道要增加难度,但因为怕一旦增加难度,幼儿容易发生危险,在安全和难度这两个方面,教师首先放弃的是难度。这样,幼儿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更为可惜的是,错过了培养幼儿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纲要》中提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更应关注儿童的发展潜能,……”因而,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在难度上也要敢于有所突破。我认为只要难度适当,保护恰当,孩子们的潜能就能得到发挥,安全上也不会出现问题。
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可有效的促进孩子说话、走路、识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进行体育教育,还可完整教育体系,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体育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今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谈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开展思路》吴诚诚《大东方》2016年第08期
[2]《浅析重视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实施》郇亚林 《教育现代化》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