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 岗拉东知

【机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只有创新,才能够进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本文就此问题展开简单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培养

  只有创新,才能够进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而在当今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只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训练。何谓能力培养、实践操作训练?即引导学生自己摸索学习方法,自己寻求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去获得新知识。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为学习数学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供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在数学教学中十分关键。鉴于此,本文笔者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势在必行
  在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一直受到抑制,学生对事物没有独特的见解,并且不敢大胆发表个人见解,思维和办事准则千篇一律,个性特点无法放飞。创新思维能力较低。初中学生面临中考升学压力很大,教师也被教学升学率压得踹不过气来,何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人才的新需求,迫使教育必须发展改革,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要从培养具有较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入手。所以初中数学老师除了担负着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外,重要的是要担任起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责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势在必行。
  二、当今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理念在部分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消之不去,导致在教学中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因而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由应试教育衍生而来的教师评职晋级政策下,要以教师的教学业绩打分竟争,在此政策下,教师为了评职晋级努力挣教学业绩,在评职晋级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得不拼命向学生宣泄:延时上课,题海战术纷纷大显神威,压得学生踹不过气来,何谈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传统的旧的教学方式极不适应时代发展,更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必须改革。
  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与对策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问题的心理趋向。创新教育在课堂上要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驰骋想象、敢于创新。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笔者用趣味性问题引入: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住着三个“内角兄弟”,老二对老大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老大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再也围不起来了。”……在这里设置悬念让学生为“三兄弟”评理说理、排忧解难,自然导入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提出: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由于学生在小学学过这样的知识,所以很轻松地就可以答出。接着让学生分小组实践操作和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提出度量、拼图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验证了结论,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手段
  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监护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1.正确分析对待学生在求知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比如:课堂教学中常见学生爱“插嘴”,可理解为学生不遵守纪律. 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2.多给学生鼓励和支持
  对学生的正确行为,取得好的成绩时老师会给予肯定或表扬,学生会常以教师的肯定、评价和表扬来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和表扬方显重要,会起到非常大的激励性作用,会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对学生的关注和赞许。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教师应对学生的好奇心给予肯定,切记打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起点,提高学生对某间事物的好奇,诱发学生去思维,去探讨,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引导学生灵活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初中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停留于固定思维方式上。何为固定思维方式?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按照以往学习所积累的学习和经验,按照一定的固定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总是采取某种方式固定解题思维和解题过程。这种方式比较循规蹈矩,没有什么创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改变这种固定思维方式,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完美的教学环境,引导启发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发挥创新思维。
  (四)放飞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起点
  广阔的思维是一切行动的基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有意识地将习题加以改变,保留其基本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之上,对其行进行改编,以此来判断学生是否充分掌握课本知识。同时老师应积极引导同学课后总结归纳知识点,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归纳总结能力,及时整理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逐渐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这一章节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是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老师在这时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总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区别和联系。在探索中不断学习进步。这种知识结构总结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让知识形成一个框架,思维能力更加完整,知识脉络更加清晰。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养成的学习自主性和整理总结能力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探究难题,更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推下,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秀华.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探讨[ J] .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 14) :36 -37.
  [2]李婧.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J] . 学周刊, 2019( 7) :44
  [3]张娟. 新课程背景下再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 学生之友(初中版),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