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作者】 任 婷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大同街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21世纪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里,良好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然而这恰恰是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极其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渗透”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思路,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德育渗透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1、引言
  小学阶段可以说是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自然就应该是重要的任务之一。语文凭借其独特的学科性质,恰恰可以很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为此,教师应在传授语文课本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有机渗透德育,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做好德育的渗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可以说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记忆力还是模仿能力都非常好,而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周围的人与事往往都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2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需要
  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不仅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3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语文教学能够充分体现与其一致的特点,有助于塑造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与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因而,从小学开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是学校良好校风和学风形成的关键,更能达成“学做人,学知识”的教育宗旨。
  2.4小学语文教材的性质所决定
  与其它学科相比,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材更加丰富,这样也就为教学与德育渗透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而且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能是诗词的形式,可能是小说的形式。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充分挖掘的话,势必可以发挥良好的效用。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分析
  3.1在阅读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素材,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因素。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展开德育渗透。我们以《地震中的父子》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讲述的主要是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管劝阻,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将儿子和他的同伴从废墟中救出来。教师可以有感情朗读,或者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3.2在说写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
  “说”是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新课程改革中,口语交际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它指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口头语言进行的思想感情交流。口语交际的内容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德育因素,是教师进行德育的肥沃土壤。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充足的德育养料中汲取所需,健康茁壮地成长。
  “写”是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因为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事物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所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文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然后懂得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讲究语言技巧和语言素质,还要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在作文创作中讲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
  3.3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有机渗透德育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多元化的语文课外活动成为有机渗透德育的途径之一。因而,德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内,还要向课外延伸,寻求更多的信息与途径,以此使德育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道德高尚起来。对于语文课外活动的设计,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正面和积极向上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也要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活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外活动的组织要合理,要具有目的性,要具有教育意义,要能够启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4、结语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修正学生的道德行为,完善学生的人格等等。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德育,并不断进行探究渗透德育的创新途径,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但是,要想真正达成上述目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需要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意识到做好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教师深刻挖掘教材,有效展开德育渗透,全面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赵佳;李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6期
  [2]何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