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究

【作者】 余 静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狮子镇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双减背景下推动整本书英语阅读是十分恰当的教学改革方式,由于这本书阅读本身是将小篇幅的阅读材料以完整书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系统提升持续默读和课外阅读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注意完善整体规划,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课外阅读材料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系统性强的阅读体系,推助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鉴于此,文章基于双减背景下提出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措施建议。
  【关键词】 双减背景;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实践探究

  英语课外阅读在初中英语整体学科教学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影响地位,为了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推动初中英语整体发展,从课外阅读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因为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本身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覆盖性广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整本书阅读的方式提高持续默读的课外阅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过统筹规划和整合设计,使英语课外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碎片化内容井井有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一、双减背景概念简介
  2021年七月份提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原则,这一教育改革举措为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当中,贯彻落实双减相关政策要求,全面降低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压力负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学生英语阅读核心素养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以生为本选择阅读素材
  整本书阅读的实践和落实情况与学生的实际课外阅读和持续默读学情信息相关,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认知特点以及成长特性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有效进行整本书阅读材料整合,将碎片化的英语课外知识更加合理地综合到一起,从而实现长效的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
  举一个例子在《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相关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贴近教材原则和迎合学生认知水平原则进行课外阅读和持续默读教学规划。比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将整本书阅读这一教学方式作为优化手段辅助教材阅读教学,在教授“My favorite subject is…”句式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整本书阅读材料作为答疑解惑的工具,为学生更加深入地分析持续默读的课外阅读中该句式的具体含义、内容和使用方式,以此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持续默读和课外阅读技巧[2]。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让学生通过掌握整本书阅读来实现课外阅读内容的整合,从而借助整本书阅读的手段将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内容与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相融合,使学生实现综合性的英语能力发展。
  (二)营造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双减政策中强调对作业量和完成作业消耗时间进行压缩,通过完善作业设计,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在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作业布置上也是如此,只有有效缩减作业量,才能使学生有足够充足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的持续阅读和课外阅读和探索,由此才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课外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落实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逐渐养成持续默读的阅读习惯以维持学生课外自主阅读。
  例如在《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教学中融入整本书教学要素时教师应该根据该堂课的实际难度,对整本书阅读进行规划。结合教材内容可知,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阅读内容相对较长,所以教师应该预留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相关的默读教学引导和课外阅读教学融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早读时间对post office相关教材内容或是自己掌握的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持续默读练习,在每天的自习课程中阅读post office课文内容10到20分钟。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创建课外阅读小组,并在每周设置特定时间,让学生进行集体的课外阅读经验交流分享或持续默读训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当中获得更多的阅读学习灵感,并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积累课外阅读经验并提升持续默读能力,从而高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学习。
  (三)因材施教重构教学模式
  自古以来,因材施教就是我国教育行业中的一项举足轻重的教育方式,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推进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充分落实因材施教并结合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原则对教学模式和课堂展开方式进行重构,才能有效融合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发展。
  1.结构化开放性问题设计
  以《Will people have robots?》教学为例,教师应该在整本书阅读课堂正式开展之前,对课堂中需要提出的问题进行设计研究,通过结合“Robot”这一课文主题进行合理的问题设计。在课堂导入阶段,通过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回忆机器人相关课外阅读知识,引领学生初步认识robots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抛出“Have you ever seen a robot?”等问题。当然,教师也应该注意结合双减政策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问题设计,合理把控问题的难度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利用持续默读能力对问题进行高效快速的探究。
  2.可视化多样化问题探究
  以《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课堂问题设计为例,在双减背景下进行的问题落实应该结合可视化和多样化的基本设计原则。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收集与rain storm相关的阅读内容和视频图片等课外阅读内容,完成对阅读教学材料的整合处理后根据what were you doing…这一问题要点让学生根据可视化的工具进行直观的持续默读,完成课外阅读内容探究和教材内容信息归纳任务。除此之外,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能接触到rain storm实际生活情景,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对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 storm came?进行想象,并以持续默读经验为基础进行情景对话演绎,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体会相关英语阅读内容。
  3.多元化个性化成果展示
  以《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教学工作为例,在进行多元化和个性化成果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让学生针对怎样成为优秀的学习者进行探究,鼓励学生汲取更多的课外英语阅读学习经验,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记录阅读笔记、开展英语演讲等形式进行学习并总结经验,对“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进行回答。完成问题探索后,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学习成果经验交流会,让学生进行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成果展示,以此促进学生发展。
  结语
  结合上文叙述进行综合分析,不难看出在双减政策推进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性,借助整本书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调整势在必行。在实践过程中教职人员可以先对双减相关政策要求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五项管理相关要求对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进行规划,通过实践执行优化阅读素材、培养阅读习惯、重构教学模式等手段促进整本书阅读在英语教学课堂中的渗透融入,同时为双减政策的应用落实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于百慧.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现状与实施策略[J].教书育人,2022(14):75-77.
  [2]周智艳.“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0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