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作者】 付 琳 王 庆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本文以实践的角度全面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将创新内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升语文教学的信息化程度,同时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课《夜归鹿门歌》作为研究案例,致力于总结出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举措,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能否与教学良好融合、信息技术是否具有足够水平来服务和支撑教学改革,这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注热点之一。从当下来看,普通高中已大体落实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用信息技术引领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具体状况为出发点,全面深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最大限度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和学习模式的发展。
  一、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对于半截粉笔、一本书本和一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是一种挑战,二者融合不仅推动了教学内容的延伸,同时也能将单一化教学模式和手段转变为多样化和科学化,并赋予课堂教学极大的灵活性,学生在此过程中展现更高的积极性,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也能激发教学热情。以《百合花》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则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和拓展素材等展示给学生,同时将内容重难点有层次、多角度的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梳理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与行为特征,在思考文中细节描写的过程中锻炼自身对比思维。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故事内容体会这一战争题材小说所蕴含的美学、传播和教育价值,使学生感悟“可爱之人”的“可爱之处”,一定程度上鼓舞学生在感受革命人物战争历程的同时,找寻自身青春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运用这一教学手段,能够将晦涩难懂的语言知识、繁琐复杂的故事内容以及含蓄懵懂的思想情感,生动具体地剖析给学生,使其在身临其境中感悟教学和故事启示,培育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以及共情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二、借助多媒体的丰富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在课上有限的时间之内,高中生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锻炼自身思维。但传统的被动接受、单一化教学方法、刻板化教学模式等教学理念,只能使学生机械化做题和背题,以及熟记一些万能开头、最佳结尾等写作模板,无疑之中扼杀了学生写作的创新性和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学习水平。当下,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结合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同时推动教学手段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刺激学生思维的灵敏性。首先,教师灵活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培育灵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解析课文时结合了多媒体的手段,将背景资料变得生动具体,从而启示着学生积极将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相融合,利用起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搜索所需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等,并且有利于学生重复学习和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其次,有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拓展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多样化手段来提升自身学习水平。例如,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以题目命题的方式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由此学生为搜索资料、完善写作结构,便将网络平台充分利用起来,对相同文章和资料展开详细阅读和理解之后再次写作,不仅保障了写作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也能培育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的科学性、简便性有极大促进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有所发展,不同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
  三、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优化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相较于传统教学,具备方式多样、资源丰富、呈现方式多元、富含灵性和活力等优质特点。但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简而言之,任何技术或者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瑕的,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致力于提升语文教学同信息技术结合的科学性和恰当性,引导二者相互配合,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真正激发语文课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活力。比如,以《文心雕龙·知音》这一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与多媒体中图、画、声创作技术相结合,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氛围,引导学生在积极感受故事情境、体会文章启示的过程中激活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培育优良的写作技巧和习惯。不仅能将口语交际课堂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互联网的体验和感悟,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活力和智力,全面培养其综合素质。
  结语
  总之,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不仅能够确保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有利于拓展教学手段、培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秀华.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07):161-163.
  [2]陆萍.网络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0):84-85.
  [3]马璐,贾洋洋,苟江凤,张诗林,卢娥.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9):75-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