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将情景教学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提高效率

【作者】 赵枝平

【机构】 四川省冕宁县石龙镇中心校



【正文】  【摘 要】 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小学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们在积极的寻找科学的教学方式,就这样,情境教学法步入了教师的视野。情景教学法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安排特定的场景,让这些场景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上。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初期,在学习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上课走神、溜号的现象,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就需要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课堂中。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主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形成数学思维意识。由于数学的实践性较强,且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提不起兴趣,甚至厌恶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缺少效率性。为此,教师开始将情景教学法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一、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作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情景教学法更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它可以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编排,从而使数学知识得到了实践和应用,还能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这不仅响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还使学生刚到自己身处于数学之中,自己与数学的距离并不遥远,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情景教学法主要是以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投入自身情感,并以数学学习兴趣为导向,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的便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更加的直观,让复杂的数学知识简洁化。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法,不仅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的各种清净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开始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稳步提升。
  例如,在学习“数一数”一课时,教师可以有效的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情景进行创设,让学生的思维跟随着情景的变化而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教学情境充分提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再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并带领学生共同讨论是什么动物,每张图片上有几只。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还培养了学生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能力,让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二)利用生活情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应用到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程度,运用生活情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不仅学会数学知识,还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运用。在创设生活情景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为基础,让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认识负数”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创设生活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真正的意义。教师可以以天气预报作为例子,向学生展示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然后告诉学生人们常说的零下,就是负数的含义。并指出其中一天的温度,如“-23℃”等负数温度,再让学生对温度阐述自己的理解,从而结合实际生活情况,更好的掌握负数的相关概念,让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三)利用问题情景,学会数学知识的运用
  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运用,借助问题情境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始前,为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问题情景是一种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学手段,也是常用的情景教学方式之一。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对问题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实现情景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对“观察物体”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道具,每个学生拿着四个正方体木块进行问题的学习和研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将木块摆成不同的形状,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辨看到了什么形状?”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运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较为特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但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却是小学生独一无二的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投身于数学学习中,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情景法、生活情景法和问题情景法,对小学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有所提升,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多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涛.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 2014(21)
  [2] 董志伟.  情景教学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探索[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7(08)   
  [3] 袁泽洋.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思品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小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