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试论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 如何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作者】 何正林

【机构】 广西靖西市第六小学



【正文】  【摘 要】 伴随新课改的持续深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体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体能有效发展。培育并提升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锻炼小学生的体能是小学体育教学中重中之重,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学由于种种因素不能有效开展,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学,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做出改变。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体能发展

  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越发重视,一个人的体能是衡量身体健康的基础标准。就当下而言,我国人民的素质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相比较而言更加差强人意。对于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而言,其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得到科学锻炼,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对此,学校教育要提升对于体育学科的重视,强化体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固定体育训练时间
  若想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实现小学生体能的增长,那么就需要保障小学生有充足的锻炼时间。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给予小学生充足的锻炼时间。在小学时期的各个阶段,小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正式教授课堂知识前,可以让体育委员组织和带领班级学生进行课前热身。比如,可以进行跑步热身,热身具体形式以慢跑为主,跑步的圈数以整个班级的体能情况来确定,在完成跑步热身后再进行正式的教学,每一节课都按照这种形式展开[1]。通过课前热身活动,能够使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得到锻炼,随着时间的推移跑步会内化成一种习惯,从而有效实现体能的提升。在进行正式授课时,小学体育教师要观察每一位学生,以防止学生出现开小差的情况,一旦有学生偷懒,教师要立即进行纠正。同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也要进行及时地指导,以此来使每位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通过这种高效的体育课堂,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体育素养,同时也能实现其体能的发展。
  二、重视学生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因此小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对于这种个体差异而言,主要涵盖了身体和心理以及意识层面等,并且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间和谐发展具有明显的辩证关系。一名学生的发展方向是由其个性的倾向以及水平所确立的,与此同时,学生的个性倾向及水平是由共性所确立的。怎样将这种个性差异消除,从而保障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要考虑的重点。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失败中感受挫折,同时在克服挫折中体会到快乐,有效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锻炼其意识品质。基于此,小学体育要因材施教,在日常教学中,要依据每个学生的体质以及掌握技能情况进行科学分组,同时还要对运动量和运动密度等进行科学控制,以此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锻炼,促进体能有效发展。与此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要注重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快感,从而有效培育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例如,在班级范围内组织体育运动对抗赛,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小学体育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并且要保障各个组间互有输赢,使学生在获得良好体验时生成运动习惯。
  三、创新教学方法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质,其对于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都较为好奇,并且也具有极强的探索欲。因此,若想使小学体育教学更加高效,那么小学体育教师要牢牢把握住小学生这种特质展开教学。所以,小学体育教学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使其积极主动地展开体育锻炼,进而有效促进学生体能的有效发展。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从而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以此来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授篮球这项运动时,如果只是单纯地对技术动作和有关规则进行讲解,那么整个课堂会极为沉闷枯燥,很难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吸引,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结合来展开教学[2]。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正式讲课前,可以播放比较震撼的篮球比赛视频,通过绚丽的扣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篮球项目兴趣和好奇心,在播放完视频后,此时小学体育教师再进行技术动作和规则的讲解效果会更加高效,并且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简单。在小学生在对技术动作和规则有基础的掌握后,可以展开实践练习和比赛,在不断对抗中使学生真正爱上这项运动,并自主地展开练习,通过持续地练习和对抗能够有效实现小学生体能的提升。不仅篮球运动如此,其他运动项目亦是如此。
  结束语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若想有效促进小学生体能的有效发展,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加强对小学生体能发展的重视度,并积极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促进学生体能发展。不仅如此,学校也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关注,保证小学体育课时足够充足。
  参考文献:
  [1]童伟.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提升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90.
  [2]张杰,魏丽.功能性训练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辩证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20,38(03):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