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作者】 张 睿 张 仙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就是奋斗。我们要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人生总要有所目标,有所其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努力,为什么而拼搏,其实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没有侥幸的成功,只有加倍的努力、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须要有加倍的赏赐。奋斗不是心绪来潮,奋斗不是一时努力,奋斗的背后有很多东西,有坚韧、有忍耐、有信心、有顽强、有拼搏、有尝试。
【关键词】 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逐梦向未来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愿辛苦一辈子。生活需要追求,梦想需要坚持,工作需要努力。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一杯水,再烫也不要轻易松手,因为松手的那一刻,失去的不只是水,还有杯子;一份事业,再难也不要轻易放手,因为放手的那一刻,失去的不只是事业,还有梦想,唯有坚持!才会有收获!一个人不奋斗不能有所成就,一个国家不奋斗不能立足世界,一个民族不奋斗不能兴盛强大。
一、征途慢慢惟奋斗,扬帆起航正当时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谱华章。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文山州西畴县人民深深懂得: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笃其行,才弥足珍贵。文山州西畴县在西畴精神的鼓舞下,各行各业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繁花似锦,争奇斗艳。耳熟能详的“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西畴人民掷地有声,说到做到。在艰苦岁月的洗礼下,西畴精神直击人心、令人感奋,一片生机勃勃。这种精神,焕发着历久弥新的神奇光芒,显示出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这道理那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可能从天而降,只能靠苦干实干来创造。我们上上下下决不苦等苦熬,而是毅然决然苦干实干,成为西畴人民奋斗创新的助推器,融合在西畴人民向劣境和贫困宣战的征程上,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内涵,声情并茂地奏响了时代的音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西畴作为国家级深度石漠化贫困县,曾经的“老、少、山、穷、战”地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西畴县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做到中央有号召、省委有部署、州委有安排、西畴有行动。全县人民就一心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砥砺前行、苦干实干。创造性地走出了“六子登科”治石漠、“五法治水”兴水利、“四轮驱动”修公路、“西畴精神”战贫困、“四纲三化”建城镇、“三美三宜”建乡村、“六强育六心”促团结等崭新路子,探索了“5分钱工程”、幸福超市、“十有十能”“十有十强”抓基层党建、“119”党风廉政派单履责等崭新模式,在西畴大地上书写了石漠山乡的沧桑巨变。
世界那么大,没钱怎么看?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钱,需要钱去买衣、食、住、行,也需要钱去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需要钱去爱自己和照顾自己。因此,发展经济,是西畴县人民苦思冥想的大事,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西畴县委、西畴县人民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因地制宜,注重优产业、调结构。注重“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着力打造“万亩果园”、“万头猪场”、“万亩药园”;打造“西畴乌骨鸡”土特产名片,并获得国家地理标识商标;三光猕猴桃荣获文山州“十大名品”认证;软鳍新光唇鱼“墨龙1号”通过国家本土水产新品种认定,实现全州水产新品种名录零的突破。西畴县建设新街工业园区,开展制糖、塑木、木材、石材、打火机、高能电池等生产,一系列企业相继落户,园区已经成为西畴经济发展和推动进位赶超、招商引资、绿色崛起的“强大引擎”,外资利用、经济部署实现了“零”的突破。
旅游经济突飞猛进。西畴县建成三光国家石漠公园四A级景区1个,香坪山、汤谷等三A级景区4个,旅游、外贸实现收入“零”突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比从2012年的34:16.7:49.3调整到2021年的24:29.9:46.1。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0.4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3.8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2015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县”,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全省第79位上升到第31位,被评为“县域跨越发展进位县”。
乡村建设扬帆起航。实施乡村振兴示范行动和“百村”示范工程,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庭院改造和绿美乡村建设,全县打造“江南农村”“水美乡村”。启动1个示范乡镇、24个精品示范村、53个美丽村庄、8个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试点,实施了不少于120个连片村“裸房”风貌改造提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1711个,以点带面推进全县乡村振兴建设,打造了鸡街后卡、法斗马龙洲、蚌谷龙正等一批和谐、美丽、富裕的示范乡村,莲花塘香坪山、兴街东升还荣获省级美丽乡村荣誉。
西畴精神光芒四射。“西畴精神”主题电影《石漠花开》完成拍摄,情景故事党课《石漠花开映初心》登上共产党员网,大型舞台剧《大山之光》成功展演,一批融入“西畴精神”元素的文创产品走向市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林长制改革和石漠化治理农林示范带建设,人工造林及退耕还林30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种植澳洲坚果2314亩、泡桐(新桐一号)1200亩、万寿菊3100亩,森林覆盖率从20%提高到54.83%,空气质量优良率已达100%,瓦厂、香坪山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先后被全州、全省确定为林长制改革试点县。
文山州西畴县委、西畴县人民政府,一心为民服务。他们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强基建、美城乡。修大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主干线道路从窄变宽。在群众主动、精神鼓动、干部带动、党政推动的“四轮驱动”下,累计修建农村公路3000多公里,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通村道路硬化率达100%,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治水体,建成小型水库8座、乡(镇)净水厂9座,实施集中式供水392件,建成配套供水管网217.7公里,全县用水保障率达100%,先后成为全省“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试点县、全国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改网络,实施城乡电网改造,电力供应实现“户户通”,城乡综合供电可靠率达99%以上,4G信号全覆盖,5G信号覆盖县城、乡镇驻地及部分重点区域,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靓市容,依托“七城同创”开展城市绿化、美化、亮化,2015年实现商品房开发“零”突破,2021年获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先进县城,2022年获“云南美丽县城”命名,创造了“变不可能为可能”的蜕变奇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西畴县教育教学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首先是西畴县第一中学得到了搬迁,而搬迁后的西畴县第一中学“管理有特色、教师有能力、学生有自信”。高考成绩实现“七连升”。可谓一路欢歌,日新月异,芝麻开花节节高,高考质量稳步上升,年年刷新记录,特别是2022年一本上线破天荒地突破100人大关,600分人数达3人,这是西畴县第一中学自从1942年建校以来,最好的成绩。也是文山州西畴县教育教学发展中的一朵盛开的奇葩!其次是新建了西畴县思源实验学校,西畴县第三中学,西畴县靖源中学,西畴县第三小学等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成就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打造康养之地,打破外国专家不宜生存传说。
幸福在于“劳”神,健康在于运“动”,欲望在于“节”制,“快”刀斩去忧愁,“乐”观看待生活。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西畴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西畴精神,延续了古老文明,我们何不引以为豪!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生逢盛世,我们当不负盛世。筑梦路上,你我正当时,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二、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路漫漫其修远兮,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将上下而求索。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规划,一心一意扎实推进,奋发图强!求同存异,力挽狂澜,砥砺奋进,奋勇向前!
首先是认认真真抓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以“六小六大”的党建新模式,创建了:小县办大教育;小支部织出大网格;小旗帜红遍大校园;小活动激发大自信;小自治管好大集体;小走廊树立大理想的教育教学模式。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学校”,全省“禁毒示范学校”,县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30多项荣誉称号,国家级、省级、州级课题研究已结题10个。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自从搬迁到新校址以来,在新校长郑杰的杰出领导下,每年都积极举办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体育节,以展示一中所有师生的精神风貌,帮助师生振奋精神、鼓舞师生斗志、激励师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坚强意志品质,让师生在竞争与合作,泪水与汗水,欢笑与痛苦的锻炼中,充分认识德才兼备的人是精品;有德无才的人是次品;有才无德的人是危险品;无才无德的人是废品。由于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的办学理念精湛,所以,文化、艺术、体育均得到了蓬勃发展,健康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校足球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通过辛勤的训练、认真的集训,2020年9月,杨平金、黄刚柳、胡颖和赵方娇四位同学入选了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暨第三届青少年校园足球高中女子组最佳阵容,并代表云南省校园足球参加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系列活动比赛。可谓学生的骄傲,西畴一中的骄傲,西畴人民的骄傲,云南人民的骄傲!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每年通过特长考试进入本科大学的人数不断增加,由2015年的26人增加到2020年的112人。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不仅体育特长生风生水起,美术特长生也不甘示弱,如西畴县第一中学初2019级学生龚发霜,因为踢足球,被云师大附中破格录取;高2019级学生张权威,因加入美术兴趣班,喜欢上绘画,成为美术特长生,高考后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
师生龙腾虎跃,风华正茂,正以团结、进步、和谐、奋进的信心,奋勇拼搏豪迈昂扬的姿态,在教与学的轨道上飞奔。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每年荣获县级、州级、省级表彰的教师比比皆是,每年独立承担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任务,始终坚持“让一般学生变优秀,让优秀学生变精英”的原则,坚持“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理念。高考成绩连续年年破纪录,中考成绩始终名列全县第一。
总之,我们要知行学思,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直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我们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奋斗砥砺初心、践行使命、逐梦未来。
参考文献:
[1]杨文江.西畴精神蕴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J].社会主义论坛,2018(11)。
【关键词】 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逐梦向未来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愿辛苦一辈子。生活需要追求,梦想需要坚持,工作需要努力。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一杯水,再烫也不要轻易松手,因为松手的那一刻,失去的不只是水,还有杯子;一份事业,再难也不要轻易放手,因为放手的那一刻,失去的不只是事业,还有梦想,唯有坚持!才会有收获!一个人不奋斗不能有所成就,一个国家不奋斗不能立足世界,一个民族不奋斗不能兴盛强大。
一、征途慢慢惟奋斗,扬帆起航正当时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谱华章。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文山州西畴县人民深深懂得: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笃其行,才弥足珍贵。文山州西畴县在西畴精神的鼓舞下,各行各业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繁花似锦,争奇斗艳。耳熟能详的“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西畴人民掷地有声,说到做到。在艰苦岁月的洗礼下,西畴精神直击人心、令人感奋,一片生机勃勃。这种精神,焕发着历久弥新的神奇光芒,显示出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这道理那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可能从天而降,只能靠苦干实干来创造。我们上上下下决不苦等苦熬,而是毅然决然苦干实干,成为西畴人民奋斗创新的助推器,融合在西畴人民向劣境和贫困宣战的征程上,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内涵,声情并茂地奏响了时代的音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西畴作为国家级深度石漠化贫困县,曾经的“老、少、山、穷、战”地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西畴县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做到中央有号召、省委有部署、州委有安排、西畴有行动。全县人民就一心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砥砺前行、苦干实干。创造性地走出了“六子登科”治石漠、“五法治水”兴水利、“四轮驱动”修公路、“西畴精神”战贫困、“四纲三化”建城镇、“三美三宜”建乡村、“六强育六心”促团结等崭新路子,探索了“5分钱工程”、幸福超市、“十有十能”“十有十强”抓基层党建、“119”党风廉政派单履责等崭新模式,在西畴大地上书写了石漠山乡的沧桑巨变。
世界那么大,没钱怎么看?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钱,需要钱去买衣、食、住、行,也需要钱去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需要钱去爱自己和照顾自己。因此,发展经济,是西畴县人民苦思冥想的大事,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西畴县委、西畴县人民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因地制宜,注重优产业、调结构。注重“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着力打造“万亩果园”、“万头猪场”、“万亩药园”;打造“西畴乌骨鸡”土特产名片,并获得国家地理标识商标;三光猕猴桃荣获文山州“十大名品”认证;软鳍新光唇鱼“墨龙1号”通过国家本土水产新品种认定,实现全州水产新品种名录零的突破。西畴县建设新街工业园区,开展制糖、塑木、木材、石材、打火机、高能电池等生产,一系列企业相继落户,园区已经成为西畴经济发展和推动进位赶超、招商引资、绿色崛起的“强大引擎”,外资利用、经济部署实现了“零”的突破。
旅游经济突飞猛进。西畴县建成三光国家石漠公园四A级景区1个,香坪山、汤谷等三A级景区4个,旅游、外贸实现收入“零”突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比从2012年的34:16.7:49.3调整到2021年的24:29.9:46.1。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0.4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3.8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2015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县”,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全省第79位上升到第31位,被评为“县域跨越发展进位县”。
乡村建设扬帆起航。实施乡村振兴示范行动和“百村”示范工程,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庭院改造和绿美乡村建设,全县打造“江南农村”“水美乡村”。启动1个示范乡镇、24个精品示范村、53个美丽村庄、8个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试点,实施了不少于120个连片村“裸房”风貌改造提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1711个,以点带面推进全县乡村振兴建设,打造了鸡街后卡、法斗马龙洲、蚌谷龙正等一批和谐、美丽、富裕的示范乡村,莲花塘香坪山、兴街东升还荣获省级美丽乡村荣誉。
西畴精神光芒四射。“西畴精神”主题电影《石漠花开》完成拍摄,情景故事党课《石漠花开映初心》登上共产党员网,大型舞台剧《大山之光》成功展演,一批融入“西畴精神”元素的文创产品走向市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林长制改革和石漠化治理农林示范带建设,人工造林及退耕还林30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种植澳洲坚果2314亩、泡桐(新桐一号)1200亩、万寿菊3100亩,森林覆盖率从20%提高到54.83%,空气质量优良率已达100%,瓦厂、香坪山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先后被全州、全省确定为林长制改革试点县。
文山州西畴县委、西畴县人民政府,一心为民服务。他们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强基建、美城乡。修大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主干线道路从窄变宽。在群众主动、精神鼓动、干部带动、党政推动的“四轮驱动”下,累计修建农村公路3000多公里,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通村道路硬化率达100%,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治水体,建成小型水库8座、乡(镇)净水厂9座,实施集中式供水392件,建成配套供水管网217.7公里,全县用水保障率达100%,先后成为全省“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试点县、全国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改网络,实施城乡电网改造,电力供应实现“户户通”,城乡综合供电可靠率达99%以上,4G信号全覆盖,5G信号覆盖县城、乡镇驻地及部分重点区域,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靓市容,依托“七城同创”开展城市绿化、美化、亮化,2015年实现商品房开发“零”突破,2021年获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先进县城,2022年获“云南美丽县城”命名,创造了“变不可能为可能”的蜕变奇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西畴县教育教学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首先是西畴县第一中学得到了搬迁,而搬迁后的西畴县第一中学“管理有特色、教师有能力、学生有自信”。高考成绩实现“七连升”。可谓一路欢歌,日新月异,芝麻开花节节高,高考质量稳步上升,年年刷新记录,特别是2022年一本上线破天荒地突破100人大关,600分人数达3人,这是西畴县第一中学自从1942年建校以来,最好的成绩。也是文山州西畴县教育教学发展中的一朵盛开的奇葩!其次是新建了西畴县思源实验学校,西畴县第三中学,西畴县靖源中学,西畴县第三小学等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成就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打造康养之地,打破外国专家不宜生存传说。
幸福在于“劳”神,健康在于运“动”,欲望在于“节”制,“快”刀斩去忧愁,“乐”观看待生活。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西畴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西畴精神,延续了古老文明,我们何不引以为豪!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生逢盛世,我们当不负盛世。筑梦路上,你我正当时,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二、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路漫漫其修远兮,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将上下而求索。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规划,一心一意扎实推进,奋发图强!求同存异,力挽狂澜,砥砺奋进,奋勇向前!
首先是认认真真抓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以“六小六大”的党建新模式,创建了:小县办大教育;小支部织出大网格;小旗帜红遍大校园;小活动激发大自信;小自治管好大集体;小走廊树立大理想的教育教学模式。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学校”,全省“禁毒示范学校”,县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30多项荣誉称号,国家级、省级、州级课题研究已结题10个。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自从搬迁到新校址以来,在新校长郑杰的杰出领导下,每年都积极举办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体育节,以展示一中所有师生的精神风貌,帮助师生振奋精神、鼓舞师生斗志、激励师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坚强意志品质,让师生在竞争与合作,泪水与汗水,欢笑与痛苦的锻炼中,充分认识德才兼备的人是精品;有德无才的人是次品;有才无德的人是危险品;无才无德的人是废品。由于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的办学理念精湛,所以,文化、艺术、体育均得到了蓬勃发展,健康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校足球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通过辛勤的训练、认真的集训,2020年9月,杨平金、黄刚柳、胡颖和赵方娇四位同学入选了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暨第三届青少年校园足球高中女子组最佳阵容,并代表云南省校园足球参加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系列活动比赛。可谓学生的骄傲,西畴一中的骄傲,西畴人民的骄傲,云南人民的骄傲!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每年通过特长考试进入本科大学的人数不断增加,由2015年的26人增加到2020年的112人。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不仅体育特长生风生水起,美术特长生也不甘示弱,如西畴县第一中学初2019级学生龚发霜,因为踢足球,被云师大附中破格录取;高2019级学生张权威,因加入美术兴趣班,喜欢上绘画,成为美术特长生,高考后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
师生龙腾虎跃,风华正茂,正以团结、进步、和谐、奋进的信心,奋勇拼搏豪迈昂扬的姿态,在教与学的轨道上飞奔。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每年荣获县级、州级、省级表彰的教师比比皆是,每年独立承担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任务,始终坚持“让一般学生变优秀,让优秀学生变精英”的原则,坚持“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理念。高考成绩连续年年破纪录,中考成绩始终名列全县第一。
总之,我们要知行学思,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直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我们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奋斗砥砺初心、践行使命、逐梦未来。
参考文献:
[1]杨文江.西畴精神蕴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J].社会主义论坛,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