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中职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融合的方法分析

【作者】 张 青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  【摘 要】 德才兼备是培养人才的最高目标。就青少年而言,培养良好的品质,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容易被外界社会所干扰,容易被新奇事物所诱惑,或者受到从众心理影响,进而无法辨别是非,最终误入歧途。作为语文教师,并非只传授一些汉语言知识,还要从“传道”做起,然后才是“授业”和“解惑”。以下就中职语文教师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进行阐述,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分析;德育教育;融会贯通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与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中职学生态度不够端正。相比普通高中学生而言,中职学生文化功底相对较差,毕业后以直接就业为主,因此往往会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更有甚者就是为了“混”一张毕业证书,获得就业的“敲门砖”。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学生们学习态度发生偏移,甚至尊师重教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个别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进入职业学校后更是“不想听”、“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在文化课堂上,个别学生埋头睡觉,或者交头接耳。在课下,学生们很难完成作业,甚至敷衍了事。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师教学变得非常被动,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其次,教师对于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受到学生们的影响,教师也会逐渐失去教学的热情。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语文教师会按照教学进度开展教学,也会根据教学布置各种学习任务。但是学生们完成得如何,教师则不会过分追究。同样,由于多数中职学校不用考虑高考升学压力,也就容易出现“走形式”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因循守旧,从不想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只是照本宣科的讲解知识。涉及德育教育的内容,更是一带而过,无法发挥教书育人的真正价值。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或者生生互动的频率很少,学生们会在恶性循环中不断否定自己,更觉着语文课枯燥无趣,教师讲解得索然无味,更不会关注课文中与德育相关的素材。从应用角度看,由于教师讲解《简历》、《自我介绍》等内容较少,直至毕业时,也很少有学生能写出一份合格的个人简历,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语文课其实是以语言为基础的交叉性学科。在语文教材中,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德育相关的内容更是不可或缺。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并对其日后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能够找到很多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以及提升个人公文撰写能力的内容。这些方面的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其中最为简单的《请假条》、《总结》、《工作计划》等等都是非常具有应用意义的。另外,通过学习语文还能丰富个人情感。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诗歌、小说、散文等题材,都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个人道德水平,如果教师能够顺势而为,就能发挥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其中,好多传世经典都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好素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告诉我们高瞻远瞩,更是提醒我们,做事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不断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梦想。“少年强,则国强”更是对亿万青少年吹起的号角,在拼搏学习的时候要聚集自己的“能量”,力争早日成为国之栋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就慢慢懂得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规划人生,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具象,并且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最终成为一名有道德,有能力,有品位的合格人才。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分析
  (一)借助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我们说,德育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或者长篇累牍地讲道理。从语文教学角度分析,应该充分发挥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这一载体价值。借助这些素材,烘托出浓厚的情感色彩,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通过共情感受到德育知识的朴实无华。可以说,关键时刻的出手相助多源于本能,或者是下意识。而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举动,都与个人的品行修养相关。在学习宋词元曲等经典作品时,尤其是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配乐,用古琴(古筝等民间乐器)曲折婉转的音色烘托出对应的文学氛围。需要注意的是,陶冶情操并非朝夕间就能实现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接触这些作品,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教师需要为大家创造出更多的机会,比如:诗歌朗诵会,或者文艺演出。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
  (二)开展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远比说教的效果更好一些。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大家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反思,通过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提升个人的修养水平。考虑到中职学生年龄尚小,教育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切勿使用否定或者批评的词汇。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并适当予以放大,从而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比如说,可以布置一些作文(或口头作文),针对某一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以《个人见解》、《我的家人》等形式完成。当然,为了融洽师生关系,教师也可以带头写一些文章,用真实的故事告诉大家:“我”有什么样的亲人,“我”有过什么样的糗事,“我”最大的遗憾等等。如果在课堂上朗读给大家,会瞬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在写作中也会有真情实感流露出来。
  (三)利用实践训练法
  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理论意义,考验一个人需要一些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中职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可行的实践活动,比如:为了提升个人意志品质,可以开展5公里徒步走;针对一些救助开展义卖活动;结合本专业开展公益爱心行动;寒暑假开展走入养老院活动。之后,安排学生们撰写心得,从而将学习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结语
  总之,学习语文并非单纯地学习一些诗词歌赋,还需要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真谛。中职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教化的功能,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会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