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究实验教学法,增效初中生物课堂

【作者】 彭晓红

【机构】 重庆市潼南区梓潼初级中学校



【正文】  【摘 要】 初中生物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实验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实验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够给初中生物教学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法;课堂

  生物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生物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生物更加热爱,还能提高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知识。随着新课改制度的发布,初中生物课程,尤其是实验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生物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教授,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通过实验进行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
  一、利用生物实验多样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
  生物是一门神秘的不易理解的学科,正因如此,学生才更想去探究它、了解它,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充满动力,自发地去探索、发现生物学中的奥秘,只有这样,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础,生物实验的多样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以实验为平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通过生物实验学生不仅仅收获了成就感,同时还学会了运用科学实验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实物、样本、模型等来进行课堂讲解,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枯燥地讲解知识,将静态的知识以动态的方式来掌握,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在得到知识的过程中收获欢乐。
  二、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更真切的观察生物现象,在生物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初中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在实验中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通过实验将枯燥的生物知识有趣化,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化,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取知识。如在进行细胞观察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获取洋葱表皮细胞的方法,以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学生在观察中可以提出问题和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对学生实验活动进行全面观察、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在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饶有趣味的探究、交流,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由于教师为学生实验探究初创设了足够的空间,学生掌握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三、边学习边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动力
  初中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在生物教学中遇到的疑难与困惑可以随时通过实验来解决,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引领学生进入实验室,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趣味与实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于参与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索生物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探索“湿生虫生活环境”相关内容时,教师布置学生通过课外实验进行观察总结,学生们到室外去,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到大自然中寻找湿生虫,观察湿生虫的生活特点,了解湿生虫的生活环境。这种观察可能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但却给学生以真切的感受,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在实驗后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反思、归纳与总结,把实验过程的相关知识充分挖掘出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建立开放实验,激发创新意识
  多样、个性、动态的实验能够使学生验证各种想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老师不应禁锢学生的思想,在实验中,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验证,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猜想进行肯定,也可以进行纠正。例如,在了解“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鲫鱼和水,并且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观察。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鲫鱼靠什么来进行灵活的游泳?从鱼的外形来看,胸鳍、背鳍、尾鳍在游泳中具有什么作用,每个学生对每个部位的看法不一致,老师可根据学生对其三点的看法对学生进行分组,观点一样的同学为一组,一共为三组,如果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单独一组,各组再进行观察,例如,坚持胸鳍的学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验证,剪掉鱼的背鳍、尾鳍,看鱼的运动状态。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被剪掉尾鳍的鱼运动状态明显减慢很多,并且鱼身体的方向也是摇摇晃晃的。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明白了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然后加上老师的引导和讲解,能够对其知識进行完整的了解。这样开放性的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所在,还能够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时期,它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强过程式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生物学的各种活动过程中,了解生物学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上好实验课,努力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思考感悟,在困难中磨炼,在快樂中认知。让更多的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与困难的抗争中不断坚强,在与他人的探究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可以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价值判断。
  总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生物实验课堂的主体,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且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小艳.如何提高初中生物的课堂效率[J].中学时代,2016(16).
  [2]肖大发.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