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背景下家长怎样指导孩子课外阅读
【作者】 梁 英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
【正文】 近段时间,我们对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在家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设计了以下问题:
1.减少校外培训后,课余时间里,在读课外书,看电视,看手机,玩游戏这些活动中,你最喜欢哪项?
2.家里藏书有100本以上吗?
3.每天放学回家,自觉坚持课外阅读了吗?
4.家长偶尔会和你一起读书吗?
5.你是否和家长讨论过所读课外书的内容?
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85%的学生更喜欢电视、手机游戏等动感较强的活动,尤其是现在多媒体的发展,娱乐活动的多样化,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使读课外书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冲击,75%的学生家里有100本以上的藏书,自觉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有55%,45%的家长能偶尔和孩子一起读书,30%的家长和孩子讨论过课外书的内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双减”后,减少了孩子们课外培训时间,正是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大好时机。家长该怎样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犹太民族被称为爱读书的民族,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书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幼儿时期,精心的挑选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尝到书中的“甜”。
2、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太多的约束和控制。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通常,在幼儿时期,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
3、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专家们认为,在家里,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4.以书交友,促进阅读。闲暇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书中故事,也可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们交换书籍来读,使读书更有意思。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1.可以在家里安排一个书房,最好要有一个书柜,摆上许多孩子爱看的书,室内整洁,安静。去亲戚朋友家串门,也可看看别人家家的藏书,如果有喜欢的书,可以借阅。还可以办一张图书馆的阅读卡,定期带孩子去阅读。
2 .家长自己也要读书,起个表率作用。在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可坐在一旁,静静地看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或孩子喜欢看的书,学习一些教子方法,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和儿童的思维方式。若自己从不读书,强求孩子爰读书是难以说服、打动孩子的。还有,如果一个家庭每到中午、晚上都是电视的声音,那么怎能培养出爱好读书的孩子呢?家长的身教重于言教。
三、为孩子推荐优秀的童书
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国家教育部都有推荐的书单,可以参照这些书单,选择孩子爱看的读物;选择书也可以课内外结合。如:课内学了某个作家的文章,课外可拓展延伸他的其他文章。还可以为孩子订阅符合年龄阶段,孩子感兴趣的报刊杂志。
四、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坚持每晚读书的习惯。这一来要求要求孩子放学能够及时完成作业,每晚都能有15-30分钟时间静静地读课外书,养成每晚读书的习惯。
2.养成开口诵读的习惯(更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们)。“诵读”通俗的说,就是要读出声音,诵读是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是很有效的传统语文学习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无论是对积累、理解和表达都很重要。“诵读”本身也是语言实践,每天用15分钟、半小时读读精彩的文章或片断,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在诵读基础上熟记背诵-一些经典的语言材料,更是受益终身。
3.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到了中高年级,读书时可在读物上圈点、勾划、批注,读书后可摘抄好词佳句,可记录读书卡片,可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把从读物中吸收的营养,通过落实在纸面上而加以强化,增加语言积累,为写作提供丰厚的素材。
五、督促孩子坚持读课外书籍
如果孩子能养成持久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这就更需要家长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建议如下:
1.定内容。要读的书一经选定,就一定要读完,不可半途而废,要养成一本一本地读的习惯。
2.定时间。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切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定好量。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制定读书计划。根据某本书的具体情况规定孩子每天读的页数。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家长们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必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1.减少校外培训后,课余时间里,在读课外书,看电视,看手机,玩游戏这些活动中,你最喜欢哪项?
2.家里藏书有100本以上吗?
3.每天放学回家,自觉坚持课外阅读了吗?
4.家长偶尔会和你一起读书吗?
5.你是否和家长讨论过所读课外书的内容?
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85%的学生更喜欢电视、手机游戏等动感较强的活动,尤其是现在多媒体的发展,娱乐活动的多样化,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使读课外书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冲击,75%的学生家里有100本以上的藏书,自觉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有55%,45%的家长能偶尔和孩子一起读书,30%的家长和孩子讨论过课外书的内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双减”后,减少了孩子们课外培训时间,正是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大好时机。家长该怎样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犹太民族被称为爱读书的民族,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书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幼儿时期,精心的挑选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尝到书中的“甜”。
2、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太多的约束和控制。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通常,在幼儿时期,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
3、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专家们认为,在家里,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4.以书交友,促进阅读。闲暇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书中故事,也可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们交换书籍来读,使读书更有意思。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1.可以在家里安排一个书房,最好要有一个书柜,摆上许多孩子爱看的书,室内整洁,安静。去亲戚朋友家串门,也可看看别人家家的藏书,如果有喜欢的书,可以借阅。还可以办一张图书馆的阅读卡,定期带孩子去阅读。
2 .家长自己也要读书,起个表率作用。在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可坐在一旁,静静地看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或孩子喜欢看的书,学习一些教子方法,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和儿童的思维方式。若自己从不读书,强求孩子爰读书是难以说服、打动孩子的。还有,如果一个家庭每到中午、晚上都是电视的声音,那么怎能培养出爱好读书的孩子呢?家长的身教重于言教。
三、为孩子推荐优秀的童书
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国家教育部都有推荐的书单,可以参照这些书单,选择孩子爱看的读物;选择书也可以课内外结合。如:课内学了某个作家的文章,课外可拓展延伸他的其他文章。还可以为孩子订阅符合年龄阶段,孩子感兴趣的报刊杂志。
四、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坚持每晚读书的习惯。这一来要求要求孩子放学能够及时完成作业,每晚都能有15-30分钟时间静静地读课外书,养成每晚读书的习惯。
2.养成开口诵读的习惯(更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们)。“诵读”通俗的说,就是要读出声音,诵读是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是很有效的传统语文学习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无论是对积累、理解和表达都很重要。“诵读”本身也是语言实践,每天用15分钟、半小时读读精彩的文章或片断,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在诵读基础上熟记背诵-一些经典的语言材料,更是受益终身。
3.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到了中高年级,读书时可在读物上圈点、勾划、批注,读书后可摘抄好词佳句,可记录读书卡片,可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把从读物中吸收的营养,通过落实在纸面上而加以强化,增加语言积累,为写作提供丰厚的素材。
五、督促孩子坚持读课外书籍
如果孩子能养成持久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这就更需要家长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建议如下:
1.定内容。要读的书一经选定,就一定要读完,不可半途而废,要养成一本一本地读的习惯。
2.定时间。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切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定好量。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制定读书计划。根据某本书的具体情况规定孩子每天读的页数。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家长们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必将使孩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