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生思维政治教学中的使用
【作者】 蔡 勋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移山乡小学
【正文】 【摘 要】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须,也是实现学生健康发展的必须,通过灌输正确思想,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和道德行为规范,从而辨别行为对错。积极地创造新条件,促使学校的缺点向优势方面转变,使前进更超前,后进赶先进。
【关键词】 情感;正面;启发;心理沟通
如何做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保障学生身心成长的要求。在这一时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很大,甚至对他的人生也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情感教育在今天的中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用情感进行积极教育
正面教学是指教师从积极的方面加以说服与归纳,用事例进行推理,用理性说服他们,并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以启发他们自我明辨是非。为更好的实现情感的功能,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传播科学的观念,使中小学生了解正确的思想,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行为方式,从而辨别对错行为。中小学生不能够自觉性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需要在外部进行。他们是非不分,思维知识能力低下导致言行错误。从他们的年龄特征看来,孩子的思维问题主要是由于不知引起的。唯有进行正面灌输,方可克服思维障碍。
发掘更多学校的优点,培育更多的积极因素。老师应该永远重视学生的优点,把握“亮点“因素。对每一位学习者,尤其是后进生而言,我们必须贯彻一分为二的思想,不但要发现学生的不足,还要发现学生的长处,以学生的长处解决学生的不足。他们的长处与缺陷并非恒定不变的,只有特定情况下才能发生变化。老师的职责就是主动创造条件,将他们的不足转变为优势,以此促使优秀者更优秀、落后者追赶先进。
以身作则,以表彰为先。表彰优秀团体和优秀人士,积极培养先进典型,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模范必须有良好的群众影响,也必须取得广大群众的肯定,不可自封,也不可强行命名。但模范的威力却是无穷无尽的。它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模仿性。但由于他们有时缺少了对老师所提供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目标的具体感知和感受,所以榜样事例也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动机、情感、愿望和行动的有机整体现实反映。他们成为了学生学习和遵循的良好典范。所以,榜样也是一个直观的积极德育形态。
二、用情感激励引导学生
启发与诱导是在学生广开言路、聚精会神的基础上,利用说服教育,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进取心,使思维政治导向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轨迹,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坚定不移科学的思维政治目标。怎样管理好情感,并使亲情真正地发挥作用,要重视下列方面:
激励导向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通过说服式教育,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引领学生的思维进入更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轨道,并以此增强他们的思想理论能力,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如何用好情感,使其发挥作用,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如何使其发挥作用坚持说服教育,决不强迫。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切意识形态方面和人民内部争执的事情,必须用民主的方式,用研究、批判、宣传、教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能用强迫、胁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企图利用行政命令和胁迫手段来处理政治思想问题,不但无用,甚至无益。“。针对学生的重大思想问题,学校可以采取通过授课、汇报、交流、参观、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说服性教育活动,以启迪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假装自己,责骂学生。采用阻拦和限制的手段必然会引起学员的逆反心理,使理论教学工作无法取得预想的成效。民主讨论也被学生普遍使用。启发与诱导的主要目的都是使学生更了解他们的政治观点,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和辩论,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达到统一观点和提高理解的目的。民主讨论法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可针对各种情形而选择不同的方法。当学生对问题认识模糊时,应采用探究的方法;当学生们在认识上出现了不同时,学生会采取辩论的方法。
三、用情感进行心理沟通教育
心灵交流是指教师双方在相互尊重、了解与信赖的基础上达到情感和谐,以便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只有教师与被教育者的交流,老师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对教师要求既高又实际;他们才能给教师打开沟通的窗口,乐于听取教师的建议,了解教师的问题。只有这样前提下,思想的教学才切实有效。要有效的通过情感和学生沟通,班主任必须做到:
(一)、关注与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人格特点,并学会洞悉他的心灵。认识学生个性是理论教学的基础,也是心灵沟通的基础。只有理解学生,并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思维特征和人格特点,从不同层次地提出了培养需求,思想教学才具有可行性,因材施教。认识学生,不但要知道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思维特征和自我意识发展能力,还要知道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家庭状况,还要知道学生所感兴趣和关注的社会问题,还要了解学生的精神生活,并作为他们的亲密伙伴,才能在师生中间构建起一种心灵沟通的思想教育网络。
(二)、关心学生。老师工作应该热情积极,对学生有深切的感情。关心教学对象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对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缺乏了这种教育,老师与学生之间将没有共同的话题,与学生的关系也将无法融洽,教学将无法高效。而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是开启他们心理之门的关键。一旦他们获得了教师的关爱,他们就将感觉到自身的意义,产生了强大的进步愿望,有了勇气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老师就必须在生活上积极体贴学生,用思想价值观关怀学生,以自身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情感感受。
(三)、尊重和信赖每个学生,形成和睦、公平、融洽的师生。年轻学员有强烈的自豪感。身为教育教师,学员必须尊重、信赖和平等对待。苏霍姆林斯基曾提过一个经典的口头禅:“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这是一种学校重视学生,并使他们更有尊严的形象声明。而学校的尊严,往往是他们个人克服缺点、发挥优势和保持积极的动机。一旦中小学生获得了教师的认可与信赖,就会更加尊重、自强和自爱,从而激发积极的动力。但倘若教师没有实际地评价学生,或者对中小学生作出粗鲁的评论,就会伤害中小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引起心灵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卑的心理状况。
(四)、用语言感染学生。语言之所以能充分震撼人的心灵,就在于其蕴含着某种冲动,一种深刻的心声,或某种心灵与情感的自然流露——课堂教学的语言质量和老师富有激情的话语总是对学习者具有着巨大的魅力,并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老师的语文素质和话语表达技巧也常常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特殊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不但要注重演讲的教育度、逻辑性和规范化,还要注重演讲的声音效果——语调、动作以及语言的感染性,如小桥流水,能言善辩、清新自然,或慷慨激昂的演讲,或笑骂,有色彩,甚至从内部用变人话来营造语言氛围,增加文化吸引和感染性,以便于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育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上,一旦老师要教育我们,你自己应该最先进入角色。洒真情,用语言调动孩子的热情,让课本上默默耕耘的语言化为鲜活的话语。让课堂语言像出自我的口,像出自我的心,从而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在上海中学三天,老师们在谈论的“维护民族尊严“活动中,当谈到在中国的上海外滩港口上的船上悬挂着外国旗帜时,在门口竖起了“禁止中国人和狗入内“的牌子,既激动又愤慨。谈到新中国的成就和辉煌,我欣喜若狂。它比单纯的讲解更具有启发性,更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也更加激发他们的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学以致用的水平,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让他们懂得关心人生、关爱世界,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有情感交流。!”,这是一个国家重视学生、使他们更有自尊心的生动表现。而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成为了学生们克服缺点、发挥长处、奋发向上的力量。一旦他们获得教师的认可与信赖,会提高自尊、自我提高与自爱,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倘若教师能够不真实地描述学生,或者粗暴地指责他们,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甚至产生心灵苦闷,形成自卑的心理状况。
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的积极作用,提高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涵并不仅是社会的、而是生命的,而且是深刻的情感的。中学政治老师能够充分运用课程中的情感要素,对其加以完善与补充,以便创设一个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振的教学模式,指导他们运用情感体验来掌握理论内容,提升整个理论课堂效率。因此,在进行爱国主义教学中,政治老师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语音、图像和声音对内容加以教学与表现,让他们可以最直接的体验到祖国的美好景象,并使他们能够掌握知识的情况下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利用情境驱动学生的情绪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材既可以使用感染性话语,也可创造触发学生情感活动的特殊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深层情感活动,使学生在掌握政治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身的情感因素,从而增强学生对政治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提升学校整体政治教学质量。诗歌中的韵律与歌曲可以较好的创作出一定的情感内涵,从而引发人的深厚感情,给人以情意传递的良好表达。中学政治老师也能够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政治诗歌并开展适当的政治课堂教学,以便使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从而增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政治素质。因此,在教学“家庭生活受法律保护“一节时,我播放了一首歌“我想有一个家“,让学生听这首歌,以激发他们对家的深厚感情。唱完这首歌,我对同学们说:“我们都深深爱着我们的家庭,而人们在家庭活动中又应当承担怎样的权利与义务呢?“学生们互相看着。我就利用了这个情况说明:“你可以从课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从而充分调动了他的阅读兴趣,并潜心复习理论,从而达到了不错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深层责任感
中学思想政治老师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并把课堂教学以音频、图像和录像的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深厚感情,增强学生对政治课堂内涵的认识。比如,在讲授《人民日报》八年级第一册时在教育版《勇敢承担社会责任》中,我用多媒体讲解了如下:在大学毕业后,樊院长带着学习祖国文化的愿望,走进了大漠之中的敦煌莫高窟。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却非常差。她居住在一间肮脏的小房里,吃着盐水,晚上靠点煤油灯度日。在此后的五十多年里,她参加了大量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研究防病保护项目。同时,又把先进的环境保护思想和科学技术方法带到了敦煌保护工作,并促成了敦煌莫高窟环境保护总计划的公布与实施。樊院长也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都注入了对莫高窟的保护与探索之中。她将维护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终生职业。看到樊院长的事迹,学生们被她的敬业精神所震撼,由此更加深入的认识到责任的真实含义,并将之融合在自身的生命中。利用多媒体,增强了孩子对责任社会的认识,培养了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的能力责任心。
(四)、实践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亲情之爱
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可利用实践性的教学开展课程,使学生通过行动感受家长的关爱,以此加强亲子关系,使学生更多地理解和关爱家长,培育学生对家长的孝敬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教学效果。因此,在讲授七年级第一册的《家庭之爱》时,我选择了运用社会实践教学法进行政治教学,让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际感受父母生存的艰辛,从而启迪他们的深厚感情,增强了政治教学效果。具体为:一是激情。并在没有影响学生自尊的情形下,展示了几场农村工作。因为这些学生都是农村学生,所以这些工作环境也刺激了学生们内在的情感体验,并分配实际任务。我对孩子们说:“为了谋生,他们为家庭奉献了这么多。你能帮父母洗脚吗?“学生们齐声回答:“好!“最后介绍了实际效果。课后,我问学生:“谁能公布他的实践过程和收获?“小陈主动举起手说:“在我的努力下,妈妈答应了我洗脚。在洗脚的过程中,我可以看到妈妈一直在有意识的缩回右脚。终于,我看到母亲脚上出现了水泡,并留下了泪水,觉得母亲的日子很轻松!妈妈告诉我要努力学习!“通过实际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家长忙于生活的辛苦,并调动了学生内在的情感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爱。
(五)、关注情感教学环境的设置
老师从他们情感兴趣爱好的高度,根据学生政治课的特性,创设适合于他们思维与情感发展的教育情境。同样,我们也需要激发学生自己的情感因素并将之纳入政治课堂中,即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自己的话语、表现与行为充分地调动他们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教授认为:“老师应当作为儿童的好友,深度到他的兴趣爱好中去,和他一起玩,分担悲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儿童才能向老师敞开心扉。“因此,在教学环境中设置情感引导的方式。例如,在教学中采用了“难报三春阳光“的亲情教育。这个知识点意在引导学生孝顺父母,理解家长,并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在创设这个亲情氛围中,先让儿童复习《游子吟》,引导他们思索为何要孝顺父母,怎样孝顺父母,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总结和讲述基本知识的过程中,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孝心的重要性。如此,课堂气氛更加浓厚,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也达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理论与情感课堂教学环节中,短期的理论政治老师必须以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让他们可以理解老师要表达的内容,进而达到以情唤意的思维一致性与效果,使他们切实掌握政治课的内容,提升老师的课堂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由于中学生正好处在青春期,所以这也是价值观提升的黄金时间。现阶段,初中教师应重视共同创建良好的学校情感文化环境,努力传播正确健康的情感文化信息。通过亲情培养,建立以亲情为中心特色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李友锋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0(21).
[2]李丽婷.如何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探究活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3]于馨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研究。[N].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
[4]林官鸣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的现状与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5]陈莹.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困生学习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6]孙宝贵.初中美术课堂情感教育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7]陈锦洞.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10(15).
[8]沈毅勇.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9]孙丽丽.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情感读本,2015,32:72.
[10]杨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谈[J].情感读本,2015,35:32.
【关键词】 情感;正面;启发;心理沟通
如何做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保障学生身心成长的要求。在这一时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很大,甚至对他的人生也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情感教育在今天的中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用情感进行积极教育
正面教学是指教师从积极的方面加以说服与归纳,用事例进行推理,用理性说服他们,并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以启发他们自我明辨是非。为更好的实现情感的功能,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传播科学的观念,使中小学生了解正确的思想,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行为方式,从而辨别对错行为。中小学生不能够自觉性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需要在外部进行。他们是非不分,思维知识能力低下导致言行错误。从他们的年龄特征看来,孩子的思维问题主要是由于不知引起的。唯有进行正面灌输,方可克服思维障碍。
发掘更多学校的优点,培育更多的积极因素。老师应该永远重视学生的优点,把握“亮点“因素。对每一位学习者,尤其是后进生而言,我们必须贯彻一分为二的思想,不但要发现学生的不足,还要发现学生的长处,以学生的长处解决学生的不足。他们的长处与缺陷并非恒定不变的,只有特定情况下才能发生变化。老师的职责就是主动创造条件,将他们的不足转变为优势,以此促使优秀者更优秀、落后者追赶先进。
以身作则,以表彰为先。表彰优秀团体和优秀人士,积极培养先进典型,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模范必须有良好的群众影响,也必须取得广大群众的肯定,不可自封,也不可强行命名。但模范的威力却是无穷无尽的。它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模仿性。但由于他们有时缺少了对老师所提供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目标的具体感知和感受,所以榜样事例也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动机、情感、愿望和行动的有机整体现实反映。他们成为了学生学习和遵循的良好典范。所以,榜样也是一个直观的积极德育形态。
二、用情感激励引导学生
启发与诱导是在学生广开言路、聚精会神的基础上,利用说服教育,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进取心,使思维政治导向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轨迹,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坚定不移科学的思维政治目标。怎样管理好情感,并使亲情真正地发挥作用,要重视下列方面:
激励导向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通过说服式教育,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引领学生的思维进入更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轨道,并以此增强他们的思想理论能力,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如何用好情感,使其发挥作用,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如何使其发挥作用坚持说服教育,决不强迫。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切意识形态方面和人民内部争执的事情,必须用民主的方式,用研究、批判、宣传、教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能用强迫、胁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企图利用行政命令和胁迫手段来处理政治思想问题,不但无用,甚至无益。“。针对学生的重大思想问题,学校可以采取通过授课、汇报、交流、参观、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说服性教育活动,以启迪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假装自己,责骂学生。采用阻拦和限制的手段必然会引起学员的逆反心理,使理论教学工作无法取得预想的成效。民主讨论也被学生普遍使用。启发与诱导的主要目的都是使学生更了解他们的政治观点,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和辩论,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达到统一观点和提高理解的目的。民主讨论法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可针对各种情形而选择不同的方法。当学生对问题认识模糊时,应采用探究的方法;当学生们在认识上出现了不同时,学生会采取辩论的方法。
三、用情感进行心理沟通教育
心灵交流是指教师双方在相互尊重、了解与信赖的基础上达到情感和谐,以便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只有教师与被教育者的交流,老师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对教师要求既高又实际;他们才能给教师打开沟通的窗口,乐于听取教师的建议,了解教师的问题。只有这样前提下,思想的教学才切实有效。要有效的通过情感和学生沟通,班主任必须做到:
(一)、关注与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人格特点,并学会洞悉他的心灵。认识学生个性是理论教学的基础,也是心灵沟通的基础。只有理解学生,并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思维特征和人格特点,从不同层次地提出了培养需求,思想教学才具有可行性,因材施教。认识学生,不但要知道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思维特征和自我意识发展能力,还要知道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家庭状况,还要知道学生所感兴趣和关注的社会问题,还要了解学生的精神生活,并作为他们的亲密伙伴,才能在师生中间构建起一种心灵沟通的思想教育网络。
(二)、关心学生。老师工作应该热情积极,对学生有深切的感情。关心教学对象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对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缺乏了这种教育,老师与学生之间将没有共同的话题,与学生的关系也将无法融洽,教学将无法高效。而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是开启他们心理之门的关键。一旦他们获得了教师的关爱,他们就将感觉到自身的意义,产生了强大的进步愿望,有了勇气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老师就必须在生活上积极体贴学生,用思想价值观关怀学生,以自身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情感感受。
(三)、尊重和信赖每个学生,形成和睦、公平、融洽的师生。年轻学员有强烈的自豪感。身为教育教师,学员必须尊重、信赖和平等对待。苏霍姆林斯基曾提过一个经典的口头禅:“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这是一种学校重视学生,并使他们更有尊严的形象声明。而学校的尊严,往往是他们个人克服缺点、发挥优势和保持积极的动机。一旦中小学生获得了教师的认可与信赖,就会更加尊重、自强和自爱,从而激发积极的动力。但倘若教师没有实际地评价学生,或者对中小学生作出粗鲁的评论,就会伤害中小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引起心灵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卑的心理状况。
(四)、用语言感染学生。语言之所以能充分震撼人的心灵,就在于其蕴含着某种冲动,一种深刻的心声,或某种心灵与情感的自然流露——课堂教学的语言质量和老师富有激情的话语总是对学习者具有着巨大的魅力,并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老师的语文素质和话语表达技巧也常常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特殊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不但要注重演讲的教育度、逻辑性和规范化,还要注重演讲的声音效果——语调、动作以及语言的感染性,如小桥流水,能言善辩、清新自然,或慷慨激昂的演讲,或笑骂,有色彩,甚至从内部用变人话来营造语言氛围,增加文化吸引和感染性,以便于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育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上,一旦老师要教育我们,你自己应该最先进入角色。洒真情,用语言调动孩子的热情,让课本上默默耕耘的语言化为鲜活的话语。让课堂语言像出自我的口,像出自我的心,从而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在上海中学三天,老师们在谈论的“维护民族尊严“活动中,当谈到在中国的上海外滩港口上的船上悬挂着外国旗帜时,在门口竖起了“禁止中国人和狗入内“的牌子,既激动又愤慨。谈到新中国的成就和辉煌,我欣喜若狂。它比单纯的讲解更具有启发性,更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也更加激发他们的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学以致用的水平,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让他们懂得关心人生、关爱世界,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有情感交流。!”,这是一个国家重视学生、使他们更有自尊心的生动表现。而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成为了学生们克服缺点、发挥长处、奋发向上的力量。一旦他们获得教师的认可与信赖,会提高自尊、自我提高与自爱,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倘若教师能够不真实地描述学生,或者粗暴地指责他们,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甚至产生心灵苦闷,形成自卑的心理状况。
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的积极作用,提高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涵并不仅是社会的、而是生命的,而且是深刻的情感的。中学政治老师能够充分运用课程中的情感要素,对其加以完善与补充,以便创设一个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振的教学模式,指导他们运用情感体验来掌握理论内容,提升整个理论课堂效率。因此,在进行爱国主义教学中,政治老师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语音、图像和声音对内容加以教学与表现,让他们可以最直接的体验到祖国的美好景象,并使他们能够掌握知识的情况下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利用情境驱动学生的情绪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材既可以使用感染性话语,也可创造触发学生情感活动的特殊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深层情感活动,使学生在掌握政治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身的情感因素,从而增强学生对政治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提升学校整体政治教学质量。诗歌中的韵律与歌曲可以较好的创作出一定的情感内涵,从而引发人的深厚感情,给人以情意传递的良好表达。中学政治老师也能够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政治诗歌并开展适当的政治课堂教学,以便使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从而增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政治素质。因此,在教学“家庭生活受法律保护“一节时,我播放了一首歌“我想有一个家“,让学生听这首歌,以激发他们对家的深厚感情。唱完这首歌,我对同学们说:“我们都深深爱着我们的家庭,而人们在家庭活动中又应当承担怎样的权利与义务呢?“学生们互相看着。我就利用了这个情况说明:“你可以从课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从而充分调动了他的阅读兴趣,并潜心复习理论,从而达到了不错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深层责任感
中学思想政治老师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并把课堂教学以音频、图像和录像的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深厚感情,增强学生对政治课堂内涵的认识。比如,在讲授《人民日报》八年级第一册时在教育版《勇敢承担社会责任》中,我用多媒体讲解了如下:在大学毕业后,樊院长带着学习祖国文化的愿望,走进了大漠之中的敦煌莫高窟。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却非常差。她居住在一间肮脏的小房里,吃着盐水,晚上靠点煤油灯度日。在此后的五十多年里,她参加了大量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研究防病保护项目。同时,又把先进的环境保护思想和科学技术方法带到了敦煌保护工作,并促成了敦煌莫高窟环境保护总计划的公布与实施。樊院长也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都注入了对莫高窟的保护与探索之中。她将维护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终生职业。看到樊院长的事迹,学生们被她的敬业精神所震撼,由此更加深入的认识到责任的真实含义,并将之融合在自身的生命中。利用多媒体,增强了孩子对责任社会的认识,培养了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的能力责任心。
(四)、实践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亲情之爱
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可利用实践性的教学开展课程,使学生通过行动感受家长的关爱,以此加强亲子关系,使学生更多地理解和关爱家长,培育学生对家长的孝敬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教学效果。因此,在讲授七年级第一册的《家庭之爱》时,我选择了运用社会实践教学法进行政治教学,让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际感受父母生存的艰辛,从而启迪他们的深厚感情,增强了政治教学效果。具体为:一是激情。并在没有影响学生自尊的情形下,展示了几场农村工作。因为这些学生都是农村学生,所以这些工作环境也刺激了学生们内在的情感体验,并分配实际任务。我对孩子们说:“为了谋生,他们为家庭奉献了这么多。你能帮父母洗脚吗?“学生们齐声回答:“好!“最后介绍了实际效果。课后,我问学生:“谁能公布他的实践过程和收获?“小陈主动举起手说:“在我的努力下,妈妈答应了我洗脚。在洗脚的过程中,我可以看到妈妈一直在有意识的缩回右脚。终于,我看到母亲脚上出现了水泡,并留下了泪水,觉得母亲的日子很轻松!妈妈告诉我要努力学习!“通过实际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家长忙于生活的辛苦,并调动了学生内在的情感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爱。
(五)、关注情感教学环境的设置
老师从他们情感兴趣爱好的高度,根据学生政治课的特性,创设适合于他们思维与情感发展的教育情境。同样,我们也需要激发学生自己的情感因素并将之纳入政治课堂中,即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自己的话语、表现与行为充分地调动他们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教授认为:“老师应当作为儿童的好友,深度到他的兴趣爱好中去,和他一起玩,分担悲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儿童才能向老师敞开心扉。“因此,在教学环境中设置情感引导的方式。例如,在教学中采用了“难报三春阳光“的亲情教育。这个知识点意在引导学生孝顺父母,理解家长,并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在创设这个亲情氛围中,先让儿童复习《游子吟》,引导他们思索为何要孝顺父母,怎样孝顺父母,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总结和讲述基本知识的过程中,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孝心的重要性。如此,课堂气氛更加浓厚,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也达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理论与情感课堂教学环节中,短期的理论政治老师必须以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让他们可以理解老师要表达的内容,进而达到以情唤意的思维一致性与效果,使他们切实掌握政治课的内容,提升老师的课堂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由于中学生正好处在青春期,所以这也是价值观提升的黄金时间。现阶段,初中教师应重视共同创建良好的学校情感文化环境,努力传播正确健康的情感文化信息。通过亲情培养,建立以亲情为中心特色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李友锋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0(21).
[2]李丽婷.如何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探究活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3]于馨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研究。[N].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
[4]林官鸣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的现状与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5]陈莹.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困生学习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6]孙宝贵.初中美术课堂情感教育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7]陈锦洞.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10(15).
[8]沈毅勇.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9]孙丽丽.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情感读本,2015,32:72.
[10]杨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谈[J].情感读本,2015,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