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议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
【作者】 钱 凤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牛膀子小学
【正文】 【摘 要】 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其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将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握语文教学的发展脉络,更好的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此同时,新课程的改革推广,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带着情感进行阅读,使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体会,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状况
由于农村地区物质经济相对贫乏, 所处地理位置普遍较为偏远,所以小学生很难获取丰富的课外书资源,因而阅读量受到了较大限制。在农村地区,计算机普及率也很低,在当今这个网络飞速发展、占领信息世界的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农村小学生对国家与世界的认知。而旅游更是众多农村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其日常游玩活动多局限于当地村镇,很难看到“外面的世界”,故而农村小学生在视野上相对狭窄,亟需拓展。与此同时,部分乡村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填鸭式”教学,多由教师单方面输出知识,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练习以及“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协作的机会较少。
二、注重真实体验
此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为学生创造特定的情境,使其置身其中,引导其亲自去体验、感受,可从以下两个层面来实现。
(一)亲身体验
例如,一年级小学生需背诵的《咏鹅》,教师可利用农村地区多养殖鹅的便利条件,请学生们共同观察鹅在水中的动态,使真实情景与文本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令学生更直观的去理解文章内容与意境,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真“心”体验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面对部分文学作品,教师无力创造真实的物质、时代、地理环境等条件进行教学时,可以设立相应情境、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用心想象与感受。举例来说,在讲授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将自己代入文中角色,令其在心理层面与人物尽量同步,将情感、思维与同理心倾注其中,与人物共同去体验与感悟,从而达到人、文相融的效果,这样可以令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又可以透过他人的人生,积累自己的经验。效果最佳的便是将两种体验相结合,同时需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感悟做到总体的把控,当其出现严重偏差时,要给予恰当的指导与帮助。
三、 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
(一)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时,语文老师首先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设置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并且能够引发学生的想象活动,使他们带着想象和思考去进行阅读。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老师要尽可能地将问题新颖化,并且注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设问,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
(二)拓展思维,充分表达学生的体验。当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时,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慢慢地深入,他们会跨越时空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契合和共鸣,当这种情感的体验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表达的需要。这说明,体验式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这个时候,语文老师要把握住机会,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表达,让他们抒发阅读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体会文章中的或细腻意境、或澎湃意境、或励志意境、或激扬意境,使他们的情感真正地融入到文章中去,并且带动他们思维的迁移,升华他们的情感体验。
(三)构建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体验。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思考与感悟,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有时,在阅读一些文章时,由于文章所处时代和学生所处时代相差甚远,所以学生无法去体会文中的那种情感,在这个时候,语文老师要为学生构建情境,跟学生述说那个时代的背景,使学生融入到当时的环境中去,这样学生才能够身临其境,加深对文章的感悟和思考。
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由于农村地区部分客观条件的限制,更成为对乡村教师的一种考验,因而更需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能力与素养,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与生活代入语文学习中,利用有限的条件, 看到无限的世界,令其在体验式学习中不断进步与成长,以上方法可助其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金勋.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初探皿新课程 [T]
[2] 曾曦.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研究[D]
[3]徐龙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带着情感进行阅读,使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体会,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状况
由于农村地区物质经济相对贫乏, 所处地理位置普遍较为偏远,所以小学生很难获取丰富的课外书资源,因而阅读量受到了较大限制。在农村地区,计算机普及率也很低,在当今这个网络飞速发展、占领信息世界的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农村小学生对国家与世界的认知。而旅游更是众多农村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其日常游玩活动多局限于当地村镇,很难看到“外面的世界”,故而农村小学生在视野上相对狭窄,亟需拓展。与此同时,部分乡村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填鸭式”教学,多由教师单方面输出知识,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练习以及“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协作的机会较少。
二、注重真实体验
此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为学生创造特定的情境,使其置身其中,引导其亲自去体验、感受,可从以下两个层面来实现。
(一)亲身体验
例如,一年级小学生需背诵的《咏鹅》,教师可利用农村地区多养殖鹅的便利条件,请学生们共同观察鹅在水中的动态,使真实情景与文本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令学生更直观的去理解文章内容与意境,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真“心”体验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面对部分文学作品,教师无力创造真实的物质、时代、地理环境等条件进行教学时,可以设立相应情境、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用心想象与感受。举例来说,在讲授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将自己代入文中角色,令其在心理层面与人物尽量同步,将情感、思维与同理心倾注其中,与人物共同去体验与感悟,从而达到人、文相融的效果,这样可以令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又可以透过他人的人生,积累自己的经验。效果最佳的便是将两种体验相结合,同时需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感悟做到总体的把控,当其出现严重偏差时,要给予恰当的指导与帮助。
三、 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
(一)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时,语文老师首先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设置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并且能够引发学生的想象活动,使他们带着想象和思考去进行阅读。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老师要尽可能地将问题新颖化,并且注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设问,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
(二)拓展思维,充分表达学生的体验。当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时,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慢慢地深入,他们会跨越时空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契合和共鸣,当这种情感的体验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表达的需要。这说明,体验式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这个时候,语文老师要把握住机会,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表达,让他们抒发阅读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体会文章中的或细腻意境、或澎湃意境、或励志意境、或激扬意境,使他们的情感真正地融入到文章中去,并且带动他们思维的迁移,升华他们的情感体验。
(三)构建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体验。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思考与感悟,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有时,在阅读一些文章时,由于文章所处时代和学生所处时代相差甚远,所以学生无法去体会文中的那种情感,在这个时候,语文老师要为学生构建情境,跟学生述说那个时代的背景,使学生融入到当时的环境中去,这样学生才能够身临其境,加深对文章的感悟和思考。
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由于农村地区部分客观条件的限制,更成为对乡村教师的一种考验,因而更需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能力与素养,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与生活代入语文学习中,利用有限的条件, 看到无限的世界,令其在体验式学习中不断进步与成长,以上方法可助其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金勋.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初探皿新课程 [T]
[2] 曾曦.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研究[D]
[3]徐龙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