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作者】 郑丹丹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
【正文】 【摘 要】 随着21世纪大数据与科技的进步,高校学生成了新媒体的先锋使用者,但由于高校学生对于新媒体中所存在的弊端和优势分辨能力较差,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通过合理的引导和教育来为高校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保驾护航,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每一位高校学生的心里。
【关键词】 新媒体;创新;教育;思想
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们容易受到大数据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在落实思想教育方针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有了对于新媒体的自我认知,传统教育方式下去面对学生们的思想心理显然效果不会太好。所以我们应该要让学生们在大数据环境下不会迷失自我,能够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来完善提升自己,从而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觉悟,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对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施方案
1.1教育工作的创新
由于新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非常迅速,思想教育工作者身为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引领者应该身先士卒,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潜移默化地将大数据工作理念转移到思想教育工作上来,实现对大数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结合传统的思想教育理念,对新时代学生们的思想进行深入了解,形成符合时代背景的教育方式,并融入定量分析的原理、方法,从而形成一种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但又不是枯燥,死板,老套的教育模式。
1.2重视并建立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预警机制
大数据的核心功能是预测,通过分析大学生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系列数据,及时做出预警处理,将即将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影响和结果及时从根源处进行矫正,例如,定期进行网上调查问卷,让同学们自由发表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集合在一起,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存在哪些问题,避免大学生会在新媒体的一些不良信息影响下形成思想政治的道路偏离,从而形成不良后果。
1.3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响力
现如今,各大高校是以00后作为主体,作为21世纪新生代的他们,拥有相较于90后,95后甚至老一辈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加成熟的对于新媒体时代下的独特见解,他们会更加偏向于在大数据环境下接受的思想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和贴近时代要求的话语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例如比较热火的“牛X”“干就完事了”“奥里给”等话语,既富含幽默风趣又能通俗易懂,更能利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此外,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微博、微信,QQ,抖音等大数据平台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引导,例如可以通过拍摄相关视频,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为基础融入时代潮流因素,从而提高同学们对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兴趣。
1.4完善好教育结构内部系统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高校都有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设立自己的网络站点来传播高校的信息,像官方抖音号、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等,各大高校应该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实时直播或者发布视频的方式,将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理念和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通过趣味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此外,在新媒体条件下可以将相关课程以拍摄网课的形式传输给学生,并且可以开设相关娱乐的教育视频,改变学生对于思想教育的刻板印象,从而更加贴近学生的教育需求。
二、如何落实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教育工作
2.1选配辅导员进行详细的信息收纳和反馈
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身为贴近学生最近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于对学生的各项思想动态的收纳收集,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取向,合理运用新媒体优势条件下与学生拉近距离。比如学生会喜欢唱歌或者玩游戏,辅导员可以试着参与其中。对于男生而言,可能一把游戏就可以让老师转变为朋友,放下心理的隔阂;而女生可能更喜欢衣服,好看的美甲,试着以此为切入点,学生可能就和老师处成好姐妹。而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就能更好地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因此对于辅导员的选配应该更注重时代的差异性。
2.2对学科老师的教育进行改革
各学科老师作为学生的知识教育直接传输者,应该更加注重知识传授的对口性,每一位知识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采取的是直接,刚硬的传输方式,会很容易让学生降低对课堂的兴趣,降低知识的传输效率,因此学科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不影响正常课堂的条件下运用新媒体环境条件下热门的方式进行兴趣——引导——传授的模式进行教育。例如,在思想政治课上,老师可以谈谈最近在网上比较热门事件的看法,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在电脑编程课上,可以加入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所存在的热门游戏,提问里面所存在的程序问题和原理。在不同的学科课上老师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直接传输死知识,而是应该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方式进行教学。
2.3学校定期开展大型的新媒体建设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在新媒体环境下定期开展热门活动,如短视频拍摄比赛,电子竞技比赛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新媒体对相关比赛进行渲染,融入其中的时代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切实感受到学校环境的时代变换,一方面可以以现代人的生活释压方式去释放大学生的心理,缓解大学生的紧张状态。另一方面将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活节奏带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为大学生的心理保驾护航,减少意外的发生。
三、结语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新媒体的到来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就需要对其教育方式有所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让教育工作者成为新时代领跑者的助跑者,只有不断地修正领跑者的步伐,才能让他们的前进方向趋于正轨,思想教育工作者通过迎合高校学生思想,改变教育方式,完善教育系统,这样才能为思想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刘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2015:52.
[2]孟琳琦.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2017:59-60.
[3]张轶慧.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20:85-88.
【关键词】 新媒体;创新;教育;思想
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们容易受到大数据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在落实思想教育方针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有了对于新媒体的自我认知,传统教育方式下去面对学生们的思想心理显然效果不会太好。所以我们应该要让学生们在大数据环境下不会迷失自我,能够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来完善提升自己,从而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觉悟,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对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施方案
1.1教育工作的创新
由于新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非常迅速,思想教育工作者身为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引领者应该身先士卒,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潜移默化地将大数据工作理念转移到思想教育工作上来,实现对大数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结合传统的思想教育理念,对新时代学生们的思想进行深入了解,形成符合时代背景的教育方式,并融入定量分析的原理、方法,从而形成一种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但又不是枯燥,死板,老套的教育模式。
1.2重视并建立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预警机制
大数据的核心功能是预测,通过分析大学生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系列数据,及时做出预警处理,将即将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影响和结果及时从根源处进行矫正,例如,定期进行网上调查问卷,让同学们自由发表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集合在一起,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存在哪些问题,避免大学生会在新媒体的一些不良信息影响下形成思想政治的道路偏离,从而形成不良后果。
1.3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响力
现如今,各大高校是以00后作为主体,作为21世纪新生代的他们,拥有相较于90后,95后甚至老一辈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加成熟的对于新媒体时代下的独特见解,他们会更加偏向于在大数据环境下接受的思想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和贴近时代要求的话语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例如比较热火的“牛X”“干就完事了”“奥里给”等话语,既富含幽默风趣又能通俗易懂,更能利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此外,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微博、微信,QQ,抖音等大数据平台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引导,例如可以通过拍摄相关视频,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为基础融入时代潮流因素,从而提高同学们对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兴趣。
1.4完善好教育结构内部系统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高校都有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设立自己的网络站点来传播高校的信息,像官方抖音号、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等,各大高校应该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实时直播或者发布视频的方式,将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理念和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通过趣味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此外,在新媒体条件下可以将相关课程以拍摄网课的形式传输给学生,并且可以开设相关娱乐的教育视频,改变学生对于思想教育的刻板印象,从而更加贴近学生的教育需求。
二、如何落实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教育工作
2.1选配辅导员进行详细的信息收纳和反馈
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身为贴近学生最近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于对学生的各项思想动态的收纳收集,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取向,合理运用新媒体优势条件下与学生拉近距离。比如学生会喜欢唱歌或者玩游戏,辅导员可以试着参与其中。对于男生而言,可能一把游戏就可以让老师转变为朋友,放下心理的隔阂;而女生可能更喜欢衣服,好看的美甲,试着以此为切入点,学生可能就和老师处成好姐妹。而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就能更好地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因此对于辅导员的选配应该更注重时代的差异性。
2.2对学科老师的教育进行改革
各学科老师作为学生的知识教育直接传输者,应该更加注重知识传授的对口性,每一位知识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采取的是直接,刚硬的传输方式,会很容易让学生降低对课堂的兴趣,降低知识的传输效率,因此学科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不影响正常课堂的条件下运用新媒体环境条件下热门的方式进行兴趣——引导——传授的模式进行教育。例如,在思想政治课上,老师可以谈谈最近在网上比较热门事件的看法,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在电脑编程课上,可以加入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所存在的热门游戏,提问里面所存在的程序问题和原理。在不同的学科课上老师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直接传输死知识,而是应该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方式进行教学。
2.3学校定期开展大型的新媒体建设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在新媒体环境下定期开展热门活动,如短视频拍摄比赛,电子竞技比赛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新媒体对相关比赛进行渲染,融入其中的时代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切实感受到学校环境的时代变换,一方面可以以现代人的生活释压方式去释放大学生的心理,缓解大学生的紧张状态。另一方面将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活节奏带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为大学生的心理保驾护航,减少意外的发生。
三、结语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新媒体的到来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就需要对其教育方式有所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让教育工作者成为新时代领跑者的助跑者,只有不断地修正领跑者的步伐,才能让他们的前进方向趋于正轨,思想教育工作者通过迎合高校学生思想,改变教育方式,完善教育系统,这样才能为思想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刘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2015:52.
[2]孟琳琦.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2017:59-60.
[3]张轶慧.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20: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