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背景下初探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者】 张桂萍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大坝教育集团
【正文】 【摘 要】 “双减”是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文又是语文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写作方法,积累大量写作素材,促进语文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写作教学,逐渐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素材、引导学生规划写作思路、引导学生立足生活描写真实现象等有教学手段,有助于更新教学立意,沉淀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进而彰显初中语文课堂的时代性,又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关键词】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写作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面对的难题,一方面,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出示的一系列主题具有较大的重复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很难从中抓到亮点和新鲜感进行创新性写作;另一方面,教师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过于注重教授学生新鲜词汇和较为精巧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细节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写作框架,学生在进行文章的谋篇布局时依然感到十分吃力。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扎实其写作基本功。
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最害怕的就是无内容可写,教师与学生若希望在文章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言之有物,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则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能更加灵活地将这些素材用于充实丰富作文内容。因此,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生活,采取写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或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以备在未来的写作过程中依据题目广泛应用生活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指导学生为自己制定每周和每月的读书计划,并在读书的过程中完成读书笔记,积累优秀书籍中的好词佳句,将自身感悟也简单地记录下来。第三,课内1+N类文阅读,重视范文的示例作用。
例如,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是用截取法写父亲的,来表达父子情深的。我们学了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读同样是写父亲的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胡适的《我的母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比较不同的作家笔下亲人的不同形象。也可以让学生读姜孟之写的《一双手》,让学生领会如何用截取法写人物。采用课内1+N类文阅读,重视范文的示例作用,既让学生积累了素材,也让学生领略了名家风采,学会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引导学生规划思路,构建作文框架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有待提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一般初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作文字数太多,自己无法较好的把握文章整体的结构和思路,完成一篇文章后自己都会觉得叙述模糊不清,文章结构不明确。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随意性较高,学生想到何处便写到何处,没有形成完整的结构的思路。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写作教学课堂上着意引导学生规划思路、构建作文框架,让学生在作文框架内有条理地进行内容的补充,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完善其写作技巧。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以“友情”为话题的作文写作时,为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作文框架,形成作文思路,提升作文的清晰度和条理性,可以采用围绕话题自主提问的方式。教师结合“友情”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好的朋友是谁?她具有怎样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你与他经历过怎样的事件才成为好朋友?你觉得这段友情为你带来了怎样的体验?”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便可逐步明晰作文框架,可以这样设计写作思路:1.写出生活中最好的朋友并对他进行简要描述;2.写一件你们之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3.升华主旨,写自己在友情中的体会和感悟。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便能有效掌握规划文章思路的写作技巧。
三、引导学生立足生活,描写真实现象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内容往往才是最打动人的内容。语文教师应当教导学生摒弃掉作文中的一系列排比句、修饰成分和华丽的辞藻,将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自身对某一生活现象的真实感受融入写作过程之中,才能显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打动读者。
例如我们学习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我就利用双休日,设计好出游路线,组织学生徒步游走了横跨在汉江上的三座桥:为了丹江大坝加高工程服务而建的施工大桥、2017年修建的丹江口汉江大桥以及2019年建好的彩虹桥,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三座桥的外形结构、所用材料,分析它们的用途与功能,有的学生很下功夫,还查了它们的修建背景,以此了解了丹江口的城市变迁,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荣誉感。这些活动后,学生们以“桥”为话题,有的写的是说明文,有的写的是记叙文,还有个别学生写了议论文,但不论是哪种文体,学生们写的都很真实,篇幅普遍长,质量普遍都有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教导学生立足现实生活和生活的现实,学会用质朴的语言寄予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实际出发,引领其将生活真实现象融入进写作过程之中;并通过教授学生写作技巧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佩英.初中语文写作的生活化教学及实现路径论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82.
[2]袁琼.如何拓展农村孩子的写作空间[J].新课程学习,2010(09):37-39.
【关键词】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写作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面对的难题,一方面,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出示的一系列主题具有较大的重复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很难从中抓到亮点和新鲜感进行创新性写作;另一方面,教师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过于注重教授学生新鲜词汇和较为精巧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细节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写作框架,学生在进行文章的谋篇布局时依然感到十分吃力。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扎实其写作基本功。
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最害怕的就是无内容可写,教师与学生若希望在文章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言之有物,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则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能更加灵活地将这些素材用于充实丰富作文内容。因此,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生活,采取写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或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以备在未来的写作过程中依据题目广泛应用生活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指导学生为自己制定每周和每月的读书计划,并在读书的过程中完成读书笔记,积累优秀书籍中的好词佳句,将自身感悟也简单地记录下来。第三,课内1+N类文阅读,重视范文的示例作用。
例如,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是用截取法写父亲的,来表达父子情深的。我们学了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读同样是写父亲的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胡适的《我的母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比较不同的作家笔下亲人的不同形象。也可以让学生读姜孟之写的《一双手》,让学生领会如何用截取法写人物。采用课内1+N类文阅读,重视范文的示例作用,既让学生积累了素材,也让学生领略了名家风采,学会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引导学生规划思路,构建作文框架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有待提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一般初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作文字数太多,自己无法较好的把握文章整体的结构和思路,完成一篇文章后自己都会觉得叙述模糊不清,文章结构不明确。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随意性较高,学生想到何处便写到何处,没有形成完整的结构的思路。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写作教学课堂上着意引导学生规划思路、构建作文框架,让学生在作文框架内有条理地进行内容的补充,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完善其写作技巧。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以“友情”为话题的作文写作时,为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作文框架,形成作文思路,提升作文的清晰度和条理性,可以采用围绕话题自主提问的方式。教师结合“友情”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好的朋友是谁?她具有怎样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你与他经历过怎样的事件才成为好朋友?你觉得这段友情为你带来了怎样的体验?”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便可逐步明晰作文框架,可以这样设计写作思路:1.写出生活中最好的朋友并对他进行简要描述;2.写一件你们之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3.升华主旨,写自己在友情中的体会和感悟。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便能有效掌握规划文章思路的写作技巧。
三、引导学生立足生活,描写真实现象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内容往往才是最打动人的内容。语文教师应当教导学生摒弃掉作文中的一系列排比句、修饰成分和华丽的辞藻,将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自身对某一生活现象的真实感受融入写作过程之中,才能显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打动读者。
例如我们学习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我就利用双休日,设计好出游路线,组织学生徒步游走了横跨在汉江上的三座桥:为了丹江大坝加高工程服务而建的施工大桥、2017年修建的丹江口汉江大桥以及2019年建好的彩虹桥,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三座桥的外形结构、所用材料,分析它们的用途与功能,有的学生很下功夫,还查了它们的修建背景,以此了解了丹江口的城市变迁,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荣誉感。这些活动后,学生们以“桥”为话题,有的写的是说明文,有的写的是记叙文,还有个别学生写了议论文,但不论是哪种文体,学生们写的都很真实,篇幅普遍长,质量普遍都有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教导学生立足现实生活和生活的现实,学会用质朴的语言寄予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实际出发,引领其将生活真实现象融入进写作过程之中;并通过教授学生写作技巧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佩英.初中语文写作的生活化教学及实现路径论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82.
[2]袁琼.如何拓展农村孩子的写作空间[J].新课程学习,2010(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