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尝试
【作者】 王兴玉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中学城关学校
【正文】 【摘 要】 历史教学,必须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把育人放在首位,坚定不移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使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关键词】 历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历史感;自豪感
中学历史教学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向学生传递历史基础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奋发进取的合格人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要求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共产党的真挚感情,学习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
历史学科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人不可忽视的一门基础学科。从历史教学的性质、任务来看,虽从教学入手,但首先必须从育人着眼。因此,历史学家白寿彝同志把历史教育的目的任务归纳为三项:一是讲做人的道理;二是讲历史兴衰治乱之敌;三是讲历史的前途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时代感和民族自豪感。如果忽视了历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仅仅死读书,读死书,迟早要受到历史的惩罚。如何发挥历史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近几年来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研,综合各类教改信息,现归纳如下:
一、发挥历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这里所说的“素质”,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境界,文化修养和工作能力。这三个方面都与中学历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历史课教学,用鲜活、生活的历史知识来教育,陶冶学生是历史教学的项重要任务。
首先通过历史素材中历史人物的讲授,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历史知识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结合历史人物生平活动来讲伦理道德,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再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这些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优秀品质,在历史教材中闪闪发光。充分挖掘这些素材的内涵,启发、教育、感染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其次,通过讲授历史教材中的优秀文遗产,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激励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它维系着华厦炎黄子孙的团结和统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有关优秀遗产的内容,历史教科书中比比皆是:“北京人”的古老,青铜器的精美,兵马俑的雄姿,古老的陶瓷和丝绸技术,让西方震惊的“四大发明”,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等,都是我们民族源远流长,充满智慧勤劳的结晶。再如张骞通西域,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更是中外关系史上的壮举。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马王堆玉帛,随县的编钟,云冈石窟,敦煌飞天,堪称世界之最。《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是世界史学之史观。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直至今天还为世界人民叹为观止。面对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课堂上通过讲述与对比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科技文化更加灿烂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再次,通过历史事件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开拓进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衰败、生生不息的巨大推动力。这种精神在我国古代史有很多,在近现代史上表现得更为炽烈,如林则徐的“师夷”,洪仁轩的“新篇”,康有为的“上书”,孙中山的“斗争”和毛泽东“探索”,无不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国家命运,改变落后面貌勇于开拓未来的英雄业迹。世界史更是如此。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开始摆脱落后状态;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挣脱危机。如果没有开拓进取,社会就会停止不前,国家就会落后,民族就会衰败。一部分活生生的中国近代史实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历史教学用史实向学生讲透这个道理,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变革,开拓未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二、发挥历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历史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努力推进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竞争性。历史教科书中,许多历史事件的发展,固然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但也体现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竞争的必然结果。
2000多年前,庄周在《庄子·齐物论》中曾提到:“有竞有争”。可见竞争意识自古有之,历史教科书中的典型事例屡见不鲜。如魏以来的士族门阀阶层在社会上地位特殊,世代公卿,养尊处优,涂脂抹粉,生活腐化,成为一群极端腐配的社会寄生虫,完全丧失了社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决定其必然走向衰落,至南朝后期为勤奋上进的庶族地主所取代,到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使士族门阀制度被扫荡。从士族的兴衰史可以证明,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是历史的必然。讲清这些史实,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竞争,要勇于竞争,学会竞争,即优化自我,不断进取。只有这样,才会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竞争的胜负取决于人的能力,水平的优劣,那么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胜负则是取决于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如17世纪以后,中国逐步失去了现代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18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开始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在100年间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而同时期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强化,清朝的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失去向外国学习和交流的条件;“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窒息了科技发展。总之,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1840年后的100多年间,中国连续遭到西方的侵略和凌辱,国力日衰,在中西方两种文明的竞争中惨败。
竞争是无情的,教训是惨痛的。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告诉学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努力学习,优化自我,走科技兴国之路,壮我国威。当然在教学中激励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要实事求是地看到我们的不足与差距,明确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增强竞争意识,发展我们的现代化事业。
三、发挥历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古往今来,历史一向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赫尔马特强调历史学科是陶冶学生思想品性的重要手段。历史教材的思想性很强,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最重要的阵地。其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古代到近现代,从人物行为到历史事件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善于运用这些教材和史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可以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历史课教学中思想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教材中涉及到的儒家思想是非常注重“立志”的,强调人生要有远大理想和宏伟的抱负,主张刻苦磨砺,逆境成才。孟子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宋代词人苏轼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等,都在教育青年人不仅要树立远大理想,而且在学习上还要具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再如明朝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穷毕生精力,参阅历代医药书籍800余种,实地考察,走访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历尽千辛万苦,虚心向药农等请教,经过27个春秋的努力,先后三易其稿,终于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样的内容,教材中比比皆是,对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中国近代史上林祥谦、施洋的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中国现代史上的“上甘岭”精神,“王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在对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历史教学,必须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之中,把育人放在首位,坚定不移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使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关键词】 历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历史感;自豪感
中学历史教学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向学生传递历史基础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奋发进取的合格人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要求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共产党的真挚感情,学习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
历史学科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人不可忽视的一门基础学科。从历史教学的性质、任务来看,虽从教学入手,但首先必须从育人着眼。因此,历史学家白寿彝同志把历史教育的目的任务归纳为三项:一是讲做人的道理;二是讲历史兴衰治乱之敌;三是讲历史的前途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时代感和民族自豪感。如果忽视了历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仅仅死读书,读死书,迟早要受到历史的惩罚。如何发挥历史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近几年来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研,综合各类教改信息,现归纳如下:
一、发挥历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这里所说的“素质”,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境界,文化修养和工作能力。这三个方面都与中学历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历史课教学,用鲜活、生活的历史知识来教育,陶冶学生是历史教学的项重要任务。
首先通过历史素材中历史人物的讲授,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历史知识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结合历史人物生平活动来讲伦理道德,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再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这些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优秀品质,在历史教材中闪闪发光。充分挖掘这些素材的内涵,启发、教育、感染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其次,通过讲授历史教材中的优秀文遗产,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激励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它维系着华厦炎黄子孙的团结和统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有关优秀遗产的内容,历史教科书中比比皆是:“北京人”的古老,青铜器的精美,兵马俑的雄姿,古老的陶瓷和丝绸技术,让西方震惊的“四大发明”,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等,都是我们民族源远流长,充满智慧勤劳的结晶。再如张骞通西域,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更是中外关系史上的壮举。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马王堆玉帛,随县的编钟,云冈石窟,敦煌飞天,堪称世界之最。《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是世界史学之史观。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直至今天还为世界人民叹为观止。面对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课堂上通过讲述与对比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科技文化更加灿烂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再次,通过历史事件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开拓进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衰败、生生不息的巨大推动力。这种精神在我国古代史有很多,在近现代史上表现得更为炽烈,如林则徐的“师夷”,洪仁轩的“新篇”,康有为的“上书”,孙中山的“斗争”和毛泽东“探索”,无不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国家命运,改变落后面貌勇于开拓未来的英雄业迹。世界史更是如此。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开始摆脱落后状态;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挣脱危机。如果没有开拓进取,社会就会停止不前,国家就会落后,民族就会衰败。一部分活生生的中国近代史实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历史教学用史实向学生讲透这个道理,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变革,开拓未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二、发挥历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历史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努力推进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竞争性。历史教科书中,许多历史事件的发展,固然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但也体现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竞争的必然结果。
2000多年前,庄周在《庄子·齐物论》中曾提到:“有竞有争”。可见竞争意识自古有之,历史教科书中的典型事例屡见不鲜。如魏以来的士族门阀阶层在社会上地位特殊,世代公卿,养尊处优,涂脂抹粉,生活腐化,成为一群极端腐配的社会寄生虫,完全丧失了社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决定其必然走向衰落,至南朝后期为勤奋上进的庶族地主所取代,到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使士族门阀制度被扫荡。从士族的兴衰史可以证明,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是历史的必然。讲清这些史实,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竞争,要勇于竞争,学会竞争,即优化自我,不断进取。只有这样,才会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竞争的胜负取决于人的能力,水平的优劣,那么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胜负则是取决于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如17世纪以后,中国逐步失去了现代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18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开始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在100年间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而同时期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强化,清朝的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失去向外国学习和交流的条件;“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窒息了科技发展。总之,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1840年后的100多年间,中国连续遭到西方的侵略和凌辱,国力日衰,在中西方两种文明的竞争中惨败。
竞争是无情的,教训是惨痛的。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告诉学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努力学习,优化自我,走科技兴国之路,壮我国威。当然在教学中激励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要实事求是地看到我们的不足与差距,明确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增强竞争意识,发展我们的现代化事业。
三、发挥历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古往今来,历史一向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赫尔马特强调历史学科是陶冶学生思想品性的重要手段。历史教材的思想性很强,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最重要的阵地。其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古代到近现代,从人物行为到历史事件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善于运用这些教材和史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可以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历史课教学中思想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教材中涉及到的儒家思想是非常注重“立志”的,强调人生要有远大理想和宏伟的抱负,主张刻苦磨砺,逆境成才。孟子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宋代词人苏轼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等,都在教育青年人不仅要树立远大理想,而且在学习上还要具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再如明朝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穷毕生精力,参阅历代医药书籍800余种,实地考察,走访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历尽千辛万苦,虚心向药农等请教,经过27个春秋的努力,先后三易其稿,终于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样的内容,教材中比比皆是,对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中国近代史上林祥谦、施洋的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中国现代史上的“上甘岭”精神,“王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在对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历史教学,必须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之中,把育人放在首位,坚定不移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使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