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强化前置性学习的培养 提升学生建构水平

【作者】 黄 彬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小学



【正文】  【摘 要】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将知识进行简单的传递,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很多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会产生困难,失去学习兴趣。在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时,将实践能力与前置性学习单配合使用,可以拉近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宽度和深度,激发学生建构意识,提升学生建构水平。
  【关键词】 实践能力;前置性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一、提高参与广度,激发学生建构的意识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除了教学内容本身的趣味性,还源于学生获取知识时的成功体验,要激发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意识,就必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一节课为例,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教学片段:课始设计一个比赛活动,三个地点构成一个三角形,选取路线,看谁先到某个目的地。其次,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可以在操场上划定一个三角形,让学生亲自去走一走,顺着三角形的三条边走,看一下3边有什么关系或者用尺子量一量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短,探究三边的关系。再用小棒围三角形进行验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交流、抽象概括。当学生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后,教师这时再出示书上的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索实践过程中发现或再创造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都小于第三边。规律出来后,加以练习,例如判断哪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这里可以包括一些基本的几种情况都能涉及到的:10cm、5cm、8cm;5cm、5cm、5cm;3cm、3cm、6cm;1cm、3cm、6cm;20cm、3m、18m等,开放习题xcm、3cm、8cm,讨论出x的范围。总之,教师要舍得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参与知识建构的全过程。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基本理念”就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这里前置性学习中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帮助,使学生对实践能力策略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对策略具备了初步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实践能力策略分析数、解决实际问题,积累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同时也消除了他们在以往自主学习时的紧张和恐慌,为后续的交流做好了铺垫。在课堂教学环节,学有困难的学生就能和其他同学一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在课堂中更加自信;那些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可以将更完整、更具体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不难看出,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积极的情感,学生就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长此以往,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烈。
  二、拓展探究宽度,培养学生建构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就必须设计易于学生探究的活动内容,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比较的机会。如在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中,让孩子随意用各种材料如小棒、牙签等进、剪一剪、比一比等操作活动,来体验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打三边,任意两条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特征,让孩子参与活动中有了真实体验,并在操作理解中掌握了数学知识。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探究兴趣,从中积累和发展数学经验。在操作、观察、交流中,掌握三边关系。汇报操作结果后,分三次进行交流:第一次,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1、当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2、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这三条线段也不能围成三角形);第二次,学生知道了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那什么时候能围成呢?是不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再次操作;第三次,得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打三边,任意两条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特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会”不如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在数学学习中,给学生自学的机会,鼓励学生在积极探索中不断实践、反思,进而实现再创造,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关注思维深度,提高学生建构的水平
  当“生本课堂”“导学课堂”等教学模式先后进入我们的视野,学生的“学”已不再是浮于表面的、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自发的、历经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和研究,这样的学习就有深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中,学生能获得大量数量、图形及空间的核心经验,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经验进行对比和联系,学生的建构水平就能有所提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原先的认知结构中提炼相应知识,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比较,在思考中实现再创造,从而提高学生建构的水平。例如,“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一节课,在通过前置性学习,并进行了尝试性练习过后,学生产生了很多疑问。这些疑问是学生学习后存在的困惑,也正是学生思维的生长点。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并让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通过本节课的前置性学习,我了解到学生的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任意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②、什么样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③、三角形的三条边有怎的关系呢?④、所有三角形都有“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性质吗?实践表明,实践能力的运用更大程度上关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注重了全体学生的知识基础,激发了学生构建知识的兴趣。实践能力的运用也拓展了学生探究的宽度,培养了学生建构的能力。实践能力的运用还关注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提高了学生建构的水平。我们看到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不断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最终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也就是说,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生探究思考与问题有关的活动,把学习的主要任务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亲自参与的各种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总之,教师要舍得放手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的操作活动过程中主动地去建构知识、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参与知识建构的全过程。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有认知冲突的呈现,有思维的交锋,有达成一致的接纳与认同,这样的学习过程相信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