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朗读是小学语文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
【作者】 吉瓦伍加莫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逸夫小学校
【正文】 从教多年,我一直关注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升。平时与同事交流过,也扪心自问过,发现,语文教学质量难提升的原因主要是阅读不够,而阅读的基础我认为是朗读。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抓朗读,为了应试,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刷题上。殊不知,不会读怎么理解,不理解又怎么能做题呢。虽然,学校都有早读,有的班级教师会认真组织学生读课文、背课文,而有的教师却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作为小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他们没有养成自学的习惯,不知在早读要如何读书,教师不管,只是在维持秩序,这样做既浪费了宝贵的早读时间,又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有的教师把早自习用在了背《科学》和《道德与法治》上。为此,我带头开展关于朗读教学的研究。下面,我就结合课题研究,谈谈朗读对语文教学所起的作用。
一、朗读对识字教学的帮助
小朋友对文字的认识,首先是从读开始。读在前写在后,会读了才会写,才能记住。由此可见读对识字的作用有多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是识字教学的重点阶段,如果此时的学生识字量不够,在后面的中高段学习语文,困难会很大。孩子们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通过句子的反复诵读,理解字词的含义,加深字词的印象,从而记住它们。朗读能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好普通话,还能在抑扬顿挫中,领会字词的意思,感受语言的魅力,达到牢记的效果。
我在关于朗读的课题研究中,发现,经过朗读训练后的学生,识字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在很多时候强调学生记住生字词,往往注重写,认为到用时还是要靠写。我认为这个误区很大。只注重写不注重读,效果不是很好。要让学生读,多读,到句子中和文章中读,了解字词的意思,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书写,效果会更好,不仅理解了,形成长时的记忆,还学会了运用。
二、朗读能提高阅读水平
爱朗读的孩子爱阅读。不论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求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朗读是重要的途径。朗读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孩子们可以有多种形式的阅读,时而书声琅琅,时而默默翻阅。
朗读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的教师在抱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行,找不到原因,总是认为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汉语的表达有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小学生不会用汉语表达。认真分析会发现,是学生读得不够,而且没有正确的指导学生朗读。在课标中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是: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学生的语言表达也就不成问题。扪心自问,我们成人没有朗读的习惯,即便能阅读,但是在表达时依然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甚至出现语不达意的情况。只要多读多练,语言的表达也就解决了。在少数民族地区,朗读能让学生很快融入汉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增强理解,营造氛围。
在调查中,看到有的教师没有利用好早读,他们让学生背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对于朗读的重要性很多教师是知道的,也知道认真指导朗读会起作用,但是与考试无关,嘴上说重视,实际不然。“磨刀不误砍柴工”,朗读就是磨刀。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习惯而努力。这样才对得起我们这份职业,才对得起孩子的成长。
三、朗读对习作的帮助
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时候,能充分感受到课文中的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很有帮助,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在低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中段逐渐培养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到了高段重点培养学生书写文章的能力,这个过程不仅要写,还要读,最终才能实现写得一手好文章的目标。
有的教师抱怨学生不会写文章,我就问他们,孩子们爱读书吗?他们的回答是:要爱读书就不会出现没东西写的事情了。这说明,老师还是认识到读的重要性。我又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帮助学生读书的?他们有的回答:会进行一些指导,有的却说给他们时间自己读呀。这时,我想说,不仅要给孩子时间读,还要经常进行指导,并且搭建平台,给孩子展示的机会。比如:组建少先队红领巾广播站,举办朗诵比赛,联合其他部门开展读书日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热爱朗读,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们养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
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告诉我,读书读少了,文章就不会写。在师范学校读学的时候,我们泸水的孩子不会或怕写文章的较多,而兰坪的孩子多数都会写。与他们相处后发现,兰坪的同学在小学就已经读了很多的书,有名著,比如《红楼梦》、《西游记》,还有家中的杂志和连环画。而我们泸水这边的同学,由于文化底蕴比较薄,家中没有几本图书,家长也不重视,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朗读就更不要谈了。以至于写文章时不仅怕还写不好。
如今的课标也要求小学生要多阅读,其阅读量是145万字。1-2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书读百遍,才能其义自见。
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要注重朗读,要指导学生朗读,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朗读对识字教学的帮助
小朋友对文字的认识,首先是从读开始。读在前写在后,会读了才会写,才能记住。由此可见读对识字的作用有多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是识字教学的重点阶段,如果此时的学生识字量不够,在后面的中高段学习语文,困难会很大。孩子们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通过句子的反复诵读,理解字词的含义,加深字词的印象,从而记住它们。朗读能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好普通话,还能在抑扬顿挫中,领会字词的意思,感受语言的魅力,达到牢记的效果。
我在关于朗读的课题研究中,发现,经过朗读训练后的学生,识字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在很多时候强调学生记住生字词,往往注重写,认为到用时还是要靠写。我认为这个误区很大。只注重写不注重读,效果不是很好。要让学生读,多读,到句子中和文章中读,了解字词的意思,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书写,效果会更好,不仅理解了,形成长时的记忆,还学会了运用。
二、朗读能提高阅读水平
爱朗读的孩子爱阅读。不论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求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朗读是重要的途径。朗读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孩子们可以有多种形式的阅读,时而书声琅琅,时而默默翻阅。
朗读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的教师在抱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行,找不到原因,总是认为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汉语的表达有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小学生不会用汉语表达。认真分析会发现,是学生读得不够,而且没有正确的指导学生朗读。在课标中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是: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学生的语言表达也就不成问题。扪心自问,我们成人没有朗读的习惯,即便能阅读,但是在表达时依然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甚至出现语不达意的情况。只要多读多练,语言的表达也就解决了。在少数民族地区,朗读能让学生很快融入汉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增强理解,营造氛围。
在调查中,看到有的教师没有利用好早读,他们让学生背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对于朗读的重要性很多教师是知道的,也知道认真指导朗读会起作用,但是与考试无关,嘴上说重视,实际不然。“磨刀不误砍柴工”,朗读就是磨刀。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习惯而努力。这样才对得起我们这份职业,才对得起孩子的成长。
三、朗读对习作的帮助
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时候,能充分感受到课文中的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很有帮助,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在低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中段逐渐培养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到了高段重点培养学生书写文章的能力,这个过程不仅要写,还要读,最终才能实现写得一手好文章的目标。
有的教师抱怨学生不会写文章,我就问他们,孩子们爱读书吗?他们的回答是:要爱读书就不会出现没东西写的事情了。这说明,老师还是认识到读的重要性。我又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帮助学生读书的?他们有的回答:会进行一些指导,有的却说给他们时间自己读呀。这时,我想说,不仅要给孩子时间读,还要经常进行指导,并且搭建平台,给孩子展示的机会。比如:组建少先队红领巾广播站,举办朗诵比赛,联合其他部门开展读书日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热爱朗读,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们养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
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告诉我,读书读少了,文章就不会写。在师范学校读学的时候,我们泸水的孩子不会或怕写文章的较多,而兰坪的孩子多数都会写。与他们相处后发现,兰坪的同学在小学就已经读了很多的书,有名著,比如《红楼梦》、《西游记》,还有家中的杂志和连环画。而我们泸水这边的同学,由于文化底蕴比较薄,家中没有几本图书,家长也不重视,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朗读就更不要谈了。以至于写文章时不仅怕还写不好。
如今的课标也要求小学生要多阅读,其阅读量是145万字。1-2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书读百遍,才能其义自见。
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要注重朗读,要指导学生朗读,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