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魏 琼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第五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在优化作业设计、降低作业数量的同时,努力提高作业质量,力争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秉持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理念,减少传统的书面模式作业,增加用生活实践型、阅读欣赏型等创新型作业,以此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双减: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也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重要使命。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作业设计的主要方向不再是以量多为主,而应该是简且精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应该是高效的,不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随着作业量的减少而降低,应该是学生随着作业量的减少增加对学习的兴趣与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根据教学实际,对作业的优化设计探索思考如下。
  一、作业设计实践化,给予学生体验空间
  《道德与法治》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为学生布置综合性的社会实践型作业。通过把枯燥的书面作业转化为社会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达成减负增效目标。实践型作业在种类上不拘一格,其中,适用范围比较广的有社会调研和志愿者活动等。调研类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眼界,让学生通过数据认识到调研对象的客观情况,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总结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程度。开展志愿者活动则可令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使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多彩的职业》时,学生已经快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即将通过中考后迈入全新的人生阶段。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崇高理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动力,教师在设计这一课的课后作业时,可以选择布置社会调研的实践型作业:让学生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为调研主题,对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薪资待遇、就业前景、社会贡献等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学生可以自主决定使用调查问卷、随机采访、定点调查、网络查询等调研方法来搜集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如果有多名学生碰巧选择了同样的调研对象,教师还可以鼓励这些学生相互合作,组成调研小组来提高调研效率与调研质量。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学生能够建立起对职业的初步认识,将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建立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雏形,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实践型的作业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课堂内容灵活地选择运用,切实完成减负增效任务。
  二、作业设计多样化,给予学生选择空间
  为落实双减政策,把课后时间使用权还给学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布置多样化可选择型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与学习需求,从不同的作业中进行选做。当然,要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适量的作业还是必须的,所以,在设计可选择型作业时也不能简单地随意布置几项作业由学生随意挑选完成。在布置作业时,教师首先要设置一项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通用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达成复习的目的:然后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的作业,既要保证不同作业间的重复性低,又要维持作业间的难度差异不能过大,防止学生一股脑地选择轻松的作业导致选做作业失去效果。而且教师在布置可选择作业时还可以给出命题,让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作业的形式,通过这种选做型布置作业的模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防止学生进行重复练习,切实完成减负目标。
  例如,在教学完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1.完成区分三种违法行为的练习。2.选择民事、刑事、行政违法行为中的一种搜集资料,制作相应的常见违法行為合集,可选手抄报、图册等不同形式。3.选择民事、刑事、行政违法中的一种详细了解违法后果与处罚手段,制作普法宣传手册。其中,第一项作业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后面两项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项来完成。如果是对三种违法行为的特点与异同之处还比较模糊的学生,可以选择第二项作业来完成:希望加深印象,深刻了解违法会导致怎样后果的学生则可以选择第三项作业来完成。布置这种可选择型的作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作业量,让学生自主决定合适的作业类型,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以此达到减负的效果。
  三、作业设计视觉化,给予学生鉴赏空间
  道德是人心中行为的准则与正确的规范,而法律则是道德的底线。比起传统的纸笔练习类型作业的灌输式说教型教学,“阅读书籍和欣赏影片等艺术之美”以及“欣赏他人道德与社会良好风向”的欣赏教学法更加能够使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悦诚服。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形成完善的独立人格,在潜移默化之中将《道德与法治》知识牢记在心中。所以,教师可以多搜集与道德和法治相关的优秀书籍与影片,在学习完相应的课程内容后,把阅读和观影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为学生减轻作业负担,在欣赏中进步。
  如,在学习完九年级上册《延续文化血脉》等相关课程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文物、手工艺、饮食等传统事物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与传统美德的传承。而在学习完九年级下册《走向未来的少年》之后,教师则可以把阅读名人传记与相关名著作为作业,还可以推荐一些以中学生为主角或者以中学生活为背景的励志影片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迈向未来的准备。
  总而言之,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社会实践经验,综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素养,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