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曹正东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骏马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重任,更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想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兴趣,气氛,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要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理论的新思想,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新作为,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充实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重意蕴: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其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要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益,就必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活动真正活起来,这是实施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第一,通过精彩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一种“这一节课我们究竞是学什么呢?”的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热点之所以“热”,一是因为它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是由于它是令社会关注的必须澄清的-些问题。以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较易引起学生兴趣,体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例如,在讲国际形式的时候,正赶上伊拉克战争。我上课时,开场白就是:“今天,美国又和谁打起来了?美国为什么又要打仗?”。同学们非常感兴趣,异口同声地回答:“和伊拉克打起来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用疑点导入。实践证明,疑点、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并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明辨是非,摆正观点。例如,我在讲商品概念的时候,上课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家,种了三亩白菜,一亩卖掉,一亩送人,一亩留着自己吃,那一亩是商品?为什么?”这样提出疑问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材料不仅源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从社会生活中搜集。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绝好的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去粗存精,并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为我所用。以其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例如,我在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别时,先把《智子疑邻》的寓言材料投影出来,和学生一起阅读,然后让学生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犯了什么错误。
  第二,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习兴趣、活跃学生思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道德与法治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情。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着羞开口交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活动教学。我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课一,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教学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挥。因此,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人到学习中去。
  第三,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
  在教学中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30分钟,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作好教学预案案要求老师精心研究教材,精选问题和练习,要精心研究学生,预测到学生课堂学习和课下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精心编制好导学案。真正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各种训练的意图,都要体现在导学案。教师,只有课前的功夫下深了,才能把课上精上好。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改掉大包大揽的习惯,教学方法活起来,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具体的说,就是课前一定要让学生按照导学案预习到位。写出提纲,提出问题。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教师评判,总结,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帮助解答。这样,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总之,在课堂上让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学生兴致,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