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结合时代性在初中语文诗歌鉴赏中的运用策略

【作者】 漆小愉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赛金初级中学校



【正文】  【摘 要】 诗歌鉴赏是初中语文的教学重难点,在诗歌鉴赏题目中一般都会标注朝代,这就已经暗含了对诗歌时代特征的考察。面对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学生可以轻易做到“知人论世”,但涉及没有注解的课外古诗鉴赏,学生又对诗人知之不多时,朝代这一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诗歌的“时代性”谈谈它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策略,以为学生在鉴赏诗歌时提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 时代性;初中语文;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若抛离了作者的生平时代,便难以领会其真正意旨,胡适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中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显然,任何文学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时代的背景存在。针对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这一方面,我们不应忽略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语境的导读,以朝代为切入点,让学生从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去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人情感,把握诗歌的审美内涵。
  一、树立“时代性”观念
  孟子指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所谓“论世”也就是对诗人所处时代特征的高度概括,每一位作者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受此影响,他们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是特定时代的纪实和缩影。所以身处动荡乱世的曹操,有欲一统天下的豪情,面对沧海横流的景象时,他咏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样高情壮志的诗句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和统一天下的壮志,反之,也只有动荡乱世中才容易诞生出具有如此风骨笔力和博大襟怀的诗人。再看,同为边塞诗,初唐的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被贬失意之余还会惊异沉醉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浑壮阔的边塞风景,而中唐的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就只剩下凄凉幽咽的芦笛之声以及由此勾起的哀怨乡思,不再有盛唐豪迈乐观的情调。而同为作者杜甫,早年之作《望岳》还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闲情逸趣,安史之乱爆发后,在《春望》中哪怕望到的是草木茂盛,鸟语花香的春日之景,心中所感也是草木荒芜无人打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代的沉重不得不让杜甫由壮志、从容转为悲凉、忧思。
  因此在诗歌鉴赏中,我们可以以“时代性”为抓手,让学生进行论世知人、迁移阅读、对比阅读等多种方法,形成鉴赏诗歌的正确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去激发课堂中对古诗的阅读兴趣。
  二、诗歌教学中引入“时代性”的意义
  (一)教材层面
  传统的诗歌教学主要就单篇作品入手,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从而分析诗句手法、意境、思想情感,这种单一厚重的教学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也难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整体化的赏读。然而抽出初中语文全部的古诗就会发现,教材多选取唐宋两代作品,同时涉及先秦、汉魏六朝、元明清等朝代,时间特征比较明显,且同一个朝代不同阶段的作品也兼有涉及,比如初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盛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晚唐杜牧的《泊秦淮》。学生熟练的了解“时代性”这一观念后,就能很快辨别上面诗歌的情感基调的差异,进而能对主题和风格有一个更为清晰、可察的理解,最终把握诗人具体的风格和语言审美情调。
  (二)课程层面
  课标指出,要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发展性,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由于古诗篇幅短、字数少、简洁凝炼、意境深远的特点,容易导致教学缺乏连贯性,好像一串洒落在地的珍珠缺乏一根主线将其串联起来。教师在备课古诗词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诗歌历经时代所呈现出来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不同作者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同一作者身处的时代阶段也有所不同,这都要求我们对时代有充分了解,让学生了解各个朝代的时代特征,从时代性入手,进而把握诗歌的审美内涵。
  (三)学生层面
  初中学生处于大量开始接触中华古典诗词传统文化的阶段,文言知识基础相对薄弱,鉴赏古诗从斟字酌句上弄懂每一个字每一句的含义是难以达到的,且初中学生人生阅历浅短,与优秀诗歌的丰富内蕴之间是难以契合的,因而学生尤其需要树立对作品的时代性观念,注重整体教学,让学生拥有一个全面性把握,拓宽其知识面,从而起到激发读写诗词兴趣的效果,进一步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对时代特征的把握,有助于了解诗人生平和写作背景,培养他们对信息的搜集能力以及对诗人诗作的划分能力。当学生对诗词“时代性”这一观念深入己心后,自然会根据诗人诗作的时代特征分析,能够较为先入地体察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达的情感,逐渐提高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
  三、以唐诗为例谈“时代性”在教学中的运用尝试
  1.复归风雅的初唐:以《登幽州台歌》为教学案例做迁移阅读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很能代表初唐一代诗风转向的先声,同时也昭示着盛唐气象的到来。在初唐时期,刚进入大一统局面,诗坛呈现出南北分立的局面,北方重气质,古朴阳刚;南方重清绮,声辞华美。如何用华美的声辞去表达新的王朝到来的恢宏气象和刚健乐观的情思,这是初唐诗人要面对的难题。
  这首诗雄浑阔大,音调激昂,所谓“古人”与“来者”既是诗人对过去的潇洒挥手又是对未来寄托了遥深的厚望,但重点在于“不见”,正是因为没有,所以诗人在登上幽州古迹中,感到一种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由此形成反差强烈的情感跌宕。面对悠悠古迹而自己人生有限,一旦抱负落空,只能空留遗恨而已,于是产生了怆然涕下的巨大悲哀。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也就是说,初唐诗风由于陈子昂等人的努力正积孕着一种强调的“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与此同一时代初唐四杰的诗中也就必然会存在壮伟之情与豪侠意气。横向联系参考一下,就不难明白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即使面对友人送别,也还保留着一种驰骋远方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杨炯《从军行》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则颇有一番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而横跨初唐盛唐的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即便是描写一湖静水也传达出了心中那股不平静渴望从政得志的骚动。
  2.感动激发与潇洒坦荡的盛唐:以“时代特征之盛唐气象”做专题阅读
  以“时代特征之盛唐气象”做专题阅读,去鉴赏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歌,不同作者的不同诗歌。
  进入盛唐时代,国运昌盛,经济繁荣,时代的开明盛世造就了大量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抱负以及潇洒坦荡、积极乐观的情怀。所以同处盛唐的诗人即使面对千里送别也总是有一种潇洒挥手的意气,而语调自然清新,如殷璠所说的“神来、气来、情来”。
  李白的《行路难》对盛唐诗人士子的精神面貌是一个集中的展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一生都渴望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希望趁时而起,一朝封侯。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难以调和,这是盛唐许多诗人都要面对的困境。针对种种制度的不公和官吏的黑暗,李白不是消极悲观的不是被动的,反倒是情绪激动,充满信心。这里面体现的其实就是开放包容的盛唐时代给予每个诗人的一种很强的自我价值的认定和乐观浪漫的情绪。在教学这首诗让学生理解末尾两句的精神和力量时,不可忽略盛唐给诗人带来的积极影响,时代环境给人的那种自信,只有明白这一层才更能察觉到李白不是简单的在给我们灌鸡汤,而是向我们表达那种来自肺腑的自信、乐观面对以及敢于挑战一切、战胜一切困难的向上心态。
  另外一首离别诗《峨眉山月歌》体现的也是一种盛唐人具有的潇洒而来潇洒而去的态度。“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告别家乡按照常情总会有些不舍的情绪,但面对山月弯弯,江水悠悠的夜色,李白是越行越远,越走越畅快,自有一种闯荡天涯、潇洒一去的积极态度。原因就在于盛唐是个开天时代,诗人们的热情、理想、乐观开朗的心态体现了整个开天时代富有的朝气和魄力,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鼓动着人们,这些就是盛唐气象,也是时代赋予每个诗人有一种宝贵的精神能量和健康爽朗的胸怀。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把雪写得这么美这么有意境,就在于那个时代昂扬和积极的氛围,即使是一些冰冷苦寒的景色也似乎有明朗美丽的一面,显然,时代性不但影响诗人思想感情,而且影响到了诗人描写景色的角度和色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浅尝辄止于介绍手法、情景交融一类的东西,更要向学生们解释传达那些经典名句为何这样写、什么事物和环境影响到了写这句的心态与措辞。
  3.沉郁忧患的中唐:以《望岳》《春望》做对比阅读鉴赏。
  安史之乱常被当作唐代由盛到中的历史节点,杜甫就是深受这种历史变化和时代影响的诗人。杜甫的诗在语文课本出现了六次,其中五次都应作于安史之乱后,只有《望岳》是他早年之作,在漫游齐鲁登上泰山这样的浪漫游行中,少有的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壮志情怀。
  中唐的诗就像人到中年,沉思送走了少年的浪漫情怀。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凋敝与战乱烽火,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和平民百姓的流离失所,面对内忧外患,许多人的人生被时代裹挟,少了盛唐的从容和乐观,多了对生民疾苦的哀叹和国家安危的忧患。讲授《春望》时可以联系《望岳》进行对比阅读教学:《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安史之乱后,国破城亡,诗人却望见草木仍然生长茂盛,此时把花鸟赋予人性,乐景哀情,营造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在对断壁残垣与山河犹在、物是人非的感怀中,全诗荡漾着一种寂寥哀思之情,而由国家、时代战乱带来的不幸影响到家书的寄送,此时国家与个人同样面对战乱的不幸诗人心中无可奈何和无力而为的感觉就全部烘托出来了。
  对比《望岳》,两首都是望,一个是望祖国的大好河山,一个是在春天因望祖国的社会变化而感,那么为什么两者的心境和情感会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前者写于盛唐时期,盛唐的开天时代给了诗人积极进取、昂然向上的信心,也给了闲情逸趣以让诗人去漫游观赏祖国的壮丽山河;后者却写于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唐朝由盛转衰并且还面临内忧外患,时代的沉重不得不让杜甫由壮志、从容转为悲凉、忧思。
  四、以时代对诗人建立资源库
  以时代的横向观念对诗人进行具体的分类不失为掌握初中古诗的一个好方法。当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建立一个资源库以便更好的提取、记忆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教师需要在课外补足功课,在课堂上才能顺畅地拓展和补充,甚至拉通后面同一诗人不同阶段创作的作品。学生在接触到一定量的诗人后可以积累并分类,按照时代分为先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近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朝代比较复杂分期较多,其不同阶段的作品也十分迥异,如唐就可以分为初盛中晚,宋可分为北宋南宋。当然,这样划分难免有遗漏或不便于归类的,这时还可以按照诗歌群体、诗风、诗歌题材类型等作为划分依据补充,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初中语文古诗知识和提高阅读鉴赏古诗的能力。
  五、结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时代不同,生活现实差异很大,必然表现在诗词内容里。我们如何回到诗词的现场去领略先秦唐宋的诗词,以及触摸诗人背后传达的情感和经过千年沉淀的文化底蕴,恐怕诗人背后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品背后的故事背景是绕不开的。为此在语文古诗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诗词背后的“时代性”特征,掌握一定的文学史和诗歌史知识,扩充知识储备,提高教学专业能力。教师应该打破固有课本思维,强调整体系统化学习和迁移思维,比如同样是因为战乱,中唐和南宋诗词的共性和异性是什么,是否可以来一个横向比较,加深学生对战乱时代背景下诗人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的了解。这样的尝试以及加深“时代性”观念的重视,将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创新,另辟蹊径,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初中语文古诗词的知识和特性,有利于教学联系时代回到现场,思通千载,视接万里。
  参考文献:
  [1]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胡适文集3[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余恕诚.唐诗风貌[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张岳琦.诗词的时代性[J].中华诗词,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