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王 锦
【机构】 青海省海北州臧族自治州刚察县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道德与法治构成了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实施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崇高道德品格,同时还要促进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实践思维能力。在目前的现状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实施模式已经得到了完善创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过程应当能够培养学生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文探讨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价值,合理完善现有的课程教学保障体系。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开展实施全过程应当体现为实践性的显著特征,通过讲解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大纲内容,塑造初中生的优良道德品质。目前在新课改的实践思路引导下,道德与法治的原有课程实施方案已经不再具备适用性,那么客观上决定了道德与法治的传统教学实施思路亟待得到变更。教师通过选择生活化的课程教学实例来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针对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案例进行独立的思考,进而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优良的实践思维能力。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组成要素存在复杂性,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初中教学实施过程而言,学生必须要具备的思维能力集中体现在独立思考以及解答问题能力、参与师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判断分析课程案例的能力等。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施应当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思维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深刻思考课程相关的实践问题来形成更加丰富活跃的思维。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进行培养塑造的过程中,应当促进初中生形成优良的人文道德品格,从而有益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促使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改进策略要点
(一)鼓励学生对于课程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
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学习中只有实现了独立的问题思索探究,那么学生才会逐渐尝试突破既定的狭隘学习思路。因此,教师应当将独立解答问题的机会给予学生,避免教师直接展现课堂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认识自己”的课程教学开展实施中,教师有必要向初中生提出如下的课堂问题:“同学们能否运用简洁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同学们认为自己的性格中有哪些优势以及不足之处?”以上的课堂思考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索兴趣,创建了活跃与生动的课堂讨论气氛。师生对于课堂思考问题应当展开深入的交流,从而消除了学生参与课堂探讨过程的紧张情绪,鼓励学生更多思考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实践内容。
(二)结合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例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具有生活化的明显特征,其中涉及生活化的生动课堂案例。教师对于课堂案例的情感启发价值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索,结合初中生的具体生活学习情境来构建趣味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例如对于“友谊与成长同行”的课程教学而言,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与伙伴同学交往时的快乐场景,并且要求学生总结归纳友谊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初中生通过进行独立的归纳总结思考,那么学生对于友谊的理解认识程度将会得到显著的加深,从而培养了初中生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鼓励学生真诚关怀与帮助身边的同学伙伴。
(三)创新运用课堂教学的技术手段
在目前的现状下,教师已经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课程教学平台,确保展现了直观的教学实践要点。道德与法治的生动教学情境应当得到完整的建立,激发学生融入课堂思考过程的热情。同时,信息技术手段能够避免初中生感到课堂实施过程的枯燥乏味。例如对于“生命的思考”在进行课程教学中,应当运用融媒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来播放动态化的科普短片,从而实现了创建生动场景氛围的课堂效果。初中生通过观看生命起源以及生命演化相关的科普视频片段,学生就会快速融入到生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在此前提下,教师应当要求初中生深入思考生命是否可以永恒存在、如何做到敬畏生命等富有哲理的话题,启发学生深刻思考关于生命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以及珍惜生命的崇高道德情感。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施目标应当集中体现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运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手段来鼓励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道德与法治的大纲教学内容包含了生活化的实践要点,那么教师就要灵活选择有助于激活学生思考能力的生动教学实例。教师与初中生针对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要点应当展开深入的共同探讨,增进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交流,创建融洽愉快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氛围。
参考文献:
[1]董玲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2(06):109-111.
[2]何文君.生态自然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例[J].品位·经典,2022(10):158-160.
[3]肖丽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28):21-23.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开展实施全过程应当体现为实践性的显著特征,通过讲解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大纲内容,塑造初中生的优良道德品质。目前在新课改的实践思路引导下,道德与法治的原有课程实施方案已经不再具备适用性,那么客观上决定了道德与法治的传统教学实施思路亟待得到变更。教师通过选择生活化的课程教学实例来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针对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案例进行独立的思考,进而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优良的实践思维能力。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组成要素存在复杂性,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初中教学实施过程而言,学生必须要具备的思维能力集中体现在独立思考以及解答问题能力、参与师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判断分析课程案例的能力等。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施应当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思维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深刻思考课程相关的实践问题来形成更加丰富活跃的思维。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进行培养塑造的过程中,应当促进初中生形成优良的人文道德品格,从而有益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促使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改进策略要点
(一)鼓励学生对于课程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
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学习中只有实现了独立的问题思索探究,那么学生才会逐渐尝试突破既定的狭隘学习思路。因此,教师应当将独立解答问题的机会给予学生,避免教师直接展现课堂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认识自己”的课程教学开展实施中,教师有必要向初中生提出如下的课堂问题:“同学们能否运用简洁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同学们认为自己的性格中有哪些优势以及不足之处?”以上的课堂思考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索兴趣,创建了活跃与生动的课堂讨论气氛。师生对于课堂思考问题应当展开深入的交流,从而消除了学生参与课堂探讨过程的紧张情绪,鼓励学生更多思考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实践内容。
(二)结合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例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具有生活化的明显特征,其中涉及生活化的生动课堂案例。教师对于课堂案例的情感启发价值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索,结合初中生的具体生活学习情境来构建趣味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例如对于“友谊与成长同行”的课程教学而言,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与伙伴同学交往时的快乐场景,并且要求学生总结归纳友谊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初中生通过进行独立的归纳总结思考,那么学生对于友谊的理解认识程度将会得到显著的加深,从而培养了初中生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鼓励学生真诚关怀与帮助身边的同学伙伴。
(三)创新运用课堂教学的技术手段
在目前的现状下,教师已经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课程教学平台,确保展现了直观的教学实践要点。道德与法治的生动教学情境应当得到完整的建立,激发学生融入课堂思考过程的热情。同时,信息技术手段能够避免初中生感到课堂实施过程的枯燥乏味。例如对于“生命的思考”在进行课程教学中,应当运用融媒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来播放动态化的科普短片,从而实现了创建生动场景氛围的课堂效果。初中生通过观看生命起源以及生命演化相关的科普视频片段,学生就会快速融入到生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在此前提下,教师应当要求初中生深入思考生命是否可以永恒存在、如何做到敬畏生命等富有哲理的话题,启发学生深刻思考关于生命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以及珍惜生命的崇高道德情感。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施目标应当集中体现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运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手段来鼓励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道德与法治的大纲教学内容包含了生活化的实践要点,那么教师就要灵活选择有助于激活学生思考能力的生动教学实例。教师与初中生针对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要点应当展开深入的共同探讨,增进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交流,创建融洽愉快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氛围。
参考文献:
[1]董玲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2(06):109-111.
[2]何文君.生态自然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例[J].品位·经典,2022(10):158-160.
[3]肖丽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28):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