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传统文化和德育深度结合探究
【作者】 杨春和 钟春伟
【机构】 浙江省龙泉市东升教育集团
【正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三点融合开发丰富的德育特色资源
龙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文化、传统文化丰富多样,特别是龙泉青瓷文化、宝剑文化享誉海内外,学校结合地方实际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建立了“幸福课程体系”,其中德育特色课程是拓展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开发团队将地方传统优秀文化与德育、德育有机融合,以课程为载体,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人。学校遵循德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分年级实施德育德育融合的特色传统文化课程,以德育人,以文化育人,全面推进学校德育教学跨越发展。九部校本课程均在每周二通过拓社团全面实施,并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普遍欢迎。德育系列校本课程即将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届时将在全市学校推广。
二、三大工程创建德育教育特色基地
1. 建成全国首个校园“乡愁馆”
习近平说:必须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你离开后还很想念。经数年策划,施工历时半载,2017 年5月,东升教育集团乡愁馆(民俗馆)终于落成。全馆分为正堂、厨房、卧房、农耕和综合五大展区,里面摆放着清代以来各个年代的300多件老物件,有农耕农具、陶瓷瓦罐、木工工具、居家家具、生活用品、小人书旧报纸、收音机、缝纫机、电视机等早期电器,这些老物件成为孩子们追溯龙渊古韵的活教材。乡愁馆免费常年开放,成为学校实施德育和德育教育的特色基地。4-6 年级学生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乡愁为主题的采风实践活动,组织一次文艺作品大赛,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绘画、作文、摄影等形式。
2. 建成丽水市首个校园“家风家训馆”
继2017年5月乡愁馆落成并成功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之后,2018年1月“家风家训馆”也建成使用,成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又一阵地。东升教育集团家风家训馆由百家训展区、中国名人家风家训展示区、龙泉名人家风家训长廊、学生学生作品展区等板块组成,各个板块各有内涵、各具特色。百家训展区除展出百家训外,还有《论语》片段和用各种字体写成的
“诚信礼义忠孝廉耻”几个大字。中国名人家风家训展示区展出孟母三迁、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书》、欧阳修《诲学书》、岳母刺字、朱柏庐《朱子家训》、李毓秀《弟子规》等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龙泉名人家风家训长廊展出豫章何执中廉政爱民、黄南叶子奇狱中著《草木子》、上田毛氏尚文重教等家风家训故事。学生作品展区展出学生的家风家训作文、绘画、剪纸等作品,形式多样,直观生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以这样生动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莘莘学子。学校充分发挥家风家训馆的作用,培养学生“诚、孝、俭、勤、和”等传统美德,让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 .建成首个学校“非遗展览馆”
龙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66人,2006 年5月20日,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龙泉市共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等非遗项目60项。学校经过前期筹备,“非遗展览馆”项目建设已经启动,预计2019年初建成,“非遗展览馆”将是展示龙泉优秀的非遗文化和开展德育活动的特色基地。
三、三大载体落实德育教育工作
1.出版丽水市首部学生绘制的“乡土民俗画册”。2016年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民俗画册《龙泉风—孩子们眼中的龙泉》收集了乡土小画家70 多幅画作,共为五辑,分别为乡愁是故乡的民俗、乡愁是故乡的风景、乡愁是故乡的味道、乡愁是故乡的欢颜、乡愁是故乡的期望,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纵情描绘他们眼中的乡土民俗风情,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和质朴的美感。
2.编制出版丽水市首张“县域乡土民俗文化地图”
2016 年师生合作完成手绘《龙泉市文化地图》,分为主城区和乡镇两部分,每一处文化要素都是用手绘的形式呈现,比如:龙泉宝剑小镇的图标就是两位铸剑师傅在锻打宝剑,安仁镇特色美食鱼头则是由一锅煮开的鱼头火锅表示……全面展示了龙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龙泉文化建设的成果。“县域乡土民俗文化地图”现在龙泉各大景点及宾馆均有放置,成为世界了解龙泉、认知龙泉的载体。
3.建成“海丝之路”百米文化长廊建设
龙泉是青瓷之都,宝剑之邦。龙泉地理环境优越,位于瓯江上游,水运畅通,烧制成的龙泉青瓷从宋代起就运往世界各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现师生已合作完成“海丝之路”的作品创作,作品共有“大窑、古道、金村、小梅、溪口、剑池湖、杨碓埠、西街大港头、石门洞、泉州、出海”12个部分。现已在龙泉瓯江边以浮雕形式呈现在市民面前,为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海丝之路”文化,提高“海丝之路”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学校百米文化墙以墙画的形式完整呈现“海丝之路”作品。
总之,学校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和开发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深度融合,建设三大德育特色基地,实施学校德育教育富有成效,通过三大载体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底色,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社会反响巨大。学校的德育改革创新案例具有真实性、创新性、实效性和典型性。
一、三点融合开发丰富的德育特色资源
龙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文化、传统文化丰富多样,特别是龙泉青瓷文化、宝剑文化享誉海内外,学校结合地方实际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建立了“幸福课程体系”,其中德育特色课程是拓展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开发团队将地方传统优秀文化与德育、德育有机融合,以课程为载体,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人。学校遵循德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分年级实施德育德育融合的特色传统文化课程,以德育人,以文化育人,全面推进学校德育教学跨越发展。九部校本课程均在每周二通过拓社团全面实施,并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普遍欢迎。德育系列校本课程即将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届时将在全市学校推广。
二、三大工程创建德育教育特色基地
1. 建成全国首个校园“乡愁馆”
习近平说:必须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你离开后还很想念。经数年策划,施工历时半载,2017 年5月,东升教育集团乡愁馆(民俗馆)终于落成。全馆分为正堂、厨房、卧房、农耕和综合五大展区,里面摆放着清代以来各个年代的300多件老物件,有农耕农具、陶瓷瓦罐、木工工具、居家家具、生活用品、小人书旧报纸、收音机、缝纫机、电视机等早期电器,这些老物件成为孩子们追溯龙渊古韵的活教材。乡愁馆免费常年开放,成为学校实施德育和德育教育的特色基地。4-6 年级学生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乡愁为主题的采风实践活动,组织一次文艺作品大赛,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绘画、作文、摄影等形式。
2. 建成丽水市首个校园“家风家训馆”
继2017年5月乡愁馆落成并成功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之后,2018年1月“家风家训馆”也建成使用,成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又一阵地。东升教育集团家风家训馆由百家训展区、中国名人家风家训展示区、龙泉名人家风家训长廊、学生学生作品展区等板块组成,各个板块各有内涵、各具特色。百家训展区除展出百家训外,还有《论语》片段和用各种字体写成的
“诚信礼义忠孝廉耻”几个大字。中国名人家风家训展示区展出孟母三迁、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书》、欧阳修《诲学书》、岳母刺字、朱柏庐《朱子家训》、李毓秀《弟子规》等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龙泉名人家风家训长廊展出豫章何执中廉政爱民、黄南叶子奇狱中著《草木子》、上田毛氏尚文重教等家风家训故事。学生作品展区展出学生的家风家训作文、绘画、剪纸等作品,形式多样,直观生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以这样生动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莘莘学子。学校充分发挥家风家训馆的作用,培养学生“诚、孝、俭、勤、和”等传统美德,让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 .建成首个学校“非遗展览馆”
龙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66人,2006 年5月20日,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龙泉市共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等非遗项目60项。学校经过前期筹备,“非遗展览馆”项目建设已经启动,预计2019年初建成,“非遗展览馆”将是展示龙泉优秀的非遗文化和开展德育活动的特色基地。
三、三大载体落实德育教育工作
1.出版丽水市首部学生绘制的“乡土民俗画册”。2016年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民俗画册《龙泉风—孩子们眼中的龙泉》收集了乡土小画家70 多幅画作,共为五辑,分别为乡愁是故乡的民俗、乡愁是故乡的风景、乡愁是故乡的味道、乡愁是故乡的欢颜、乡愁是故乡的期望,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纵情描绘他们眼中的乡土民俗风情,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和质朴的美感。
2.编制出版丽水市首张“县域乡土民俗文化地图”
2016 年师生合作完成手绘《龙泉市文化地图》,分为主城区和乡镇两部分,每一处文化要素都是用手绘的形式呈现,比如:龙泉宝剑小镇的图标就是两位铸剑师傅在锻打宝剑,安仁镇特色美食鱼头则是由一锅煮开的鱼头火锅表示……全面展示了龙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龙泉文化建设的成果。“县域乡土民俗文化地图”现在龙泉各大景点及宾馆均有放置,成为世界了解龙泉、认知龙泉的载体。
3.建成“海丝之路”百米文化长廊建设
龙泉是青瓷之都,宝剑之邦。龙泉地理环境优越,位于瓯江上游,水运畅通,烧制成的龙泉青瓷从宋代起就运往世界各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现师生已合作完成“海丝之路”的作品创作,作品共有“大窑、古道、金村、小梅、溪口、剑池湖、杨碓埠、西街大港头、石门洞、泉州、出海”12个部分。现已在龙泉瓯江边以浮雕形式呈现在市民面前,为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海丝之路”文化,提高“海丝之路”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学校百米文化墙以墙画的形式完整呈现“海丝之路”作品。
总之,学校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和开发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深度融合,建设三大德育特色基地,实施学校德育教育富有成效,通过三大载体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底色,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社会反响巨大。学校的德育改革创新案例具有真实性、创新性、实效性和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