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议“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作者】 关凤莲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第三小学



【正文】  【摘 要】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新理念出发,基于教材,高于教材,走进生活,融入社会,设计出富有生活化、个性化、发展性、多样性的新型作业,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爱上语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生活化;实践性;综合性;多样化;爱上语文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和追求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双减”核心工作之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旨在减“作业量”不减“学习量”。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其内容的人文性与语文性,简单的生活化和实践性直接决定了孩子学习兴趣的提升、自身潜能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发展。而小学语文作业更是基础之基石。因此,我们只有把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真正与生活融合,构建有效生活化的作业设计新模式,才能使语文的学习充满活力,从而促进学生人格魅力的发展,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养。
  一、语文作业设计走向生活化的首要前提是“作业设计与生活同行”
  教育产生于生活,因而我们不但要将语文课堂教学置于生活大背景中,还要将作设计置身于生活的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与点拨者”的老师,在作业设计中树立“作业生活化”的思想意识,以“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教育将学生的作业与生活实践衔接起来,才能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享受生活给学习带来的乐趣。引导一年级学生走进生活进行识字,结果孩子们从公交站牌、商场导购图、公交汽车、宣传板等媒介中认识了许许多多生字,这是意料之中的!其实这种来源干生活中的识字、用字更让孩子们记忆深刻而长久。瞧,这样“生活化”的学习,不仅完成了识字任务,还激发了孩子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语文作业设计走向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是基于教材,走向开放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同等”。语文作业的设计从教材来,而更要高于教材,甚至面向生活进行开放性的设计,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课前准备,铺垫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作业设计必不可少:调查采访、观察积累、资料收集,甚至是预习中的熟读、思考、质疑和自主探究等等,都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进行铺垫。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确定信息任务为:最初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美吗?圆明园又是怎样被毁灭的?谁毁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最初的圆明园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以及古代对圆明园赞美的文章;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为什么会被毁灭?则可以查找有关的历史资料以及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有关片段,让学生通过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学生通过了解了圆明园被毁灭的历史史实,老师可继续追问: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呢?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对这一问题你有何看法?从而引发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资料进行探讨。可见,作业布置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只有这样举一反三,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源干教材,延伸教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源于教材,更应延伸至生活,给孩子接受更深刻的教育。学完《父爱之舟》,引领孩子通过做一做回到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写一写心里话回报父母的爱;学完《四季之美》,可以引领孩子走进大自然,或拍、或写、或画下来,将美留在心间;学完《搭石》后,引领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只有将语文作业设计放至生活中,孩子们才能在学习中得到真正得到的快乐和进步!
  (三)开发教材,学科融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探究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告诉我们,作业的设计不能局限于传统作业中的抄抄写写,更要注重作业的融合性、发展性、创新性和生活性。因此,作业的设计不仅要基于教材,更要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体现综合性和生活性。学完《白鹭》一文,我设计的作业是这样的:一只只鲜艳的白鹭,配上精准优美的词句,一幅幅美丽的白鹭图展示在眼前,这样的作业既有绘画的美感又有语文的积累,岂不美哉?这些综合性的、融合性的、生活化的作业,带给学生的是无尽的乐趣和潜移默化的能力提升。
  三、语文作业设计走向生活化的重要渠道是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一)与传统节日相接轨。各种传统节日应成为激发孩子真实情感,加强教育的实例。如学习《北京的春节》,让孩子们通过我们家乡的春节,了解家乡的习俗,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习俗。这样有效地引领生关注社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收集资料,感受传统特色;参与家乡过年习俗活动,体验传统魅力;吟唱诗词,再现传统经典;书写见闻,抒发胸中情怀……通过这些丰富的作业设计,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乐趣。
  (二)与社会教育活动相融合。在作业的设计中,让孩子置身于大的社会教育背景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与正能量的影响。如在清明节节,布置与祭祖感恩的作业;妇女节为妈妈洗脚的实践作业等等,通过社会教育活动,引领孩子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加强教育,使生活成为最广阔的教育素材。
  (三)关注社会事件。只有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使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生活有机融合。只有在社会事件的影响下,孩子们得到直正的成长!东航客机失事期间,引领孩子关注此次事件,给遇难者的家属写一封信,触发孩子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使孩子受到正面教育。总之,只有这样有效地引领学生关注社会,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语文作业设计走向生活化的方式是形式多样化
  教师设计作业时,形式要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应与听、说、读、写、演、画、想等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新鲜,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无穷的乐趣。
  (一)交际类。它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课本里的每一个人物,或人物与人物情景对话,看图说话,课文内容的改写、续说,诗歌、散文、优美句、
  段的欣赏吟诵等。它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将相和》,可以通过课本剧的人物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表演能力,体会人物品质。
  (二)读写积累类。它可以是警世名言、名篇名句、优美词语的摘记,写读后感,读书心得,课文的续写、仿写等。它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
  积累优美词、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
  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学完一篇课文,可以让学生写:学完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喜欢的句子什么?喜欢的原因?我喜欢的理由有哪些?
  (三)采集创编类。可以让学生养成剪报的习惯,让学生摘抄课外书籍和资料的绝词佳句,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书法、绘画创作,编辑个人作文集等。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扩大信息容量,丰富学习资料。
  (四)阅读类。现在大部分同学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在阅读这一类中都有不足之处,大部分同学都不能深入理解。教师可以多从教本以外的书籍上找一些短文,让学生多多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练多了学生们再遇上这类题便可以“轻车熟路”应用自如了,这类作业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
  五、语文作业设计走向生活化的重要保障是评价多元性,注重鼓励
  教学中,对于不同形式的生活化个性作业,都需要我们教师及时给予有效地评价,改变以前的分数评价和等级评价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样他们的作业也都有可取之处。要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方式,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等,还可以利用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价作业。不管利用哪一种评价方式,都应注意要多鼓励,少批评。及时有效给予孩子最真实、最客观地评价,让孩子在被评价中正确认识自我,有效提升自我,享受到成功的自信与喜悦。
  总之,丰富的生活是孩子们最直接、最广阔、最有效的教育舞台,作为教师的只有我们构建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多样化的语文作业,才能多角度、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只有把语文作业的设计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构建生活化的作业设计,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返朴归真,也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让学生语文作业展示出最美最真的微笑,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