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物理“问题链”设计开发学生高阶思维

【作者】 才让卓玛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城北新区民族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  【摘 要】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新课改对广大学科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物理这门课程本就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好物理这门课程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抽象概括思维、探究思维以及创新思维。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必须改革和创新传统教学方式,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问题链”教学,力争通过给学生设置合理问题,以微小问题串成“问题链”,让学生的思维逐渐从浅层次向高层次思维进阶。
  【关键词】 初中教育;物理教学;“问题链”;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要对接学生的思维,通过设计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思维活跃度,促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思考,不断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问题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问题链”引导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内容,设置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研究,为达到较为良好的引导效果,通常所设置的问题在初始阶段较为简单,然后随着学生理解和掌握逐渐提升问题的难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逐步得心应手,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问题链”引导教学属于一种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合理设置“问题链”进行引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之中,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讲授式”教学具有更为突出的效果。
  二、“问题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结合教学目标设计“问题链”
  布鲁姆指出,进行有效的教学必须准确知道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样在进行初中物理深度学习“问题链”设计的过程中,首先也应当明确教学的具体目标,明确在“问题链”引导中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点、物理学习方法等,将原本单一的知识点,应用“问题链”来进行有效串联,使知识内容更具系统性,从而达到提升物理教学效率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在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中,最为基础的是基本概念的掌握,然后是基本概念的灵活应用,最后是思想方法的理解,在设计“问题链”时时刻依照该顺序围绕具体的知识要点展开,值得注意的是设置的问题不能偏离课堂教学知识要点。以《电学》章节功率方面的知识时教学为例,主要牵涉到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物理量,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各物理量的理解,掌握几者之间的关系。可设计如下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问题一:请同学们观察两个不同功率大小的家用白炽灯(标有“220V 40W”“220V 100W”),指出白炽灯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通过该问题引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概念,结合实际物品设置问题,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问题二:请仔细观察两个家用白炽灯的灯丝粗细,灯丝粗细与功率、电阻之间存在的关系?电阻与功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通过该问题既能引导学生复习“电阻”相关的知识,同时又能够引导学生探索电阻与功率之间的关系; 
  问题三:请学生利用现有条件计算出两个家用白炽灯的电阻大小,并利用公式表示功率与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此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推导出功率与电阻的计算关系式:P=I2R和P=U2/R 
  通过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促使学生结合学习目标主动思考和探索,推进课堂教学目标达成。
  2、设计实践性“问题链” 
  教育学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中指出“生活即教育”,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来进行引导性提问,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知识点的探索之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当前在设计“问题链”,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来创设问题。以《电学》重难点知识的复习为例,可设计如下的“问题链”:
  问题一:当前我们家中连接的电灯是采用怎样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问题二:两盏不同功率大小的灯泡“220V 40W”“220V 100W”,在开启状态下哪盏更亮? 
  问题三:在并联状态下,作用在“220V 40W”“220V 100W”两盏灯两端的电压、电流、电阻分别是多少?两盏灯的功率是多少? 
  问题四:将“220V 40W”“220V 100W”两盏灯连接到110V的电路中,两盏灯两端的电压、电流、电阻分别是多少?哪盏灯更亮? 
  问题五:将“220V 40W”“220V 100W”两盏灯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到220V电路中,通过两盏灯的电流分别是多少?两盏灯之间的电压分别是多少?哪盏灯更亮?
  问题六:“220V 40W”“220V 100W”两盏灯分别正常工作2h,按照每度电0.6元计算,两盏灯工作2h花费电费多少? 
  通过这种以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链”设计方式,将初中物理中《电学》相关的知识点有效融合,能够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3、设计层次性“问题链” 
  为更好地展开引导性教学,在设计“问题链”时,初中物理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困难,从单一知识点到综合性知识点,层层推进,逐渐拓展知识内容。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以促进对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同时,通过这种层次性的问题引导,能够让学生从问题回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在后续问题的学习与钻研上投入更多注意力,使得整体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同样以《电学》这一板块内容为例,为了进一步加强知识点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多个微小问题来链接生活,将电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问题难度不需要太大,内容也多以基础知识为主,旨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感知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然后在后续问题设计上逐渐加大难度,体现“问题链”设计的层次性,尤其是最后三个问题,对学生电学知识综合掌握程度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学生解答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达到锻炼学生解题思维、拓宽学生知识掌握度的目的,从而体现初中物理深度学习。
  总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最佳因素,“问题链”则是将单个问题串联起来的一种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问题链”导学,既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实现,也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思维向高阶层发展,为学生学好物理这门课程奠定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月.基于微课的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中的应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7
  [2]付良宝.好奇驱动教学——初中物理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考试与评价,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