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语文“思辩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范式构建

【作者】 张 敏

【机构】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质量的教育需要,我国高中语文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教师应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思辩性阅读与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语言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思辩性阅读和表达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更积极的问题,并通过提出自己的观点来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同时加强他们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思辩性;阅读与表达;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1、思辩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方法的特点
  简单的说,思辩性阅读与表达是一种理性的阅读方式,它能充分客观地观察事物,并降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对阅读的一些见解能够比较客观的表现出来。
  1.1反思性
  关于思辩性教学与一般教学方法的差异的关键在于思考,其思考不是处于低端的思考,而是对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容进行不断思考的过程。老师带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凡事要问个为什么,使学生能在阅读中发现一些在过去从未发现的问题,并更加积极地表达出来,加深思考能力,由此可见思辩性中反思的效果。 
  1.2创新性
  思辩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其结论已经很明显,思辩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创新技术和创新做法,使高中语文的教授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丰富他们的知识,并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更加全面、可持续地发展。此外,思辩性教学的创新性可以鼓励教师积极主动改进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3拓展性
  由于高中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大多数高中的学生都做好了长期学习的准备,而且作业必须要由教师充分准备,利用思辩性教学的拓展性,通过扩大和发展学习的内容,可以确保学习的过程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比如说教师教完一节课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文章里的问题带入真实的社会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能,确保学生体会这种源于生活的语言技能。
  2、高中语文教学中思辩性阅读与表达的目的 
  2.1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就语文本身的教学而言,有必要学习读写和发音,但也需要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而思辩性阅读与表达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且在增强学生的阅读和表达方面效果良好,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作用。使用思辩性阅读与表达,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表达,甚至更深层次的思考都有所要求,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思辩性阅读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来扩展,这些要求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更完整的个性特征,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与教育的发展保持一致,要在教学方法中发展创新,并加强对各种创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上进行思辩性阅读与表达的运用,使教育的制定不仅是最佳的,而且改善了自己的教育模式,促进了学习过程的优化,对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帮助很大。 
  3、在高中语文学科中进行思辩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策略 
  3.1选择合适的议题 
  思辩性阅读与表达进行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议题,由议题入手,寻找一系列相关的文本,然后由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探究,达成共识。议题从它的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组文章中,可供师生讨论的话题,议题可以是文章中的主题思想、作者写作技巧、人物形象等内容。教师在选择议题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相关性原则。语文教师必须保证选择的议题符合课文的内容,不可以出现偏离文章的情况。在选择议题的时候,语文教师需要与学生们商量,观察这个议题是否为学生们接受。如果大部分的学生不接受这个议题,那么教师需要从其他的角度,再次寻找议题。其次,适度性原则。对于高中生来讲,过于深奥的议题题目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导致他们没有办法与语文教师进行互动探究。那么在这个时候,语文教师需要保证自己选择的议题符合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和阅读能力。只有这样,高中生才可以展开接下来的阅读探究活动。比如,在学习荀子《劝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以“学习的方式”“劝学的比喻”“劝学的论证方式和论点”为议题,引导学生们展开思辩性阅读教学。以其中的一个议题为题目,寻找相关的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篇目,引导学生们学会对比阅读,共同找出这些文章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增加对所阅读的文章的理解。
  3.2教师和学生多加交流,共同深入理解课文
  思辩性阅读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展开阅读探究活动,达成阅读共识。在进行思辩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到自读、自悟、汇报、交流和讨论,教师需要做到辅助、陪伴、分享、欣赏和点拨。思辩性阅读教学单单靠老师的引导是不够的,它也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思辩性阅读活动。比如,在学习韩愈的《师说》内容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议论题目,要求学生们结合《论语》中孔子关于师生关系描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展开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站在一旁给予目光鼓励,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们慢慢回答自己的问题,并与教师之间展开交流。交流完毕以后,老师需要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点评,从多个方面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回答问题的优点和缺点。总之,教师需要多加鼓励学生勇敢地通过讨论和研究来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表达真实的想法,让他们在思辩性阅读交流中,不断发展思维深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思辩性阅读与表达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通过思辩性阅读,改变思维模式学会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少风,杨志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思辩性阅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134-135.
  [2]周晓亮.关于思辩性阅读与表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4):163-170.
  [3]高晓明.浅谈思辩性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周刊.2018(2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