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 罗文学
【机构】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天然乳汁。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是生命核心的潜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不同的文章,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对人类、自然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不屈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使他们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曲折,经历怎样的人文精神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立足课堂;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还需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真正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就必须突破现代语文教学的约束,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需要以现代教学思想作为指导,同时也需要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积极地积累经验,大胆地进行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最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在质疑中是激活思维
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多途径解决问题。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围绕中心词,主动探索的学法;画一画,浅显明白;演一演,生动有趣等教学方法。例如:课文写“勘测线路”这一段,由于内容长,我先让学生自学: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哪种品质?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又如在开凿隧道时,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讲解“人字形”线路时,我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然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理解。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设计心悦诚服,不住地称赞“詹天佑的确是个杰出的工程师”。在一次次质疑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二、在阅读中培养情感
《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学会看病》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反映母爱的广袤深远。教学中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使学生自发地感悟课文内容。我抓住文中优美语段,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当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到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景后,再让学生通过“读”把对故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单元目标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时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三种:(1)情境渲染法:如开始通过谈话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教学中教师激情的点拨和总结;(3)引导学生们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情感等,这些情境的渲染对学生学习文本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在想象中培养创新思维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情感,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再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开始的:“岁月的风雨,可以洗去我们许多的记忆,历史的车轮,可以磨掉我们许多的往事。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亿万人民悲痛欲绝,泪水洒遍祖国大地。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一日下午,百万群众云集在长安街的两旁,在泪雨和哀哭声中,向徐徐而去的总理的灵车沉痛地告别。这是历史上空前的送葬礼。一直到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尽管我们没有亲眼见到那动人的感人情景,但今天我们要学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却可以把我们带进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中去。”我怀着满腔激情,以低沉的语调,稍微慢一点的节奏朗诵着。学生凝视双眸听着,想着……就是这种激情的语言导入,那堂课我的学生在整节课中精力旺盛,可想而知这样做比起照本宣科的讲解,无论如何,其收效都是明显的。
四、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运用与创造
阅读是吸收和积累,作文是内化和运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读写结合。《伊索寓言》“牧童和狼”或者是“蝉和狐狸”的时候,可借助课本寓言故事来激励学生对更多的寓言故事感兴趣。这一措施的实施,旨在借助课内知识继而延伸到课外,由内而外丰富学生的阅读总量。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伊索寓言的趣味图片,继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为学生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在将牧童以及狼之间发生的故事展开时,可适当制造些许悬念,例如狼与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是有趣的还是其他?当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对故事预习之后进行角色扮演或对故事进行延伸。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发表自己的感受。
总之,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把人文素养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
【关键词】 立足课堂;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还需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真正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就必须突破现代语文教学的约束,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需要以现代教学思想作为指导,同时也需要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积极地积累经验,大胆地进行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最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在质疑中是激活思维
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多途径解决问题。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围绕中心词,主动探索的学法;画一画,浅显明白;演一演,生动有趣等教学方法。例如:课文写“勘测线路”这一段,由于内容长,我先让学生自学: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哪种品质?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又如在开凿隧道时,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讲解“人字形”线路时,我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然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理解。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设计心悦诚服,不住地称赞“詹天佑的确是个杰出的工程师”。在一次次质疑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二、在阅读中培养情感
《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学会看病》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反映母爱的广袤深远。教学中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使学生自发地感悟课文内容。我抓住文中优美语段,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当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到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景后,再让学生通过“读”把对故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单元目标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时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三种:(1)情境渲染法:如开始通过谈话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教学中教师激情的点拨和总结;(3)引导学生们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情感等,这些情境的渲染对学生学习文本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在想象中培养创新思维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情感,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再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开始的:“岁月的风雨,可以洗去我们许多的记忆,历史的车轮,可以磨掉我们许多的往事。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亿万人民悲痛欲绝,泪水洒遍祖国大地。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一日下午,百万群众云集在长安街的两旁,在泪雨和哀哭声中,向徐徐而去的总理的灵车沉痛地告别。这是历史上空前的送葬礼。一直到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尽管我们没有亲眼见到那动人的感人情景,但今天我们要学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却可以把我们带进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中去。”我怀着满腔激情,以低沉的语调,稍微慢一点的节奏朗诵着。学生凝视双眸听着,想着……就是这种激情的语言导入,那堂课我的学生在整节课中精力旺盛,可想而知这样做比起照本宣科的讲解,无论如何,其收效都是明显的。
四、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运用与创造
阅读是吸收和积累,作文是内化和运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读写结合。《伊索寓言》“牧童和狼”或者是“蝉和狐狸”的时候,可借助课本寓言故事来激励学生对更多的寓言故事感兴趣。这一措施的实施,旨在借助课内知识继而延伸到课外,由内而外丰富学生的阅读总量。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伊索寓言的趣味图片,继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为学生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在将牧童以及狼之间发生的故事展开时,可适当制造些许悬念,例如狼与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是有趣的还是其他?当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对故事预习之后进行角色扮演或对故事进行延伸。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发表自己的感受。
总之,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把人文素养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