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

【作者】 阮丽梅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龙合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新要求,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受到社会、网络虚拟环境以及家庭不同类型的影响,面临着多种多样、全方位的冲突和威胁这些对学生的心理接受和心理健康成长有一定挑战。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很难自觉、主动对外界做出必要的反应,所以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本文就初中语文学科,从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两方面进行探究,促进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重要作用;有效途径

  通过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初中阶段在12—18岁的年龄阶段,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面对社会冲突最多的时期,是适应社会发展、自我认识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健康认知和正确选择为学生更好地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教师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由此,下文将一同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为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相关的教育板块信息的推送和新闻的报道,可以发现心理健康在学生学习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是否健康决定了身体和生理上是否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新时代的学生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自我的认知的混乱,而且还有对网络错综复杂的辨析和认识,学生面对网络冲击和不同角度的观点无法承受或自我消化,无法正确地辨别信息,因此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加上家长由于繁忙的工作没有空余的时间去陪伴学生,学生没有地方去宣泄或者接受建议,所以出现一些由于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悲剧。同时初中阶段是处于一个自相矛盾的阶段,也是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关系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产生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引导,排解学生内心的忧愁,有地方宣泄和释放压力,成功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锻炼健康的意志力和精神。语文学科既承载了文字,又通过文字启发人的思想与精神,通过语文学科文字和精神的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状态的维持,语文教材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的媒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初中语文学科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渗透途径,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作用,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正确、良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明确教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的前提和依据,有效地把握好教学目标,可以充分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一节课较短的课时时间内促进课堂的有效进行,语文基础知识能力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审美情感、文学艺术的养成和写作阅读能力的形成,在学习过程当中培养良好的组织语言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在初中语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相统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充分地纳入语文教学内容的目标中去,有效地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
  例如八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材,阅读新闻类文章,在这一语文单元主题“变化的社会”,教师明确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变化的社会中通过真实性的报道去判断事情的真假,明确人生奋斗的精神,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事实素材与奋斗榜样。在新闻中去了解毛泽东同志领导解放军一起革命的历程,在革命的新闻真实报道中体会革命的艰辛与坚持,让学生在一则则真实性新闻中体会革命者的坚强奋斗的精神,面对社会中不同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而教学。
  2.2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语文学科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元素,教材内容中历史进程等真实性的故事以及历史人物的事迹具有一定的榜样性和感染力,教材文字内容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引入渠道,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时,以教材内容为典型通过教材内容的熏陶和榜样力量的事迹有力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学和教材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健康的心理暗示。
  例如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师在开展这一篇文章的教授之前,要充分了解三峡这一篇内容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怎样的契合点三峡是一篇自然美景的赏析性的文章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审美教育相契合同时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让学生体验三峡的磅礴气势在欣赏文字和自然美景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和感受自己的内心最真切的感受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自然美景有一定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2.4更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准,为促进教学效果的达成和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如何让思想性的内容嵌入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并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要的讲述对象,学生为被动接受的主体能实现的目标和要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地更新教学方法,破除传统以教师为主要的教授对象,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师生平等交流的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例如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师讲授这节课时,要打破传统的教材教的思维模式,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为学生体会昆明的雨的意境提供一定的支撑,让学生在文字与视频、音频中放松心情,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提升学生对文字美的欣赏与审美,陶冶情操。同时借助一定的天气和环境条件的允许,可以以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课堂的讲授,以课外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轻松而又自由的环境当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一定情境的感触也感触触发自身的认知,为更好地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突破口。
  2.5有效师生互动交流
  良好的师生活动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更顺利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缩短不必要地让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时在课堂过程当中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将课堂充分让给学生,学生在一定的课堂范围之内可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性,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课堂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例如八年级下册《社戏》,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一篇文章导入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上思考问题,社戏是一种民俗,对这种民俗学生不是很了解,凭借文字的描述头脑中无法构想具体的事物,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头脑中产生对这一事物的印象,随之文字的描述与熏陶这种方式可以由图像而转为文字从意境美转化为文字美和艺术美遵循了学生的接受事物的顺序和认知发展规律同时以熟悉的事物带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兴趣有老师提问引导的方式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问题在时代和教育背景下,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挑战和冲突,如何促进学生在众多问题中仍然保持健康的成长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要充分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明确教育教学的目标、挖掘教材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的探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耀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J].才智,2013(05):57+59.
  [2]郭小兵.初中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9):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