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探究
【作者】 刘 霞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红旗中学
【正文】 【摘 要】 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试图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自读课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它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以自读课文为主要材料,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求自得,使教读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拓展。可以说,它是联结课内与课外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有效渠道。
【关键词】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每个主题单元都是由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组成,而自读课文还较多,至少都在两篇以上。这样的编排设计,其用意就是强调更多的给予学生自主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能把在讲读课文中习得知识、技能、方法能有效应用于自读课文中去进行语文实践,以便在反复接触语文材料中提升语用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下面,我谈谈自读课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自读课文教学中现存的误区
在实践中,我们通过走访和教研活动,看到一些自读课文教学实例,出现了这样两种误区。第一,把自读课文当做讲读课文来教。在实际教学处理中,部分老师担心考试出自自读课文,于是把自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同等对待,精耕细作,唯恐哪里未讲。而自读课文预设的课时少,如每一自读课文按讲读课文来讲来学的话,那时间就显得紧,教学进度也跟不上,更重要的是未实现自读课文所要完成的目标而浪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还使学生失去了自读、自学的机会,更不用说自学能力的培养了。第二,把自读课文交给学生自行处理。部分老师为了赶进度,好有更多时间复习、做题,于是这样处理自读课文,既是自读课文就让学生自己课下去读读吧,很放心地把自读课文交给学生自行处理,老师既不设置有效问题,也不设置检测环节,失去了老师的引导和督促,这样一来主动的、会学的学生能学到一些知识,不会学的、不想学的收获就堪忧了。更有甚者,为了轻松,自读课文就直接跳过吧,自读课文的作用一点儿也没有得到显现,学生失去了一次又一次自主阅读的机会,语文方面的能力就难以得到培养和提升,思想方面也逐渐懒惰了。这两种做法在目前具有典型性,对自读课文的处理,显然违背了编者的意图,起不到自读课文的应有作用,其语文低效也就原因在此了。
二、有效的自读课文教学策略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读课文在语文教材编排中的地位。课本中编排的自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在一个单元组成不仅有先后之区,在分工上二者各有所指,所承担着各自的任务。讲读课文,主要传授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范例,是引路,是准备,是储备,所以精读课文不怕讲得多。而自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要求就是让学生把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方法有效地迁移和扩展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上进行语文实践。这样的实践实际上是本单元学习到的知识、方法的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自我阅读实践中锻炼语文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自读课文不怕讲得少。第二,自读课文教学同样需要创新方法。明确了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找寻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就有方向而不是“瞎折腾”了。作为一线教师应在新理念的引领下而不能越俎代疱,也不能让学生任意读的放任自流,自读课文讲得太多太细,就阻碍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就没有了想像的空间,更不用说去探索和创新了,而放任自流呢,必竟只是初中生,他们的积累,储备不够,能力也有限,如果完全放手,大部分学生就不知所措,收获其微。所以,自读深文就更考验我们老师了,学生是风筝,老师就是牵引着风筝的一根线,要想学生飞起来、飞高点、飞远点,老师要适度放手,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求知、自主思索,自主实践。因为自读课文课时少,老师须更好地设计自读课的每一个环节,力求精、力求科学、力求高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老师的引导性。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实践策略:
(一)抓实课前预习,督促检测落实。对于偏长或偏难的自读课文,如《出师表》、《孤独之旅》、《热爱生命》等,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写短评、改写、续写或复述课文方式进行。学生课前读了,课上只须花短时间再快速阅读一遍就可以了,而对于较长作品主要采用默读,而对于默读就要提出要求,不指读、不出声、不回读,有一定的速度还不要漏读。对于一般现代文体裁的文章的速读要达到不少于500字每分钟,有了要求,而且要完成任务,学生就必须专心地读,这样不断地训练,阅读速度就会逐渐提高,就可以更多的阅读课外作品,扩大阅读量,拓宽视野。
(二)有效运用“自读提示”和“课后研讨题”。“自读提示”紧扣课文,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学习重点,从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把问题提出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课后的研讨题可以帮助学生从哪些方面、哪些层面去学习,有了这两个方面的依托,学生自读、自学的思路就清晰了,目标也明确了。
(三)鼓励学生“比较阅读”、“探究学习”,自读课文是对精读课文的补充、扩展,所以,在自读课文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主动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学习自读课文,更要主动地寻找精读课文以外的知识,即不仅要有效地迁移,更要去探寻,发现新的知识。怎样才能有这样的新发现呢?那就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法”。比较的方面可以是课文内容、写作方法、语言特点等方面。
总之,在实践中,对于自读课文的教学,我们要防止过度肢解教材,更不能把分析作为突破手段。在处理这类教材时,我们除了要在“读”方面下力气,还要在“自”上发挥学生主体性,要逐步放手,多引导鼓励,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中去开启语文学习之航吧。
参考文献:
[1]覃荣平,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教育研究,2021年。
[2]谈和明,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法探究[J].学周刊,2018年。
【关键词】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每个主题单元都是由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组成,而自读课文还较多,至少都在两篇以上。这样的编排设计,其用意就是强调更多的给予学生自主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能把在讲读课文中习得知识、技能、方法能有效应用于自读课文中去进行语文实践,以便在反复接触语文材料中提升语用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下面,我谈谈自读课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自读课文教学中现存的误区
在实践中,我们通过走访和教研活动,看到一些自读课文教学实例,出现了这样两种误区。第一,把自读课文当做讲读课文来教。在实际教学处理中,部分老师担心考试出自自读课文,于是把自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同等对待,精耕细作,唯恐哪里未讲。而自读课文预设的课时少,如每一自读课文按讲读课文来讲来学的话,那时间就显得紧,教学进度也跟不上,更重要的是未实现自读课文所要完成的目标而浪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还使学生失去了自读、自学的机会,更不用说自学能力的培养了。第二,把自读课文交给学生自行处理。部分老师为了赶进度,好有更多时间复习、做题,于是这样处理自读课文,既是自读课文就让学生自己课下去读读吧,很放心地把自读课文交给学生自行处理,老师既不设置有效问题,也不设置检测环节,失去了老师的引导和督促,这样一来主动的、会学的学生能学到一些知识,不会学的、不想学的收获就堪忧了。更有甚者,为了轻松,自读课文就直接跳过吧,自读课文的作用一点儿也没有得到显现,学生失去了一次又一次自主阅读的机会,语文方面的能力就难以得到培养和提升,思想方面也逐渐懒惰了。这两种做法在目前具有典型性,对自读课文的处理,显然违背了编者的意图,起不到自读课文的应有作用,其语文低效也就原因在此了。
二、有效的自读课文教学策略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读课文在语文教材编排中的地位。课本中编排的自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在一个单元组成不仅有先后之区,在分工上二者各有所指,所承担着各自的任务。讲读课文,主要传授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范例,是引路,是准备,是储备,所以精读课文不怕讲得多。而自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要求就是让学生把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方法有效地迁移和扩展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上进行语文实践。这样的实践实际上是本单元学习到的知识、方法的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自我阅读实践中锻炼语文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自读课文不怕讲得少。第二,自读课文教学同样需要创新方法。明确了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找寻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就有方向而不是“瞎折腾”了。作为一线教师应在新理念的引领下而不能越俎代疱,也不能让学生任意读的放任自流,自读课文讲得太多太细,就阻碍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就没有了想像的空间,更不用说去探索和创新了,而放任自流呢,必竟只是初中生,他们的积累,储备不够,能力也有限,如果完全放手,大部分学生就不知所措,收获其微。所以,自读深文就更考验我们老师了,学生是风筝,老师就是牵引着风筝的一根线,要想学生飞起来、飞高点、飞远点,老师要适度放手,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求知、自主思索,自主实践。因为自读课文课时少,老师须更好地设计自读课的每一个环节,力求精、力求科学、力求高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老师的引导性。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实践策略:
(一)抓实课前预习,督促检测落实。对于偏长或偏难的自读课文,如《出师表》、《孤独之旅》、《热爱生命》等,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写短评、改写、续写或复述课文方式进行。学生课前读了,课上只须花短时间再快速阅读一遍就可以了,而对于较长作品主要采用默读,而对于默读就要提出要求,不指读、不出声、不回读,有一定的速度还不要漏读。对于一般现代文体裁的文章的速读要达到不少于500字每分钟,有了要求,而且要完成任务,学生就必须专心地读,这样不断地训练,阅读速度就会逐渐提高,就可以更多的阅读课外作品,扩大阅读量,拓宽视野。
(二)有效运用“自读提示”和“课后研讨题”。“自读提示”紧扣课文,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学习重点,从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把问题提出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课后的研讨题可以帮助学生从哪些方面、哪些层面去学习,有了这两个方面的依托,学生自读、自学的思路就清晰了,目标也明确了。
(三)鼓励学生“比较阅读”、“探究学习”,自读课文是对精读课文的补充、扩展,所以,在自读课文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主动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学习自读课文,更要主动地寻找精读课文以外的知识,即不仅要有效地迁移,更要去探寻,发现新的知识。怎样才能有这样的新发现呢?那就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法”。比较的方面可以是课文内容、写作方法、语言特点等方面。
总之,在实践中,对于自读课文的教学,我们要防止过度肢解教材,更不能把分析作为突破手段。在处理这类教材时,我们除了要在“读”方面下力气,还要在“自”上发挥学生主体性,要逐步放手,多引导鼓励,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中去开启语文学习之航吧。
参考文献:
[1]覃荣平,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教育研究,2021年。
[2]谈和明,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法探究[J].学周刊,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