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小古文教学之我见

【作者】 邹艳鸿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幸福小学



【正文】  【摘 要】 古典小古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学好小古文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还可以陶冶情操。小古文这个传统文化宝藏,当然也要从娃娃抓起。可小古文和现代白化文在词意和语法上有很大的区别,这对于初次接触小古文的小学生来说不仅难读而且难懂。我鉴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小学生的小古文的教学提出以下观点。
  【关键词】 小学;小古文;教学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小古文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起来,才能使他们的学习化难为简。①融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故事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文化的熏陶;②在重句难句处挑出问题让学生对比、联想,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策略三:激发学生渴求追溯历史的欲望,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故,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学生也可以借助听来的故事,加深对小古文字词和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也是一种降低学生学习小古文的难度、消除学生对小古文的畏惧心理的好方法,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就不厌学了。
  二、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在小学阶段小古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教师应以轻重有度、舒缓有节、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初步感知语速、停顿、重音和语调,激发小学生朗读的兴趣,便于他们有样可依,模仿练读。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趁势指导学生学习朗读方法,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把蕴藏于无声语言中的情感,外化为抑扬顿挫的有声朗读,从而领悟作者寄喻文中的情感。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画出停顿符号,其次处理好音节的轻重和语调的高低。朗读前,我让学生先标出重音符号、语调上扬和低沉的符号,做到成竹在胸。如朗读“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教师指导学生语调要上扬,这样才能体会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而读到“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指导学生语调要低沉,这样才能读出伯牙失去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
  三、通过朗读,初步理解
  初见小古文,对孩子们自然是深感陌生,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那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俗语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肯定会范读于学生,读的过程中我会按大意读出节奏,有意识的停顿,分出轻重音。在此教学过程中我试着先让孩子们自由读,然后回忆着老师的读法读,重点词的停顿,重点句的理解。然后抽查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的听特别重要。因为有好多学生特别熟悉的字在小古文中的读法大相径庭。所以教师的仔细听就尤为重要。他们在朗读时出现的读音错误,我会很认真的纠正然后再读,再纠正,再读。再范读、带读和齐读。就这样不厌其烦的读,让学生逐渐的体会逐渐的理解。再让学生们自己把内容读通读顺,然后自读自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过程,便于在下面的内容讲解奠定基础。
  四、文言词汇的衔接
  小学阶段虽然掌握的文言词汇不多,但积累了大量的成语,成语应该成为小古文教学中通向现代汉语的一座桥梁。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字词的能力,通过文言字词的教学,指导学生探讨字词的延伸,寻找与现代汉语的联系。语文界权威吕叔湘先生曾经教学小古文的目的,有四种提法:其中有一种提法就是“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小古文、现代文一脉相通,许多词语,语用、语义是相通的,学生生活中就存在许多熟悉的成语、名句,所以,我除了让学生了解文言字词在课文中的意义,而且让学生活学活用,进行积累成语的训练,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使小古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大大消除。如教“兔走触株”中“走”什么意思,可以让学生回忆含“走”为“跑”的成语。这样的成语有走马赴任、不胫而走等。又如:教“太丘舍去”中的“舍”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回忆“舍”为“放弃”的成语,这样的成语有舍本求末、舍己利人舍近求远等。通过类似的方法,学生积累了“去”“信”“引”“顾”等文言字词。因此,利用小学学过的成语来进行小古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特点,又能增强其文史知识,扩大其知识面。从而达到了融会贯通,古为今用的目的,较好的落实了这一目标。
  五、关注过程,注重实效
  教学中,注意追求本色语文,扎实、有效地体现语文课所承载的内涵。不走过场,不耍花架子,为此,在课前我鼓励学生们查找字典等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语句,充分的预习使学生在自学文章的句子时能沉下心来,进入文本阅读,体现语文学习的效果。要想理解小古文,首先要把文章读通顺。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决字音之后通过自由读文划出停顿节奏,并通过课件把朗读节奏的划分展示出来。在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小古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渗透对文本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方法的指导,不仅仅说清楚,也要能准确地翻译过来。然后以“伯牙为何绝弦?为谁而绝弦?”设置悬念,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这一品让学生领悟到了学习小古文要注意变通的运用。在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通说全文,达到融会贯通。 
  总之,如何提高小古文课堂教学效果,这就必须要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观念,不能一味抱着教参照搬译文,使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久之学生也对参考资料有了很强的依赖性。只有培养了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体现主体地位。不在乎教师讲了多少,不在乎学生学了几篇文章,只要学生能自觉地发现问题,解答问题,积极主动地深入课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华.小古文教学训练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2.
  [2]刘慈.小学小古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