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新举措
【作者】 周海燕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玉兴镇中心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作文以及课堂设计的详细分析,阐述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识字;作文;课堂设计
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须抓好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在识字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识字。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只有具备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提高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写好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认识“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掌握不同的笔画下笔和起笔的轻重力度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要着眼于汉语言文字重整体感知、重内心感悟的特点,结合课文安排训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创新潜能得到彻底释放,教学活动中就不能仅仅简单地把生字教给学生,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积极地为学生主动识字提供条件,引领学生主动寻找识字的一些规律,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作文教学中点亮学生灵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一、二年级侧重的是识字教学,进入三年级后除了识字教学外,还有阅读和作文教学等,其中作文教学是最难的一部份。它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素材,通过思考与组织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范式”观点,强调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同时着手于学生现状,着眼于学生未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感悟社会、人生、自然、文学、艺术、现代科技,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灵性,使学生有话要说。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写。我们力主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让学生写出他内心自然而然喷涌而出的生活感受。
作文教学中的另一个要点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观。教育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先做好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作文的构思中悟出真、善、美、假、丑、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突出作文的个性。坚持写日记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这样学生就可在日记中宣泄心中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感情,有助于心理健康,自我完善。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保障。只要有了生活的底子,有了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作文自然就会血肉丰满、有真情实感了。它也许还很稚嫩,但毕竟是一种真实的、鲜活的、可贵的生命的活动,是创作主体个性的张扬。
在写作训练中,把字、词、句、段、篇、中心思想、文章结构、逻辑修辞等作为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通过讲解和范文,让学生把握要点。对写作的灵感的训练是作文教学的中心任务。灵感来源于思考。来源于观察,来源于激情,来源于个体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师要善设习作情景,激起学生的习作灵感,并给学生充分的习作时间,让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文章就一定是好文章。同时教师还应在不同的活动中激励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自我纠错、自我评价、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设计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时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在传统的课堂中,几乎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似乎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而今天,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新课程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的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和层次性。太难会使学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太容易没有启发性,学生回答时不动脑筋,思维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掌握问题难易程度的原则是稍难但未超过学生的现有水平,既非唾手可得,也非可望而不可及。提问的层次性则要求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适合全体学生又要顾及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力求达到素质教育关于“合格+特长”的要求。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戏剧、电影、相声、弹词等艺术都注重结尾,希望所表演的内容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结尾能使整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的结尾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归纳、小结的作用,对他们的思维起着整理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回炉”提炼的作用。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志之一。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绪灵活运用,应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
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是一次挑战,但它同样给了我们一次锻炼机会。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知难而上,鼓励创新,追求特色,相信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会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而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戴丽荣.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谈新课标作文教学新路子[J].教学月刊,2006,(11).
[2]魏开军.新课标作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创新,2007,(04).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识字;作文;课堂设计
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须抓好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在识字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识字。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只有具备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提高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写好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认识“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掌握不同的笔画下笔和起笔的轻重力度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要着眼于汉语言文字重整体感知、重内心感悟的特点,结合课文安排训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创新潜能得到彻底释放,教学活动中就不能仅仅简单地把生字教给学生,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积极地为学生主动识字提供条件,引领学生主动寻找识字的一些规律,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作文教学中点亮学生灵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一、二年级侧重的是识字教学,进入三年级后除了识字教学外,还有阅读和作文教学等,其中作文教学是最难的一部份。它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素材,通过思考与组织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范式”观点,强调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同时着手于学生现状,着眼于学生未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感悟社会、人生、自然、文学、艺术、现代科技,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灵性,使学生有话要说。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写。我们力主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让学生写出他内心自然而然喷涌而出的生活感受。
作文教学中的另一个要点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观。教育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先做好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作文的构思中悟出真、善、美、假、丑、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突出作文的个性。坚持写日记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这样学生就可在日记中宣泄心中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感情,有助于心理健康,自我完善。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保障。只要有了生活的底子,有了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作文自然就会血肉丰满、有真情实感了。它也许还很稚嫩,但毕竟是一种真实的、鲜活的、可贵的生命的活动,是创作主体个性的张扬。
在写作训练中,把字、词、句、段、篇、中心思想、文章结构、逻辑修辞等作为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通过讲解和范文,让学生把握要点。对写作的灵感的训练是作文教学的中心任务。灵感来源于思考。来源于观察,来源于激情,来源于个体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师要善设习作情景,激起学生的习作灵感,并给学生充分的习作时间,让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文章就一定是好文章。同时教师还应在不同的活动中激励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自我纠错、自我评价、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设计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时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在传统的课堂中,几乎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似乎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而今天,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新课程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的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和层次性。太难会使学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太容易没有启发性,学生回答时不动脑筋,思维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掌握问题难易程度的原则是稍难但未超过学生的现有水平,既非唾手可得,也非可望而不可及。提问的层次性则要求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适合全体学生又要顾及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力求达到素质教育关于“合格+特长”的要求。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戏剧、电影、相声、弹词等艺术都注重结尾,希望所表演的内容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结尾能使整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的结尾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归纳、小结的作用,对他们的思维起着整理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回炉”提炼的作用。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志之一。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绪灵活运用,应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
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是一次挑战,但它同样给了我们一次锻炼机会。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知难而上,鼓励创新,追求特色,相信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会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而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戴丽荣.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谈新课标作文教学新路子[J].教学月刊,2006,(11).
[2]魏开军.新课标作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创新,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