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作者】 许莉梅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龙合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初中数学课是教学的难点之一,一方面其带有一定抽象性,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初中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说起,浅析初中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并给出各项策略的具体内容,旨在通过分析完善相关理论,并指导于后续具体工作。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心理健康教育
一、前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标下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初中生思想上尚不完善,存在逆反等心理,不加以疏导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中,有利于双向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它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和关键突破,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为后续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的提出,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由我国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中学的数学教师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之一,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健康,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收获到数学知识,还可以得到思想健康教育有关的知识,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该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大量的心理健康要素。所以说,在初中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任务,而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注意。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师来说,那些具有较强责任意识的教师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会面临数学难题之外,还会遇到许多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对数学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数学学科中,明确指出初中的数学教师若想达到数学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使学生在全面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数学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要素
初中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众多非数学问题的困扰,例如:学生在成绩提高后产生的自满情绪、当成绩下降时垂头丧气、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等问题,当学生们表现出这些问题时,教师就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格。古往今来,不少专家学者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求真务实、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为数学的教学树立了良好的素材。在初中数学中,有理数与无理数、函数与反函数等教学内容,都具有辩证思想,只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便可以实现陶冶学生情操,学生的心理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强调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只是令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当包括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成为现实,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目标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课堂导入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没有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那么知识只会引起学生的冷漠态度。”据此,数学教师应注意在课堂导入中为学生营造出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具体可以选用以下方法刺激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以便拉近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便利:第一,动画情境法。数学的知识内容大多较为抽象,加之教材的知识展示形式枯燥单一,使得一些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此时使用动画、投影、flash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可以将数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多媒体幕布或屏幕上,使得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实现数学思维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几何知识前可以在大屏幕上放映《海绵宝宝》、“张小盒”等动画形象展示几何体构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和主动学习热情,而且也实现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赢。第二,生活情境法。数学是生活规律的精炼化体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抵触、厌恶等负面的心理情绪,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寻找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足迹,从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消除学生对数学的“心理屏障”。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传播的过程,同时它也是提高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初中数学教材中,不仅记录着数学公式、定义、概念以及相关的定理,还记录着众多的心理信息因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处理,把相应的数学教学内容转变为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匹配的心理信息,然后再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此种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使其牢牢掌握数学解题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例如:初一数学“有理数”这章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量的相对意义时,教师可以把自己定位为售货员,然后在班级内挑选一名同学,让他作为商店的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用2元钱购买了5个苹果,而对于售货员来说,通过出售苹果,他收入2元钱。同样是5个苹果和2元钱,对于这两个不同的事件主体来说,具有的意义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区分相反的含义呢”,通过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全面锻炼了学生各种感官能力,使其充分掌握了正负数的含义。
(三)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学生的内心较为脆弱,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受到他人的指责、批评,或者是讥讽、谩骂,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出现逃学的现象。语言往往具有非常强大的精神作用,甚至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多讲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来激励学生。教师要时常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从一些明显的角度出发,比如表扬学生写字很漂亮、绘图很标准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并不断努力。教师也要改变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观点,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不断发掘学生的优点并及时鼓励肯定,比如学生听课状态很好,教师就可以表扬整体同学。通过这种评价的激励,能够合理的评价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真正地发展自己的优点。
五、总结
通过分析初中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了解相关基本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融入初中数学课中,既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初中数学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要素,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保证了相关策略的可行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上述理论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具体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巍.在初中数学课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苑教育,2020:40-41.
[2]苏永英.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数学课中的渗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4:135-136.
[3]赵再柱,朱保昌.初中数学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132.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心理健康教育
一、前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标下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初中生思想上尚不完善,存在逆反等心理,不加以疏导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中,有利于双向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它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和关键突破,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为后续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的提出,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由我国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中学的数学教师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之一,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健康,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收获到数学知识,还可以得到思想健康教育有关的知识,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该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大量的心理健康要素。所以说,在初中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任务,而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注意。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师来说,那些具有较强责任意识的教师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会面临数学难题之外,还会遇到许多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对数学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数学学科中,明确指出初中的数学教师若想达到数学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使学生在全面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数学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要素
初中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众多非数学问题的困扰,例如:学生在成绩提高后产生的自满情绪、当成绩下降时垂头丧气、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等问题,当学生们表现出这些问题时,教师就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格。古往今来,不少专家学者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求真务实、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为数学的教学树立了良好的素材。在初中数学中,有理数与无理数、函数与反函数等教学内容,都具有辩证思想,只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便可以实现陶冶学生情操,学生的心理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强调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只是令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当包括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成为现实,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目标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课堂导入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没有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那么知识只会引起学生的冷漠态度。”据此,数学教师应注意在课堂导入中为学生营造出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具体可以选用以下方法刺激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以便拉近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便利:第一,动画情境法。数学的知识内容大多较为抽象,加之教材的知识展示形式枯燥单一,使得一些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此时使用动画、投影、flash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可以将数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多媒体幕布或屏幕上,使得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实现数学思维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几何知识前可以在大屏幕上放映《海绵宝宝》、“张小盒”等动画形象展示几何体构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和主动学习热情,而且也实现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赢。第二,生活情境法。数学是生活规律的精炼化体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抵触、厌恶等负面的心理情绪,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寻找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足迹,从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消除学生对数学的“心理屏障”。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传播的过程,同时它也是提高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初中数学教材中,不仅记录着数学公式、定义、概念以及相关的定理,还记录着众多的心理信息因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处理,把相应的数学教学内容转变为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匹配的心理信息,然后再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此种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使其牢牢掌握数学解题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例如:初一数学“有理数”这章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量的相对意义时,教师可以把自己定位为售货员,然后在班级内挑选一名同学,让他作为商店的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用2元钱购买了5个苹果,而对于售货员来说,通过出售苹果,他收入2元钱。同样是5个苹果和2元钱,对于这两个不同的事件主体来说,具有的意义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区分相反的含义呢”,通过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全面锻炼了学生各种感官能力,使其充分掌握了正负数的含义。
(三)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学生的内心较为脆弱,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受到他人的指责、批评,或者是讥讽、谩骂,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出现逃学的现象。语言往往具有非常强大的精神作用,甚至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多讲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来激励学生。教师要时常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从一些明显的角度出发,比如表扬学生写字很漂亮、绘图很标准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并不断努力。教师也要改变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观点,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不断发掘学生的优点并及时鼓励肯定,比如学生听课状态很好,教师就可以表扬整体同学。通过这种评价的激励,能够合理的评价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真正地发展自己的优点。
五、总结
通过分析初中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了解相关基本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融入初中数学课中,既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初中数学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要素,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保证了相关策略的可行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上述理论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具体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巍.在初中数学课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苑教育,2020:40-41.
[2]苏永英.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数学课中的渗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4:135-136.
[3]赵再柱,朱保昌.初中数学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