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作者】 师丽芳
【机构】 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
【正文】 【摘 要】 语文学科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和资源,为学生营造学习语文的环境和氛围,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要明确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注重传授学生朗读方法,重视学生朗读的个性化发展,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能力,让语文成为辅助学生成才的工具。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朗读教学是重要且极具特色的教学内容之一,语文教学的精髓就在于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语言思维、交流表达能力的渠道,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改善朗读教学现状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围绕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朗读教学重视程度不高
现阶段普遍存在朗读教学不被师生重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些师生的观念不正确,思想上认为朗读不重要,考试也不考,没有使劲学习的必要。而且朗读教学又费时又费力,还不如做点题来得实际。学生根本没有享受到朗读带来的愉悦体验,逐渐就失去了朗读的兴趣,朗读也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在教学中,朗读往往被当作过渡环节、点缀,或课内空余时间的填充手段,并未明确朗读的目的,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效果。
(二)朗读方式方法效果不佳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采取的朗读方式,多是全班齐读,朗读方式单一,根本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些时候教师也会采取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方式,但是教师的评价一般比较笼统模糊,不会做具体的方法指导,只要学生的读音没有错,对于如何调动内部情感、如何把握好文章基调等方面基本没有涉及,朗读教学的随意性很大,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不会得到提高。
(三)朗读教学缺乏理论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比较注重读音的指导,却忽略了如何调动内部情感、如何把握好文章基调等方面的指导。学生读完,老师简单概括的语言,成为仅有的一点朗读评价。学生朗读时磕磕巴巴、声音细小、停顿不准确,经常缺字、多字,很不自然才能读完一段,就算是朗读比较顺畅,也是声音平板、干瘪,没有感情。学生根本不懂如何正确地发声、换气,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什么时候应该快读、什么时候应该慢读;怎样停顿,停顿多长时间。由于朗读训练方法单调,学生朗读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步减弱。
二、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师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朗读氛围,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因此,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
(一)丰富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应注重朗读的内容和形式,精选一些朗朗上口、富有意蕴的美文呈现给学生,然后以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除了齐读、范读、自读外,还可以采用男女生对读、分小组赛读、分角色朗读、配音朗读、接力读、课本剧表演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应借助朗读的形式引领学生在书海中遨游,可以让学生通过带有情感的朗读对文章中的真、善、美进行体会,只要学生能产生朗读兴趣,他们便会与文章所蕴含的美产生共鸣,从中他们也会体会到朗读的乐趣,进而也可积极主动地进行文章的朗读。同时,教师需要在对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他们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朗读内容,这样语文朗读教学的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朗读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二)注重情感教育,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语文学科是一门情感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以情感教育为手段,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能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发展,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同时情感教育的开展,还能做到基础知识、现实情感的多重培养,能达到学生审美情操陶冶,完善人格形成的教育目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在朗读中调动情感,情感的表达离不开朗读技巧的运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忽略了对朗读基本技巧的指导,如停延的处理、重音位置的确定、显示重音的方法、不同语气的表达、借助语调的抑扬顿挫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等。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朗读语气与人物形象的契合,同时要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朗读,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特点,从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加强朗读训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化发展式的朗读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朗读技术,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可以实现多赢的教学方式和朗读策略。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学生之间也会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采用也要做到因人而异。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借助朗读产生的感染力去激发学生对朗读和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仅照顾个别优秀学生。对一些胆怯、紧张的学生,教师可指导其用心理暗示法缓解紧张、怯场情绪,并适当给予鼓励。教师不能随意打断或终止学生的朗读,应让他们读完再给予指导,指导时要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朗读教学对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沟通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和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朗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不可或缺。朗朗上口,读出真义,一直是朗读的精髓。加强初中语文朗读教学,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意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读”贯穿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授业解惑,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充分掌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并依据个体需求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习与生活相得益彰,满足个人需求与时代发展的双重标准,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打造有益语文发展的学习环境。
备注: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年度一般课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01198)的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能力,让语文成为辅助学生成才的工具。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朗读教学是重要且极具特色的教学内容之一,语文教学的精髓就在于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语言思维、交流表达能力的渠道,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改善朗读教学现状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围绕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朗读教学重视程度不高
现阶段普遍存在朗读教学不被师生重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些师生的观念不正确,思想上认为朗读不重要,考试也不考,没有使劲学习的必要。而且朗读教学又费时又费力,还不如做点题来得实际。学生根本没有享受到朗读带来的愉悦体验,逐渐就失去了朗读的兴趣,朗读也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在教学中,朗读往往被当作过渡环节、点缀,或课内空余时间的填充手段,并未明确朗读的目的,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效果。
(二)朗读方式方法效果不佳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采取的朗读方式,多是全班齐读,朗读方式单一,根本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些时候教师也会采取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方式,但是教师的评价一般比较笼统模糊,不会做具体的方法指导,只要学生的读音没有错,对于如何调动内部情感、如何把握好文章基调等方面基本没有涉及,朗读教学的随意性很大,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不会得到提高。
(三)朗读教学缺乏理论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比较注重读音的指导,却忽略了如何调动内部情感、如何把握好文章基调等方面的指导。学生读完,老师简单概括的语言,成为仅有的一点朗读评价。学生朗读时磕磕巴巴、声音细小、停顿不准确,经常缺字、多字,很不自然才能读完一段,就算是朗读比较顺畅,也是声音平板、干瘪,没有感情。学生根本不懂如何正确地发声、换气,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什么时候应该快读、什么时候应该慢读;怎样停顿,停顿多长时间。由于朗读训练方法单调,学生朗读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步减弱。
二、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师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朗读氛围,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因此,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
(一)丰富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应注重朗读的内容和形式,精选一些朗朗上口、富有意蕴的美文呈现给学生,然后以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除了齐读、范读、自读外,还可以采用男女生对读、分小组赛读、分角色朗读、配音朗读、接力读、课本剧表演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应借助朗读的形式引领学生在书海中遨游,可以让学生通过带有情感的朗读对文章中的真、善、美进行体会,只要学生能产生朗读兴趣,他们便会与文章所蕴含的美产生共鸣,从中他们也会体会到朗读的乐趣,进而也可积极主动地进行文章的朗读。同时,教师需要在对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他们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朗读内容,这样语文朗读教学的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朗读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二)注重情感教育,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语文学科是一门情感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以情感教育为手段,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能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发展,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同时情感教育的开展,还能做到基础知识、现实情感的多重培养,能达到学生审美情操陶冶,完善人格形成的教育目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在朗读中调动情感,情感的表达离不开朗读技巧的运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忽略了对朗读基本技巧的指导,如停延的处理、重音位置的确定、显示重音的方法、不同语气的表达、借助语调的抑扬顿挫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等。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朗读语气与人物形象的契合,同时要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朗读,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特点,从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加强朗读训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化发展式的朗读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朗读技术,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可以实现多赢的教学方式和朗读策略。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学生之间也会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采用也要做到因人而异。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借助朗读产生的感染力去激发学生对朗读和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仅照顾个别优秀学生。对一些胆怯、紧张的学生,教师可指导其用心理暗示法缓解紧张、怯场情绪,并适当给予鼓励。教师不能随意打断或终止学生的朗读,应让他们读完再给予指导,指导时要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朗读教学对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沟通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和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朗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不可或缺。朗朗上口,读出真义,一直是朗读的精髓。加强初中语文朗读教学,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意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读”贯穿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授业解惑,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充分掌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并依据个体需求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习与生活相得益彰,满足个人需求与时代发展的双重标准,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打造有益语文发展的学习环境。
备注: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年度一般课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01198)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