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探究

【作者】 彭明国

【机构】 重庆市潼南区梓潼初级中学校



【正文】  【摘 要】 作为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双方达到认知和情感的高度统一与和谐一致。而目前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如轻视情感、重视认知。加强情感教育,就是为了很好的矫正这些问题。在初中教学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需要我们从情感教育为着手点,分析将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的必要性,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 道德观念;情感教育;教学氛围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情感教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教师与社会,也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这种了解必然会发生化学反应,一是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思想压力;二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主要涵盖了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建设理念、自强自立精神、优秀到的品质等内容,并且在教学中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观念取向,帮助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故在教学中单纯通过分析案例或者灌输式、填鸭式文字讲解,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长篇大论的段落和习题难以理解,并会感到厌倦。而通过在初中政治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实现将品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学生的素质精神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等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概念,并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三观理念,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成绩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满足情感教学的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中,通过良好教学环境的创设则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必然过程。根据教育学家第斯多惠的观点,教学的重点并不是进行本领的传授,而是更多体现在鼓舞、唤醒、激励当面的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他们所面对的则是具有情感知觉的学生群体。因此,在涉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环境、氛围的创设,不断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能充分发挥自我潜力,更好进入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教学氛围与环境创设中,应能帮助学生更好进入周围学习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摆脱原有的枯燥学习压力,能够有效转变学习观念,真正意义上实现主动学习,有利于实现学生思维上的全面发展。具体来看,教师还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保证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的魅力,能从情感教育上来创造出积极的学习环境,有效进行学生的引导教学,满足情感教学的目的。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情感
  当代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在获取知识时,受情感需求的支配,可能会出现厌学怕学以及迷茫等学习态度。这时便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指导。《道德与法治》中的情感教育,也是在追求这一点,即如何更好的指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格。感人心者,先以情治。教师应该怀着对同学的美好情感,关爱他们,照顾他们,体贴他们,尊重他们,感化他们,理解他们,教育他们。而学生也会对这样的教师情感做出相应的学生情感回应,内心温暖,积极向上,充满阳光。这样互相回应的师生关系,以情感作为纽带,有利于构建思想情感的桥梁,更能将师生的心连在一起。在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迅猛而无法宣泄的情感中,找到慰藉。进而在学习中,发挥良好的学习心态,将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不好的状态进行改正,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学习。
  四、深入挖掘教科书,感悟与体会其中的情感因素
  教科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流与互动的主要来源。教师、教科书以及学生之间能不断实现知识的传输,也能实现情感上的互动。教师深入挖掘教科书中蕴藏的情感因素,不但有助于唤醒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潜能,而且还有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情感因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无处不在,如图片、小故事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从宏观角度掌握该学科的特点与内容,并全面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不断钻研并探索教科书中的情感因素,同时制订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
  五、创设生活情感的教学情境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兼具思想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对很多学生而言,这门课就是要求枯燥机械地记忆知识点,所以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致不高,如果加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将会直接导致这门课程远离其开设的最初目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站在初中生实际生活的角度,将生活中的素材与教科书中的知识相结合,使初中生在课堂学习中把自身代入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事件的当事人角色,深刻领会当事人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什么是违法?”这一内容时,在讲到我国关于违法类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初中生理解,如捡到他人贵重物品不归还且占为己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司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持刀抢劫并伤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通过这些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的案例加深初中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然后教师再联系学生身边可能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如欺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学生等,让学生对这些不良行为进行思考与反思,形成法律意识,用法律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步入违法歧途,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
  总之,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教学理念、思想和方法的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以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郑国.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科學咨询(教育科研),2011.
  [2]邱军.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J].内江科技,2012.
  [3]顾新.小议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践[J].长三角(教育),2010.
  [4]吴燕.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