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作者】 张 华

【机构】 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第二中学



【正文】  【摘 要】 如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是值得每一位老师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营造民主化教学氛围;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融入生活化教学提问;提倡巩固性学后反思。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教者必须着力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正如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效发展呢?
  一、营造民主化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兴趣,其实质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爱学”的情感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越和谐融洽,学生学习该门学科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因此,在平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积极创建课堂民主的学习氛围,抛开主导学生的思想,热情而真诚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团结互助的民主关系,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以笔者的具体教学实践为例,在平时的教学中,总能做到以诚挚期待面对学生的学习,处处赏识学生的学习行为。尤其对于“后进生”,更为关注其学习中的“闪光点”,并热情地予以鼓励,手把手地教授其学习方法。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因受到赏识与关爱,他们的学习情绪高昂,感情激越,他们对教师的感激之情转化为爱学、渴学之情。一段时间之后,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通过创设富有新意、趣味的问题情境,能够充分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触发学生迫切的求知愿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稳定地发展。例:一位老师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巧用媒体课件演示物体对折的过程以及折后的结果,学生通过认真地“折、看、比”得出对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观察生活中的“树叶”、“蜻蜓”、“蝴蝶”等一些轴对称图形。通过媒体再现生活物体,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深深体会到数学源于实际生活的道理。
  再如,笔者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课前先放一段录音,在欢乐的音乐声中小兔子说:“小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田径运动会,在500米的决赛中,小猴跑了1分40秒,小狗跑了90秒,小狗说它跑得快,小猴也说它跑得快,两人争议不休,到底谁跑得快呢?哪位听完后能帮助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在童话故事中,学生们争着要帮小猴和小狗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融入生活化教学提问
  数学是在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学科,它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但同时又是那样的生动具体,富有解决现实问题的魅力。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者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中,诱发其学习情趣。例:教学《分类》一节内容时,教者首先呈现了一张学生最为熟悉的房间生活情景图:在小明杂乱的房间里,床上放着玩具,地板上躺着鞋,写字台上乱摆着书,墙上还挂着袜子、帽子,椅子上是打开的书包,地上还有凌乱地摆着绳子、篮球、围巾等。在学生感受房间的杂乱无章之时。教者设问:“如何才能让小明的房间变得整洁呢?让我们一起来给这些物品分分类。”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生活物品分类”之中,理解了抽象的“分类概念”。再如,教学《圆的定义》一节内容时,教者导入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如果将它做成三角形、方形、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如此紧扣生活实际的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
  四、提倡巩固性学后反思
  反思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所谓“反思”就是指在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明显段落点或对一个课题的思维结果进行科学审慎的批判性的回顾、分析和检查。实践表明,反思活动进行的愈全面、愈深刻,愈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潜能就易于激发,从而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整体性,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引导学生针对如下具体方面的内容进行反思,如各个具体的学习环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意志,以及对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或长处、教训或弱点进行反思等等。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话题。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加大这方面的探究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安.小学数学教学一议[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
  [2]聂艳军.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