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政策落实与小学数学减负增效探究

【作者】 张明卿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牛河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亟待创新,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造成很大冲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做好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研究与应用。此文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如何提升展开探讨。
  【关键字】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效率;双减背景

  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和基础学科,它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数学学科的学习,也会给学生学习自然学科以及信息技术学科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也会影响学生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着眼于数学作业的精心设计、合理调整,更要立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指导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全面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1、“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地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将一些繁琐的环节省去,带领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把所学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全部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可使学生更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作业,减少一些机械化的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更出色地完成作业,还能帮助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多项思维的拓展。同时,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2.1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化学生协作能力
  小组划分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前提和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是小学数学教学得以成功的关键要素。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一种名为“四人异质小组”的分组方式,即将水平不同的四个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与相互竞争。同时,教师也要督促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部竞争,可以任命小组中成绩最好的学生当组长,如果组内有学生能超越组长,那么就可以进行更替,以此激励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超越自我。当然,6人小组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分组。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体系,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数学实践,通过自己动手对相关理论进行验证,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教师在其中要明确自己的重要地位,结合新课标,以学生能接受的教学内容完成数学教学。比如,在学习5年级上册“用数对表示位置”内容时,在明确了“列”和“行”,小组同学可以分别站在自己的位置,对自己的位置进行描述。如我在第2列第3行,并说一说其他人都在什么位置,如我前面的同学在第2列第2行,我后面的同学在第3列第4行。在学生能对位置的概念进行正确理解之后,教师趁机引入“用数对表示位置”这个知识,如我的位置用数对表示(2,3)。
  2.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考量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问题设置水平如果偏高,大部分学生无法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解题,且对教学内容难以及时理解,因此,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加大问题难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如:“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混合运算主要是指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方式,在进行混合运算前,学生能分别对加减、乘除内容进行灵活应用,因此,在进行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从简入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班级学生数量为例进行教学,第一排学生有6人,第二排学生有6人,第三排学生有4人,问前两排学生一共多少人,是第三排学生的几倍?问题涉及简单的加法与除法运算,可让学生自行进行计算,并回答问题,此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给予奖励与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此类问题得到解决后,教师可逐步提升问题的难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从(6+6)÷4先加到3+3×3,再到12×8+12×2,使学生思考最优的解法,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进行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不断磨炼学生的学习精神与意志。
  2.3优化作业设计,力争减负增效
  “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摒弃“题海”战术,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也就是在缩短作业时间的基础上要把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内容全面融入作业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认知的全面提升。同时,教师也要坚持“数学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有收获”的目标,重视学生作业的分层、分类,把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结合起来。如: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用公因数来解决铺地砖的问题(教材第62页)时,留预习作业:量出自己卧室(卧室是长方形)的长和宽,让铺正方形地砖的孩子,量出地砖的边长。认真观察,房间的长和宽与地砖的边长有什么关系?学完新知识归纳出在一个大长方形里面摆小正方形用公因数来解决。同样方法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用公倍数来解决铺地砖的问题(教材第70页),(在一个大正方形里面铺小长方形)。唯有如此,让学生高效地做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揣摩“双减”政策的要求,并且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在进行教学活动创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小组合作教学、情境问题创设、作业设计等多方面教学工作,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