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新思路

【作者】 卢秋艳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需要获得更新优化,这样才可以充分切合每位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需要将课程标准和教育目标作为核心根据,对语文作业进行减负增效处理,以此来赋予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本文将会重点分析双减政策下的语文作业的设计新思路,以期望能够为相应教师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 双减政策;语文作业;设计新思路

  双减政策是国家为全面减轻学生日渐增长的校内课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而出台的,其目的是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模式的弊端开始越发暴露出来,其强调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的限制,降低机械性作业的占比,避免没有效果的重复性作业。借助减少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的方式,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完成效果的增长,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的帮助是肉眼可见的。如何才能在减少学生作业压力的同时,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这是目前语文教师需要予以重点思考的问题,整体而言,双减政策的提出强调语文教师寻找到全新的作业设计思路。
  一、结合教学目标,精准确定作业方向
  作业方向的确定可以帮助学生更为顺利地完成实际调用,同时还可以充分深化学生的学习理解和体验,结合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表现形式来看,在教师的配套教师用书当中,已经完成对所有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目标的确定,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都有明确的要求,这就自然会成为教师设计作业的重要根据。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需要紧密切合教学目标,保证设计出的作业是循序渐进且逐层递进的,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超出教学目标的内容,在作业中还需要囊括对学生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关注对文章当中的人文因素的挖掘,通过此种方式推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意义非凡的。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海滨小城》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为“感受海滨小城的独特自然景观,充分形成对海滨小城的喜欢与热爱。”教师需要紧密地贴合文章的教学目标,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如下作业:①默写文章中的新字词,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②默读课文,联系文章的关键句,说说文章的核心内容,按照此项内容,可以设计口语表达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寻找的核心内容进行表述;③解析文本,说出文章展现的观点,作者是如何阐释观点的;④结合实际情况,说说自己身边是否也有充满魅力的景色,如果模仿文章进行写作,应该从哪些方面切入。结合教学目标设计的作业可以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有助激发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便是相同的教学目标,在每阶段下的教育要求也有所差异,所以这就自然要求教师进行深入且全面的分析,以此来更好地推进学生的发展。
  二、结合学情特征,精准设计分层作业
  语文作业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目的是促使学生更好地应用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元素,形成足够优质的学习习惯,可以明确的是作业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教师需要将学情作为核心参考内容,做好对分层作业的设计和打造,以此来更好地切合学生的成长需要。无论是在任何班级当中,学生群体的能力、知识储备都是有显著差异的,如果教师设计的作业并无多元化特征,便会导致作业完成效果显著减弱,甚至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受到冲击。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有必要将本班的实际情况作为对照,结合每种水平的学生的差异性,做好对作业的设计和打造,既要做好知识分层,同时还需要做到既能和方法的分层,以此来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准。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司马光》的过程中,作为文言文,学生理解起来是相对困难的,尤其是对班级中的部分学困生来讲,此前并未接触过类似的体裁,所以势必会面临困境。所以教师为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为学生设置分层作业,每位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①基础性必做作业:完成生字词默写并解释文章中的部分汉字和词语的意思;②提升选做作业:你觉得在本故事当中的司马光是什么样的孩子?从哪里的描写能够验证你的观点?请你尝试结合文本的注释,通过自己的话书写本故事。③拓展挑战作业:请你说说你知道的古人相关的故事?你能否通过今天学习的方法,说说这个故事的意思呢?通过分层作业的有效支持,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地完成对相关内容的探索和应用,其对于学生的综合成长的帮助是及其显著的,能够带给学生事半功倍的学习体验,因此其有必要受到充分关注。
  三、推进学科融合,精准提高作业成效
  在设计跨学科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有效地吸引学生群体的关注,促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且深刻的发展,语文课程具备极为丰富的功能,可以起到为其他学科的奠基作用,这将会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最终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和保障。所以教师有必要综合发挥出学科整合的作用,进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比如在书写类作业中,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思维都将会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在交际类作业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将会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在查阅类作业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在实践类作业中,增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多元化的作业,促使学生获得更为良好优质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金色的草地》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提升作业的效果与价值,在文本当中有大量描写景色的相关语句,其能够充分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最终带给学生全新的支持和保障,教师需要从多元化的视角切入,逐层递进地深化学生的而理解和认识,最终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辅助,促进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有鉴于此,教师与必要设计多样且灵活的作业,在助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对诗歌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强化对信息技术的调用,收集有关诗作的写作背景,充分明确相关写作的背景,最终带给学生全新的支持和保障。此外,还可以针对性地延伸拓展到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科学且全面的指导,要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美术知识完成对文本的绘画呈现,最终带给学生全新的支持和保障。在双减背景下,为全方位地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有必要做好对多元化方法的设计,要从更加全面的视角切入,逐层递进地深化学生的理解,通过跨学科融合式的教学活动,描绘出足够优质的画面,通过图画展示的方式,带给学生充分的支持和保障,最终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辅助,此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应用日渐深入且全面,教师为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教师有必要强化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和调用,要更多地考虑到多元化作业的关联,逐层递进地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促使其和具体学情相互融合起来,尽可能地选取符合学生兴趣的作业,要通过喜闻乐见的设计方法增强学生的理解,让每位学生都可以灵活丰富且优质多样的作业吸引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索语文知识,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保障,这样才可以发挥出1+1>2的效果,最终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此举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韩军玉.“双减”政策背景下低年级语文非书面作业的设计实施[J].新课程导学,2022(33):63-65.
  [2]钱春华.坚持“双减”政策,优化语文作业设计——谈“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1):72-74.
  [3]董燕芝.“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部编版教材为例[J].新课程,2022(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