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试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作者】 黄丽娟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



【正文】  【摘 要】 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按照核心素养教学思想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地理教学的方法,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本文介绍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并阐述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希望能提升教学效率,创造高效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好青年。
  【关键词】 地理课堂;核心素养;策略探讨

  初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课程,与人类生活的关联较大,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未来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是当下学生所应具备的基础素养,是当下盛行的教育形式,能够着力发展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知识教育时,自然需要着重关注核心素养,并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目的,展开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为此,文章将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谈一谈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的借鉴。
  1、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创建出具有形象和情绪色彩的情景,提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课本,让学生的心理和身体能够得到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该种教学模式是以社会既定事实和生活中的发展规律为基础,对其进行加工与提炼,使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的过程,其核心为刺激学生的情感,使其充分被调动起来,如当前教师常用的角色扮演、语言情境设置等方法,都是通过设置具体教学场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其中,从而起到无形影响学生思维运动方向的作用。
  2、核心素养下利用生活化教学进行开展初中地理的方式
  2.1 创设地理情境,强化学生人地协调意识
  创设情境教学活动能增强地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意识地渗透人地协调观念,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优化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效果。如教学初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资源概况”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我国自然资源占有情况、工业化建设进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情况等融入到视频情境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工业化建设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工业化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此为基础,教师在讲解自然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导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促进人地协调观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合理渗透,使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如此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人地协调意识进行有效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学习效果。
  2.2 推进小组讨论,实现自主学习
  合作式学习是当前教学改革进程中高效的学习模式,其一方面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避免学生因为独立思考而造成的思想局限性,两方面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推进小组讨论这一形式,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的气候类型”时,首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对中国的气候类型以及成因形成初步印象,并且要求学生标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知识,为小组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六人结为一组,在组内讨论其经过学习掌握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并且组员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帮助解决部分疑问知识,以此将学习活动前置;最后,教师结合学生在独立以及合作学习中产生的疑问点,针对讲解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促使其全面掌握课程知识,以此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果为导向展开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教师推进小组讨论这一形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群体探究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推进其高效学习进程。
  2.3 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当前电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辅助设施也开始在全国绝大多数教室中广泛应用,因此中学地理老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充实课程,为学生提供”智能”的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积极运用现代设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功能,不但能减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量,还能让学生增加更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初中地理老师在为学生讲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时,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对社会认识比较少,缺少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初中地理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增加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老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查找一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别,并列举代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两个国家例子,把这些内容整合到课件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见识宽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4 应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
  地理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所以在进行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把地理看成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并且有各种不同的节点,通过有序的知识脉络,知识点之间互相支撑,所以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种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对于整体的知识有总体的了解,同时通过知识导图,对于知识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与了解,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比如在进行水资源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水作为知识的中心点,同时把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以及水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下面还可以具体细分为对农业的影响,对工业的影响等等)同时还可以继续细分,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范围内,在空间范围内的细分,通过这种以水资源为中心,把与水资源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划分,促进学生在水资源相关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关乎到学生的未来,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自身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并且将这些元素添加到教学中,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增强他们的地理核心核心素养,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徐小燕.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实践[J].考试与研究,2020(12)128-77.
  [2]朱德志.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北京教育,2020(1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