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作者】 周永伟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是小学阶段语文科目教学的重要内容,社会新形势下小学语文的文字使用规范性、标准性要求越发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是增强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础工作,对强化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农村基础教学设施尚不完善,学校师资力量难以完全满足教学需求,这使得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落实更加艰巨,也更加重要。农村小学生需要接受更加高质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注重强化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并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文字。从而有助于增强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而带动农村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当中,依旧存在着笔顺错误较多、错别字识别难度较大、多音字词汇量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本文通过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状况,提出了夯实基础笔顺练习、巧用趣味联想法、多音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优化策略,推动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一、引言
  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受到许多限制,基础设施的不完备以及师资力量的不健全影响了农村学生受教育水平,使得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落实具有较大的难度,难以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而强化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带动农村教育事业的优化发展,并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高素质人才与教育基础,有助于农村实现共同富裕进程。开展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对农村各方面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笔顺错误较多、错别字识别难度较大、多音字词汇量少等局限性影响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长久发展,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本文旨在研究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并挖掘符合农村实际发展的优化策略,促使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进一步落实,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带动农村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现状
  (一)笔顺错误较多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着学生书写笔顺错误较多的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导致基础教育设施与专业教师队伍尚不完善,使得小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在进行基础笔顺练习时未能完全掌握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学生在进行文字笔顺练习时,只是对单个笔顺开展机械式的重复写作,但当多个笔顺组合在一起时就难以区分书写先后,影响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有序进行[1]。同时学生对于横竖撇捺难以与文字中的笔顺互相对应,给小学生规范书写文字造成了阻碍。笔顺练习是进行语言文字规范书写的基础步骤,教师应当加强对笔顺练习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不同文字的书写顺序,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
  (二)错别字识别难度较大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学生对错别字的识别难度较大,在成语或词语中难以找出错误之处,这说明学生对于不同词语之间的正确搭配使用尚不熟练,影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开展进行部分词语之间的搭配时,只是让学生在课文中对语言文字加以学习,而没有深入解读不同词组搭配中的区别与联系,使得学生在实际检验当中,通常都是望文生义,靠猜测来识别词组中的错别字。这将严重影响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强化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不利于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优化。
  (三)多音字词汇量少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学生的多音字词汇量较少,对于不同读音的文字只能辨认出其中最为常用的一个,影响学生扩充自身语文词汇量。教师在进行多音字的教学时,只是按部就班地传授多音字的不同读音,以及不同读音下文字的部分词组搭配,没有以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多音字的使用,降低了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开展效率[2]。教师应当优化自身教学办法,通过现代化教学模式来帮助农村小学学生完善基础语言文字使用,有利于带动农村小学语文的现代化发展,促使农村小学语言文字使用更加标准、规范以及现代化。
  三、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划化建设优化策略
  (一)夯实基础笔顺练习
  农村小学学生在进行文字笔顺练习时错误较多,影响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当夯实基础笔顺练习,强化学生对文字笔顺的全面掌握。教师在《荷叶圆圆》课程中可根据“亮”、“机”、“朵”三个字来进行书写笔顺的练习,同时在练习中让学生对三个文字在笔顺上的相似处展开思考,促使学生发现“几”在不同文字中的多样化写法,在“亮”中“几”要写得扁,而在“机”中“几”需要写窄。教师也可在课堂中进行趣味笔顺游戏,让学生在以此在黑板中书写一种笔画,使得笔画正确的同时还能组成一个字[3]。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夯实学生的笔顺基础,促进农村小学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
  (二)巧用趣味联想法
  农村小学学生对错别字的识别难度较大,教师可运用趣味联想法,通过联想来帮助学生掌握词语之间的正确搭配。教师在讲解《穷人》课文中,学习词语“呼啸”时,可让学生跟读词语读音,发现在读这两个字时嘴巴会嘟起来又放下去,以此帮助学生记忆“呼啸”二字都是口字旁。在学习生词“汹涌澎湃”时,教师可将该词语与大海海浪联系到一起,帮助学生记忆该生词的偏旁都是三点水。
  (三)多音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生的多音字词汇量少,教师应当将多音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多音字的正确使用。教师在讲述“泊”多音字时,可带领学生观察行人如何“泊车”,并带领学生在当地“湖泊”进行远处参观,通过生活实际中的各种细节来帮助学生记忆多音字的使用方法,从而有助于加强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对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建设当中还存在着笔顺错误较多、错别字识别难度较大、多音字词汇量少等不足之处,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通过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实际发展现状,提出了夯实基础笔顺练习、巧用趣味联想法、多音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有效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1]钟凯,李启.规范语言润文化 人文奠基显品味——来自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溪泉湾小学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报告[J].教师,2022(36):2+129. 
  [2]陈桢华.小学高段语言文字应用规范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州市H小学为例[J].汉字文化,2021(18):114-116.
  [3]顾之川.语文教育与语言文字规范[J].语言规划学研究,2019(0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