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结合学教实际,实施精准练习——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研究

【作者】 彭 荣

【机构】 重庆市渝北区长安锦尚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一条主要“渠道”,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如何在新课改教学要求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活动,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对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活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小学数学练习课的现状。并提出了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要构建情境,设置生动案例;要重视能力,加强技能训练;要不拘一格,教学方式多样的策略。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练习课逐渐被纳入教学改革中,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构建情境,设置生动案例。其次,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加强技能训练。最后,要不拘一格,教学方式多样。
  一、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积极探究、交流、合作,努力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课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课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训练;二是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与深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练习课当作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练习课能使学生获得系统而又综合的知识技能,达到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目前小学数学练习课的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练习题讲解,以此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这种方式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练习课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对练习课的认知存在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练习课存在着片面的理解,认为练习课只是为学生进行练习提供时间和机会,而忽略了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层面上的培养,却没有注意到对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采用大量重复单一地训练模式来进行教学活动。
  其次,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过于机械和死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层面上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因为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往往会采用一些机械单一、程式化地训练方式来进行练习课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但是这种机械单一、程式化地练习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练习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影响到对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方面的提高。
  再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练习时存在着随意性。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其思维方式也处于较为简单和稚嫩阶段。
  三、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对策
  (一)构建情境,设置生动案例
  教育建构学指出,在准备阶段进行预设活动,是一种生成课堂教学内容的活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调查中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习题课程时,忽略了数学习题的设置,选择的习题内容单一,枯燥无味。对习题的讲解缺乏魅力和激励。学生们都是性情直爽、天性活泼的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反之,则不然。再者,新课程提倡“我愿学”和“我想学”是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习题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数学习题的布置这个工作。从有利于展现教材的知识要点的内涵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的角度来看,设置有针对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数学练习,展现出数学练习无限“魅力”。
  在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生动案例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进行“1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简单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到“10以内数的组成”。首先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图,比如:积木、小石头、小方砖等等,然后教师将这些物体分别摆成10以内数的组成。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发现了这些物体都有10个数字组成,而这些数字都是10以内的数。”这样,就让学生在情境中寻找到了1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10以内数的理解。
  (二)重视能力,加强技能训练
  小学数学练习课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之外,还应该重视学生的数学能力,加强技能训练。例如,在进行“位置”练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室四个角落”的情景,让学生判断“教室四个角落”哪个是教室的中心,哪个是教室的边缘。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选择两种方法来解决“教室四个角落”都是中心的问题,并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解决“教室四个角落”都是边缘的问题。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总结出哪一种方法更好。通过这一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重视能力的同时要加强技能训练,提升技能的唯一方式就是精准练习。精准练习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按照练习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例如,在进行“乘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两个相同的数相加”这一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一题多解”练习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不拘一格,教学方式多样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进行“数与式”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为学生选择不同的练习方式。比如,在进行“加法运算定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列表、画图、计算等多种方式理解加法运算定律。例如,在学习“减法运算定律”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下两个相同的数进行比较这一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程度。例如,教师可以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以由老师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优化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一道算式题”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和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练习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张“乘法表”,让学生根据乘法表上的内容进行计算。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完成练习后,教师还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完成作业证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成果来证明自己。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练习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应从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小学数学练习课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根据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练习课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和发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秀梅.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研究和思考[J].读写算,2021(08):1-2.
  [2]姚慧.小学数学练习课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研究[J].天津教育,2021(27):86-87+94.
  [3]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3(07):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