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社团+任务单:撬动整本书阅读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以《骆驼祥子》为例
【作者】 蔡丽丽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初级实验中学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双减”政策规定:全面减压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结合课标建议和政策,学校在减轻学生负担,还要通过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七年级开设了整本书阅读社团。
学校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经过问卷得知: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量不大,阅读探究不深刻,阅读方法不丰富,阅读质量不高。学生对整本书的相关信息了解很少,片面地以为读整本书就是读完整一本书。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积累人生经验。针对学生阅读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以任务单撬动学生整本书阅读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通过设计有梯度的学习清单搭建支架,鼓励学生围绕具有独特性、挑战性的主题学习,开展扎实有效的深度阅读。
一、依托社团,整体规划
学校每周有三节整本书社团课,一节自主阅读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批注和填写;一节交流讨论课,学生根据自己填写任务单和小组成员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一节成果展示课,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学生进行分享。
自主阅读课:
开展每整本书社团教学之前,学生必须通过第一次自主阅读完成内容提炼。
以《骆驼祥子》为例:
表一:《骆驼祥子》阅读任务清单
23-24章
备注:中国文联出版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丛书《骆驼祥子》共205页,24节,拟计划两周时间阅读结束。
设计说明:表一是为了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在重要处进行圈点勾画,最终完成信息提炼、整合,提高了学生的提取信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讨论交流课:
任务单驱动进行第二次阅读
基于《骆驼祥子》单元学习的要求,笔者对指导任务单进行整体规划,选定“祥子与车”“祥子与女人”“祥子与社会”“选点读写”四个板块主题贯穿全程,旨在通过构建项目驱动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有效的抓手。
二、聚焦任务,实施步骤
依照学习主题,笔者在解读课标与文本,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了四份由任务构成的任务清单,串联起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形成了切实推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载体。
(一)着眼人物变化,理解小人物精神内核
祥子作为《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作为核心人物,他的性格变化贯穿全书,他与车的“三起三落”注定了他的悲剧身份。因此,笔者设计了“祥子与车”主题学习任务单。课前引导学生对祥子的变化,对车的变化质疑发问,读中有思。具体任务如下:
课前任务:
阅读本书,有关祥子的性格变化,你有什么疑惑?你最喜欢哪一阶段的祥子?找出相关段落进行批注。
课中任务:
任务一:
1.填写祥子的个人简历表。
祥子个人简历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初步了解人物祥子,探究祥子性格,概括相关事件,为进一步分析祥子的性格做准备。这个任务还是锻炼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和概括能力。“想对祥子说”任务是想初步了解学生对祥子的情感和评价。
任务二:
1.对祥子的形象进行分析,找出相关语段进行分析探究。
2.阅读祥子三次买车经历的相关段落,探究车对祥子的变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课后任务:
根据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完成一份《祥子小传》。
要求:300字以上。
(二)聚焦祥子爱情,揣摩祥子的“爱情观”
书中与祥子“爱情”有关的女人是虎妞和小福子。祥子不爱虎妞,却娶了虎妞;爱小福子,却又在虎妞死后拒绝了小福子。针对此疑问,笔者设计了“祥子与女人”主题学习任务单。利用课前任务激发学生质疑探究。课中借助任务追溯爱情结局之缘由,顺势深入探究祥子的爱情观。课后引导学生开展文本再创作,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课前任务:
细品祥子与虎妞和祥子和小福子相关情节,你有什么疑问,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
课中任务:
任务一:
1.探究虎妞和小福子的异同,揣摩她们和祥子的爱恨情仇。
虎妞、小福子人物对比矩阵图
(注明相关章节)
设计说明:通过人物对比,细品她们与祥子之间的关系,逐步探究祥子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得出祥子对爱情的看法。这份任务学生探究的兴趣很足,完成中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任务二:
2.虎妞和祥子结婚当天,祥子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根据自己的理解为祥子发布这条九宫格的图文朋友圈。
要求:符合人物心情,人物性格,还要关注他的朋友圈好友。
3.阅读小福子死后,祥子找到小福子的相关情节,揣摩祥子心里,揣摩他可能对小福子说了哪些话?
课后任务:
纵观祥子的“爱情”经历,小组选两段“祥子和虎妞”“祥子和小福子”的相关情节段落,改编成课本剧进行班级展演。
要求:
尊重原著,还原书中内容
演员演绎,呈现精湛演技
(三)深入探究主题,细品祥子悲剧原因
这部小说的主题:祥子悲剧的原因是深度学习的关键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祥子的遭遇来感受,还可以通过作者在书中的议论和评价直接获得小说的内涵和意蕴的认知。直接表达作者对祥子们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为了让学生对主题有更深刻的影响,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单。
课前任务:
谁是祥子走向悲剧的最大推手?
课中任务:
任务一:
1.与祥子有关联的人物都有谁?分别探究他们的性格,画出人物关系图。
人物关系及性格探究
设计说明:敦促学生完成表格,并从中发现书中的次要人物与祥子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他们在祥子毁灭的道路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任务二:
2.《骆驼祥子》的主题探究。
《骆驼祥子》主题探究
设计说明:完成《骆驼祥子》主题表格。此表是根据课中任务的探究,结合学生自己的心得分享,系统地收集、整理、研读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材料,经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活动,提出个人见解,形成文字作品,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任务三:
3.祥子命运的悲剧只是因为黑暗的社会和军阀混战造成的吗?
课后任务:
继续完成《骆驼祥子》主题探究表,完成500字以上读书报告。
(四)聚焦研究关键,实现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笔者创设“选点读写”主题学习学习任务单的初衷,课前任务意在触发学生个体研究兴趣点,课堂任务重在引导学生让自己与书籍发生“关系”,用“文本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去“用文本解决学生的心灵问题”。
课前任务:
列出自己最想探究的两个问题。
课中任务:
任务一:
1.每组推选出一个最佳话题,并阐述推荐的理由。
2.研读以下话题,分析选题特点和角度。
论祥子的“金钱观”
析刘四爷和虎妞父女情
探祥子对酒和烟态度
品虎妞的人物性格
3.依照选题,为选题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列出研究提纲。
任务二:
根据下表进行评价,再进行修改。
写作评价量表
1.根据评价,进行修改。
2.小组交流,完善标准。
课后任务:
根据两次的互评结果,根据话题完成小论文,不少于500字。
任务单的驱动读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有抓手并能深度探究,学生在一个个任务的探究中提升了思辨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了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落到了实处。整本书阅读社团为学生的自主、自由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氛围,小组合作让学生团队意识得到了提升,并在自我展示环节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强化和满足。
成果展示课:
任务单驱动,撬动了学生对整本书的深度学习,通过老师的指导,自我探究,小组分享下,个人的阅读体验更加完善和成熟。为了让学生保持持续的阅读激情,笔者在社团成果展示课上给所有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展示。成果丰富,不拘一格。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选择展示。
1.文字类:《我讲<骆驼祥子>》《写给祥子的一封信》《微写作》
2.绘画类:海报,手抄报,思维导图
3.语言类:相声,课本剧,知识竞赛
4.辩论类:辩论词,书评
温儒敏教授说:“若要让学生喜欢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的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整本书社团课能让学生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读更多的经典,完成深度学习,提升学生阅读品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经过问卷得知: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量不大,阅读探究不深刻,阅读方法不丰富,阅读质量不高。学生对整本书的相关信息了解很少,片面地以为读整本书就是读完整一本书。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积累人生经验。针对学生阅读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以任务单撬动学生整本书阅读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通过设计有梯度的学习清单搭建支架,鼓励学生围绕具有独特性、挑战性的主题学习,开展扎实有效的深度阅读。
一、依托社团,整体规划
学校每周有三节整本书社团课,一节自主阅读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批注和填写;一节交流讨论课,学生根据自己填写任务单和小组成员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一节成果展示课,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学生进行分享。
自主阅读课:
开展每整本书社团教学之前,学生必须通过第一次自主阅读完成内容提炼。
以《骆驼祥子》为例:
表一:《骆驼祥子》阅读任务清单
23-24章
备注:中国文联出版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丛书《骆驼祥子》共205页,24节,拟计划两周时间阅读结束。
设计说明:表一是为了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在重要处进行圈点勾画,最终完成信息提炼、整合,提高了学生的提取信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讨论交流课:
任务单驱动进行第二次阅读
基于《骆驼祥子》单元学习的要求,笔者对指导任务单进行整体规划,选定“祥子与车”“祥子与女人”“祥子与社会”“选点读写”四个板块主题贯穿全程,旨在通过构建项目驱动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有效的抓手。
二、聚焦任务,实施步骤
依照学习主题,笔者在解读课标与文本,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了四份由任务构成的任务清单,串联起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形成了切实推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载体。
(一)着眼人物变化,理解小人物精神内核
祥子作为《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作为核心人物,他的性格变化贯穿全书,他与车的“三起三落”注定了他的悲剧身份。因此,笔者设计了“祥子与车”主题学习任务单。课前引导学生对祥子的变化,对车的变化质疑发问,读中有思。具体任务如下:
课前任务:
阅读本书,有关祥子的性格变化,你有什么疑惑?你最喜欢哪一阶段的祥子?找出相关段落进行批注。
课中任务:
任务一:
1.填写祥子的个人简历表。
祥子个人简历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初步了解人物祥子,探究祥子性格,概括相关事件,为进一步分析祥子的性格做准备。这个任务还是锻炼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和概括能力。“想对祥子说”任务是想初步了解学生对祥子的情感和评价。
任务二:
1.对祥子的形象进行分析,找出相关语段进行分析探究。
2.阅读祥子三次买车经历的相关段落,探究车对祥子的变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课后任务:
根据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完成一份《祥子小传》。
要求:300字以上。
(二)聚焦祥子爱情,揣摩祥子的“爱情观”
书中与祥子“爱情”有关的女人是虎妞和小福子。祥子不爱虎妞,却娶了虎妞;爱小福子,却又在虎妞死后拒绝了小福子。针对此疑问,笔者设计了“祥子与女人”主题学习任务单。利用课前任务激发学生质疑探究。课中借助任务追溯爱情结局之缘由,顺势深入探究祥子的爱情观。课后引导学生开展文本再创作,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课前任务:
细品祥子与虎妞和祥子和小福子相关情节,你有什么疑问,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
课中任务:
任务一:
1.探究虎妞和小福子的异同,揣摩她们和祥子的爱恨情仇。
虎妞、小福子人物对比矩阵图
(注明相关章节)
设计说明:通过人物对比,细品她们与祥子之间的关系,逐步探究祥子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得出祥子对爱情的看法。这份任务学生探究的兴趣很足,完成中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任务二:
2.虎妞和祥子结婚当天,祥子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根据自己的理解为祥子发布这条九宫格的图文朋友圈。
要求:符合人物心情,人物性格,还要关注他的朋友圈好友。
3.阅读小福子死后,祥子找到小福子的相关情节,揣摩祥子心里,揣摩他可能对小福子说了哪些话?
课后任务:
纵观祥子的“爱情”经历,小组选两段“祥子和虎妞”“祥子和小福子”的相关情节段落,改编成课本剧进行班级展演。
要求:
尊重原著,还原书中内容
演员演绎,呈现精湛演技
(三)深入探究主题,细品祥子悲剧原因
这部小说的主题:祥子悲剧的原因是深度学习的关键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祥子的遭遇来感受,还可以通过作者在书中的议论和评价直接获得小说的内涵和意蕴的认知。直接表达作者对祥子们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为了让学生对主题有更深刻的影响,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单。
课前任务:
谁是祥子走向悲剧的最大推手?
课中任务:
任务一:
1.与祥子有关联的人物都有谁?分别探究他们的性格,画出人物关系图。
人物关系及性格探究
设计说明:敦促学生完成表格,并从中发现书中的次要人物与祥子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他们在祥子毁灭的道路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任务二:
2.《骆驼祥子》的主题探究。
《骆驼祥子》主题探究
设计说明:完成《骆驼祥子》主题表格。此表是根据课中任务的探究,结合学生自己的心得分享,系统地收集、整理、研读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材料,经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活动,提出个人见解,形成文字作品,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任务三:
3.祥子命运的悲剧只是因为黑暗的社会和军阀混战造成的吗?
课后任务:
继续完成《骆驼祥子》主题探究表,完成500字以上读书报告。
(四)聚焦研究关键,实现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笔者创设“选点读写”主题学习学习任务单的初衷,课前任务意在触发学生个体研究兴趣点,课堂任务重在引导学生让自己与书籍发生“关系”,用“文本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去“用文本解决学生的心灵问题”。
课前任务:
列出自己最想探究的两个问题。
课中任务:
任务一:
1.每组推选出一个最佳话题,并阐述推荐的理由。
2.研读以下话题,分析选题特点和角度。
论祥子的“金钱观”
析刘四爷和虎妞父女情
探祥子对酒和烟态度
品虎妞的人物性格
3.依照选题,为选题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列出研究提纲。
任务二:
根据下表进行评价,再进行修改。
写作评价量表
1.根据评价,进行修改。
2.小组交流,完善标准。
课后任务:
根据两次的互评结果,根据话题完成小论文,不少于500字。
任务单的驱动读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有抓手并能深度探究,学生在一个个任务的探究中提升了思辨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了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落到了实处。整本书阅读社团为学生的自主、自由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氛围,小组合作让学生团队意识得到了提升,并在自我展示环节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强化和满足。
成果展示课:
任务单驱动,撬动了学生对整本书的深度学习,通过老师的指导,自我探究,小组分享下,个人的阅读体验更加完善和成熟。为了让学生保持持续的阅读激情,笔者在社团成果展示课上给所有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展示。成果丰富,不拘一格。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选择展示。
1.文字类:《我讲<骆驼祥子>》《写给祥子的一封信》《微写作》
2.绘画类:海报,手抄报,思维导图
3.语言类:相声,课本剧,知识竞赛
4.辩论类:辩论词,书评
温儒敏教授说:“若要让学生喜欢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的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整本书社团课能让学生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读更多的经典,完成深度学习,提升学生阅读品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