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数学活动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辛富菊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第三完全小学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四基”是有机融合的,我们不能光以知识技能的目标判定一节课的难易,更不能以此“抹杀”活动的价值。活动经验是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出来的,而并非教出来的,它更强调“过程性目标”。教师应根据概念本质特点,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水平设计活动,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关键词】 数学活动;生活经验;数学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热热闹闹的课堂,老师们“精心”准备了大量的活动,孩子们也都“动”了起来,却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但没能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连最基本的知识技能目标也未落实。的确,数学活动经验不像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思想那样客观存在,它是建立在人们的感觉基础上的。
  一、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并为他们提供主动探索、主动创新的机会,应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个人意见。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更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会学”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二、教师学习潜能的激发
  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无论是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礼物。
  三、数学故事活动的引入
  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教学,通过故事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历史、数学知识,增长知识,激发学习热情。数学故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收集,可由老师讲,也可由学生自己讲。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如棋盘上的学问”等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以及古今中外数学家伟大成就及其感人事迹,都可以收入数学活动课,既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
  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是有差异的。且学生的活动经验相当部分来自于日常的生活,而生活经验的提供途径和方式并不遵守学校教育的法则。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使活动真正成为经验生长的有效载体,彰显“智慧教育”的魅力,这种超学科的意义才是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我们不能指望有一两次活动学生就有数学活动经验形成,也不要把目光总聚焦在40分钟课堂。经验的积淀可以在课内,也可以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甚至可以贯穿整个概念教学体系;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解决。
  总之,教师要成功地上好一节活动课,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主题;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使学生易于接受;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教具,通过轻松灵活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从而锻炼他们的探索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具备获取、发展新知识的目的,真正做到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