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在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寇建钢

【机构】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之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上的教学根本,因此,教师需要注重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合作学习活动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能够令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并令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上,而是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更加深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
  【关键词】 合作学习;高中;政治;教学

  教学技巧是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从学科特点、学生水平等多个角度分析综合选用的方法与手段,对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教学技巧的选用必须基于一定的教学原则,因而在当下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教学技巧进行创新,使其在符合当下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提高政治课堂有效性的作用,并最终实现政治课程的开设价值。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的特征
  1.1知与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学理论主张教学做合一,在思政学科教学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让知与行合一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单一的说教难以从深层次触动学生心灵,是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深度落实的重要原因。因此,思想政治课堂若想凸显其有效性,需要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构成有效链接,为学生提供化知为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思想政治理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促进知识内化,由此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2主客体转化
  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地位、角色的相互转化是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新课程中学生提升自身的主体性,能有效发挥主体探究、思考优势,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改善传统课堂被动接受学习内容、教学地位不平等问题。化被动为主动的转变能有效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实力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1.3科学化评价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将评价教学指导列为单独的指导项目,足见新课改阶段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对评价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客观、完整的评价体系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评价兼具多种教育功能,能提炼阶段学习数据,助力教师把控学情,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为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法与导向。科学化评价体系的融入能为学生学习心态、教师教学思路提供隐性改善参考,侧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解析
  2.1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够重视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课堂表现的影响,学生对课程的认识程度影响学习态度。在传统认识中,各学科有了主科和辅科的划分,语数英这些学科占分比较多,所以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思想政治课与这些学科占分相对较少,认为思想政治这种学科知识识记性比较强,因此,有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只是在考试前进行突击背诵,有时在这种状态下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个时候,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就会弱化,减少时间精力的付出,必然会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不难发现,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大多数的学生学习政治不是因为这门课程对自身的学生活多重要或者对这门课程充满兴趣,学习动机大部分是来自外部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2.2学生缺乏课堂主体参与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不仅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与当代时事政治密切相关,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广泛,更加侧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根据知识本身精心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情境。但在实际课堂中,学生缺乏课堂主体参与意识,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存在误解和偏差,部分学生缺少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认为政治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缺乏政治常识,缺少一定的社会经验,面对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更多关注情境是否具有趣味性,而非情境背后蕴含的目标和理念,对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感悟不深,学生缺乏相关的尝试及体验,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基于合作学习视角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措施
  3.1应用生本教学理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教育家杜威首创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他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解放学生思维,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回归思考个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主动出击中获得学习收益。以生为本理念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领域大力支持、认可的教育理念。为达到此目的、正确应用此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教学渗透。首先,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对个人角色定位产生清晰认知,个人角色由教学的主导者、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者。教师可以发挥扬弃精神,一方面摒弃监管学习、主宰课堂、抢占课堂心智等落后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放开手,让学生在质疑、求索中提升课堂思维的有效性。
  3.2加强课程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
  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尊重学生们目前的认知发展规律性特征和现有的生活经验的特点。经过分析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平时对于政治事件的关注度也不高,所以,缺乏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这也导致他们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浮于表面,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没有真正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综合的整理。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没有认真地对待和尊重,在课堂上也是过于侧重理论讲授的话,进一步地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更多的挫折感。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这些特点,努力地给学生们创造更多丰富的体验式学习的机会,丰富他们人生的经历,创设一些情境,引入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和探究,端正他们的思想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的实践活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缺少的,要让他们的生活经历得到丰富结合的自己的一些经验去学习学科的内容,让学科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之间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密不可分。
  3.3选择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故而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应用一定的教学技巧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被动式学习方式向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要进行诱导质疑。质疑是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所必需的精神,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才能有成长,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采用一定的教学技巧来诱导学生产生质疑。在自主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深化对超前消费的认识,并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超前消费也应该适度的原则。
  结束语
  总之,高中政治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们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要给学生创造出更多有利于他们主体作用发挥和进一步培育的环境,通过教学活动的创新,引入生活化的具体实例等各种方式激活学生们的思想,引起学生的关注投入和探究,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培育,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性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彭秀丽.核心素养视域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第二课堂(D),2021(11):11-12.
  [2]王超超.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1.
  [3]王丽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1(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