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作者】 陆桠楠
【机构】 四川省中江县大西街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目前,许多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行为时有缺失,而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则不够系统完整,教师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单一。为提高礼仪教育质量,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有必要构建全方位的礼仪教育内容体系,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同时寻求家庭及社会的配合,营造一体化的礼仪教育环境,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礼仪;幼儿园礼仪教育;现状;建议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美德。然而,调查发现,幼儿园里许多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当前,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下一代进行礼仪教育,如韩国的幼儿园内设有专门的礼仪室,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培养;新加坡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在幼儿园开设好公民课程,等等。反观我国,幼儿园礼仪教育存在许多不足。笔者认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现状
笔者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等途径,发现许多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生活中礼仪行为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教师在重阳节前组织了礼仪教育活动“尊敬老人”。为了解幼儿在对待老人方面的礼仪认知,教师提出问题:“妈妈买了好吃的肯德基鸡翅。想想看,是买给谁吃的?”幼儿理所当然地回答:“是给我吃的。”教师追问:“为什么不是买给奶奶吃的?”幼儿说:“因为奶奶牙齿不好,咬不动。”教师进一步假设:“如果奶奶牙齿能咬动,你愿意把鸡翅给奶奶吃吗?”大部分幼儿不加思考地回答:“不愿意,因为我最爱吃肯德基。”可见,许多幼儿缺少相关礼仪认知,对老人的关爱和尊敬不够。在幼儿园里,幼儿与教师、同伴交往时不懂得交往礼仪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有的幼儿不小心撞到同伴,却不愿意开口道歉;有的幼儿在玩玩具时不会与同伴协商,而依靠武力霸占玩具;有的幼儿离园时不会和教师说再见,而是急急忙忙离开活动室,等等。
笔者观察发现,幼儿园礼仪教育缺少系统性和预见性。教师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多采取随机教育的方式,即当幼儿表现出不文明的行为后,教师会随时、随地开展礼仪教育,教育的即时性强,灵活性大,指向明确。但是,随机教育仅仅发生在教师可观察到的范围内,这种对特定事件的指导往往只对一部分或个别幼儿具有教育意义,无法兼顾到每个幼儿。就随机教育的具体方法而言,教师多用语言提醒,讲道理,制止幼儿的不文明行为,如告诉幼儿不打招呼就拿走别人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应当先征求玩具持有人的同意等。当讲道理的方法未达到良好效果时,教师往往会采用厉声警告、批评等方式,以纠正幼儿的不文明行为。
二、提高幼儿园礼仪教育质量的建议
综上所述,目前幼儿礼仪认知及礼仪行为有所缺失,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则不够系统完整,教师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单一。为提高幼儿园礼仪教育质量,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笔者建议如下。
1.把握礼仪教育的丰富内涵,构建全方位的礼仪教育内容体系
礼仪的含义十分丰富,相应地,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涵也十分丰富。从内容上看,既包含个人礼仪修养,涉及面部表情、言语、体态等,又包含社交礼仪,涉及交往礼仪、通联礼仪、应酬礼仪、聚会礼仪和餐饮礼仪等。虽然分类各有不同,但全方位的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应涵盖幼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教师在选择礼仪教育内容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无律、他律到自律的心理发展规律,以体现礼仪教育的系统性和预见性。
幼儿的礼仪行为既在师幼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中体现,又可分成对待位高者、位低者和为朋者三种情况。因此,全方位的幼儿园礼仪教育要注重涵盖多种对象关系,体现礼仪教育内容的层次性,让幼儿逐渐学会适时、适当地表现礼仪。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礼仪教育方式
幼儿园礼仪教育要重视榜样的作用。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幼儿可塑性强,且善于模仿,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讲究礼仪规范。教师要注意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礼仪榜样。
3.结合生活场景,营造一体化的礼仪教育环境
为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时时处处渗透礼仪教育,营造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如创设礼仪文化长廊,介绍各种礼仪;创设礼仪漫画坊,让幼儿用漫画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眼中的文明行为等。当然,崇尚礼仪,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不只局限在幼儿园,而是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需要家庭、社会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以营造一体化的礼仪教育大环境。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可以提高礼仪教育质量。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礼仪形象,营造文明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家庭的和谐礼仪环境熏陶下成长为懂礼仪的人。教师应定期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动态,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
只有创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幼儿才能巩固和迁移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礼仪行为。因此,教师有必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在社区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争取社区居民的配合,共同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
此外,笔者在调查幼儿园礼仪教育时发现,许多教师比较注意施礼教育,却相对忽视受礼教育。例如,乘坐公共汽车时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是一种礼貌行为,但是在接受别人让座时应该如何还礼呢?这种在受礼后进行得体回应的教育有待加强,因为施礼与受礼的良性循环可以实现双方的礼仪性互动,让幼儿体会到尊重与被尊重,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礼仪;幼儿园礼仪教育;现状;建议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美德。然而,调查发现,幼儿园里许多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当前,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下一代进行礼仪教育,如韩国的幼儿园内设有专门的礼仪室,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培养;新加坡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在幼儿园开设好公民课程,等等。反观我国,幼儿园礼仪教育存在许多不足。笔者认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现状
笔者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等途径,发现许多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生活中礼仪行为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教师在重阳节前组织了礼仪教育活动“尊敬老人”。为了解幼儿在对待老人方面的礼仪认知,教师提出问题:“妈妈买了好吃的肯德基鸡翅。想想看,是买给谁吃的?”幼儿理所当然地回答:“是给我吃的。”教师追问:“为什么不是买给奶奶吃的?”幼儿说:“因为奶奶牙齿不好,咬不动。”教师进一步假设:“如果奶奶牙齿能咬动,你愿意把鸡翅给奶奶吃吗?”大部分幼儿不加思考地回答:“不愿意,因为我最爱吃肯德基。”可见,许多幼儿缺少相关礼仪认知,对老人的关爱和尊敬不够。在幼儿园里,幼儿与教师、同伴交往时不懂得交往礼仪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有的幼儿不小心撞到同伴,却不愿意开口道歉;有的幼儿在玩玩具时不会与同伴协商,而依靠武力霸占玩具;有的幼儿离园时不会和教师说再见,而是急急忙忙离开活动室,等等。
笔者观察发现,幼儿园礼仪教育缺少系统性和预见性。教师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多采取随机教育的方式,即当幼儿表现出不文明的行为后,教师会随时、随地开展礼仪教育,教育的即时性强,灵活性大,指向明确。但是,随机教育仅仅发生在教师可观察到的范围内,这种对特定事件的指导往往只对一部分或个别幼儿具有教育意义,无法兼顾到每个幼儿。就随机教育的具体方法而言,教师多用语言提醒,讲道理,制止幼儿的不文明行为,如告诉幼儿不打招呼就拿走别人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应当先征求玩具持有人的同意等。当讲道理的方法未达到良好效果时,教师往往会采用厉声警告、批评等方式,以纠正幼儿的不文明行为。
二、提高幼儿园礼仪教育质量的建议
综上所述,目前幼儿礼仪认知及礼仪行为有所缺失,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则不够系统完整,教师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单一。为提高幼儿园礼仪教育质量,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笔者建议如下。
1.把握礼仪教育的丰富内涵,构建全方位的礼仪教育内容体系
礼仪的含义十分丰富,相应地,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涵也十分丰富。从内容上看,既包含个人礼仪修养,涉及面部表情、言语、体态等,又包含社交礼仪,涉及交往礼仪、通联礼仪、应酬礼仪、聚会礼仪和餐饮礼仪等。虽然分类各有不同,但全方位的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应涵盖幼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教师在选择礼仪教育内容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无律、他律到自律的心理发展规律,以体现礼仪教育的系统性和预见性。
幼儿的礼仪行为既在师幼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中体现,又可分成对待位高者、位低者和为朋者三种情况。因此,全方位的幼儿园礼仪教育要注重涵盖多种对象关系,体现礼仪教育内容的层次性,让幼儿逐渐学会适时、适当地表现礼仪。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礼仪教育方式
幼儿园礼仪教育要重视榜样的作用。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幼儿可塑性强,且善于模仿,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讲究礼仪规范。教师要注意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礼仪榜样。
3.结合生活场景,营造一体化的礼仪教育环境
为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时时处处渗透礼仪教育,营造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如创设礼仪文化长廊,介绍各种礼仪;创设礼仪漫画坊,让幼儿用漫画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眼中的文明行为等。当然,崇尚礼仪,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不只局限在幼儿园,而是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需要家庭、社会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以营造一体化的礼仪教育大环境。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可以提高礼仪教育质量。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礼仪形象,营造文明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家庭的和谐礼仪环境熏陶下成长为懂礼仪的人。教师应定期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动态,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
只有创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幼儿才能巩固和迁移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礼仪行为。因此,教师有必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在社区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争取社区居民的配合,共同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
此外,笔者在调查幼儿园礼仪教育时发现,许多教师比较注意施礼教育,却相对忽视受礼教育。例如,乘坐公共汽车时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是一种礼貌行为,但是在接受别人让座时应该如何还礼呢?这种在受礼后进行得体回应的教育有待加强,因为施礼与受礼的良性循环可以实现双方的礼仪性互动,让幼儿体会到尊重与被尊重,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