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生古诗文教学中以文化人新路径的探索
【作者】 王 谦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古诗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复现画面,类比阅读,情景体验,文史互参,以诗文化人,便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复现画面 类比阅读;情景体验;文史互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更是其中的精粹,是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经典。它们凝练、含蓄,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情感的积淀,对人们心灵的启示、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优秀古诗文篇幅大量增加,体裁丰富多样。因此,通过古诗文教学,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教学古诗文,首先要会读、读好,理解意思;然后需记诵积累,关注语用;接着体悟情感、感受主旨;最后传承文化、提升审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教学,摒弃“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的教学方法,达到以文养人、以文化人的目的呢?笔者认为,教学时,应该在文化传承这一部分下足功夫,挖掘古诗文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思维、中国审美,将这些化为和自己一起生长的精神血肉,才算达到以文化之的目的。
以文化人,怎样化?
一、复现画面
诗文是无形画,画是有形的诗文。好诗文必会创造“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让它们新鲜生动地突现于读者眼前;作为读者,自然不应辜负了作者这番心意,要“见”到这画境、戏景。只有这样,才算是“会心”;只有这样,才算是享受诗文。因此,在学习古诗文时,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复现画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灵动起来,以文养人。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笔者先让学生找到诗中写到的景物,然后可以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说说自己看到的美景。引导学生把一句诗、一个词语甚至一个字描述成一个画面,并受到独特的中华文化美的熏陶。如,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一道很长很长,但又稀稀落落的竹篱笆。”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一条窄窄的乡间小路,路两旁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野花。”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几棵刚刚长出叶子的大树,叶尖还泛着浅绿的光。”还有的同学说:“我看到了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有几个孩子在油菜花田旁捉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孩子们很沮丧。”……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补充,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绘了诗中的美景。接着,边想象画面边诵读古诗,再次将田园美景复现在眼前。就这样,学生通过诵读古诗、想象画面,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之中,不正是在逐步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吗?
二、类比阅读
在具体阅读教学实践中,类比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例:《杨氏之子》学完后,引入《徐孺子赏月》,文中徐孺子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妙做比喻,借助眼睛回答问题。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而《孔融认亲》这个故事中,孔文举也有相当精妙的回答。一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是孔文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的方式来辩驳陈韪。通过三篇文章的相互对照,就会发现其相同特点——语言皆有精妙之处。就势荐读《世说新语》,也就水到渠成了。像这样,课内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课后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拓展阅读,即课内得法,课外用法。一篇文言文是一本书的窗口,一节课的结束实际上是全新阅读活动的开始,布置相关的阅读篇目运用方法,拓展阅读,加深体会。
三、情境体验
何谓“情境体验”,就是创设情境,生成体验。
小学阶段选编的文言文,大部分都是和学生年龄相近的小故事,教学时,可以创设和孩子们实际生活相近的情境,带领孩子进入情境,在现实生活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润物无声地迁移进学生地认知里。比如学习《铁杵成针》时,怎样理解太白感其意?感的什么意?创设情境,如果你也遇到一个贪玩、不能坚持学习的孩子,你会怎么劝她?有的孩子们可能会语言相劝,有的可能会身教大于言传,通过情景表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其中真意,以文化人。
四、文史互参
古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讲解相关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认知人物形象,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还可以通过古诗背后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示儿》时,可以引入北宋、南宋王朝更迭的资料,引入南宋沦陷区遗民悲苦的资料,引入诗人陆游一生想要抗金却不能上沙场的诗句资料,帮助学生体味陆游的国之悲、民之悲、己之悲,然后拓展在民族危难时刻,爱国志士的悲歌,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张煌言《追往》、谭嗣同《狱中题壁》、陈毅《梅岭三章》,体会中华儿女一颗颗浓烈的爱国心。
当然,不同学段、不同年级,教学古诗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适合孩子学情的才是最好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古诗文的学习是让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精神养料,逐渐建立扎实、丰厚的精神家园,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通过文言文见天地之奇,观古今之史,并籍语文修正自我,这也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复现画面 类比阅读;情景体验;文史互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更是其中的精粹,是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经典。它们凝练、含蓄,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情感的积淀,对人们心灵的启示、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优秀古诗文篇幅大量增加,体裁丰富多样。因此,通过古诗文教学,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教学古诗文,首先要会读、读好,理解意思;然后需记诵积累,关注语用;接着体悟情感、感受主旨;最后传承文化、提升审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教学,摒弃“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的教学方法,达到以文养人、以文化人的目的呢?笔者认为,教学时,应该在文化传承这一部分下足功夫,挖掘古诗文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思维、中国审美,将这些化为和自己一起生长的精神血肉,才算达到以文化之的目的。
以文化人,怎样化?
一、复现画面
诗文是无形画,画是有形的诗文。好诗文必会创造“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让它们新鲜生动地突现于读者眼前;作为读者,自然不应辜负了作者这番心意,要“见”到这画境、戏景。只有这样,才算是“会心”;只有这样,才算是享受诗文。因此,在学习古诗文时,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复现画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灵动起来,以文养人。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笔者先让学生找到诗中写到的景物,然后可以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说说自己看到的美景。引导学生把一句诗、一个词语甚至一个字描述成一个画面,并受到独特的中华文化美的熏陶。如,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一道很长很长,但又稀稀落落的竹篱笆。”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一条窄窄的乡间小路,路两旁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野花。”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几棵刚刚长出叶子的大树,叶尖还泛着浅绿的光。”还有的同学说:“我看到了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有几个孩子在油菜花田旁捉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孩子们很沮丧。”……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补充,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绘了诗中的美景。接着,边想象画面边诵读古诗,再次将田园美景复现在眼前。就这样,学生通过诵读古诗、想象画面,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之中,不正是在逐步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吗?
二、类比阅读
在具体阅读教学实践中,类比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例:《杨氏之子》学完后,引入《徐孺子赏月》,文中徐孺子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妙做比喻,借助眼睛回答问题。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而《孔融认亲》这个故事中,孔文举也有相当精妙的回答。一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是孔文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的方式来辩驳陈韪。通过三篇文章的相互对照,就会发现其相同特点——语言皆有精妙之处。就势荐读《世说新语》,也就水到渠成了。像这样,课内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课后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拓展阅读,即课内得法,课外用法。一篇文言文是一本书的窗口,一节课的结束实际上是全新阅读活动的开始,布置相关的阅读篇目运用方法,拓展阅读,加深体会。
三、情境体验
何谓“情境体验”,就是创设情境,生成体验。
小学阶段选编的文言文,大部分都是和学生年龄相近的小故事,教学时,可以创设和孩子们实际生活相近的情境,带领孩子进入情境,在现实生活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润物无声地迁移进学生地认知里。比如学习《铁杵成针》时,怎样理解太白感其意?感的什么意?创设情境,如果你也遇到一个贪玩、不能坚持学习的孩子,你会怎么劝她?有的孩子们可能会语言相劝,有的可能会身教大于言传,通过情景表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其中真意,以文化人。
四、文史互参
古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讲解相关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认知人物形象,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还可以通过古诗背后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示儿》时,可以引入北宋、南宋王朝更迭的资料,引入南宋沦陷区遗民悲苦的资料,引入诗人陆游一生想要抗金却不能上沙场的诗句资料,帮助学生体味陆游的国之悲、民之悲、己之悲,然后拓展在民族危难时刻,爱国志士的悲歌,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张煌言《追往》、谭嗣同《狱中题壁》、陈毅《梅岭三章》,体会中华儿女一颗颗浓烈的爱国心。
当然,不同学段、不同年级,教学古诗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适合孩子学情的才是最好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古诗文的学习是让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精神养料,逐渐建立扎实、丰厚的精神家园,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通过文言文见天地之奇,观古今之史,并籍语文修正自我,这也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所在。